今日看点

北大学霸刘纯懿在《奇葩说》上被群嘲,是活该吗?_方式

发表于话题:内卷就该这么卷
发布时间:2021-05-13

原标题:北大学霸刘纯懿在《奇葩说》上被群嘲,是活该吗?

Kyle

回复“晚安”,可以获得一条特别的推送

文:曹泽宇

首发:猎聘(ID:liepinwang)

大家好,我是Kyle。

最近,一个北大的学霸状元火了。

不过她的火并不是像我们之前熟悉的那种方式。

而是被群嘲。

这个市状元叫刘纯懿。

她的“出圈”名场面是在《奇葩说》最新一季上以一种非常强的自我优越感与节目导师们进行对话。

这本身好像没有什么。

但她的优越感来源却并非来自于自己的思想深度,而是一些从网上看来的看似“高深”的概念。

比如她特别喜欢挂在嘴边的,就是一个知乎上经常被提到的“内卷”的概念。

而且还在节目中抽取了两个她觉得可能听不懂这个概念的导师解释了一下。

她觉得杨幂和蔡康永听不懂。

马东也马上开玩笑说:“你老挂到她(杨幂)干什么?”

然后她就开始在节目上谈起了内卷,比如“激烈的内部竞争”,“你卷到我了”等等,她认为内卷的“出路”是摒弃单一的社会评判标准。

蔡康永马上说: “但你现在参加的节目就是有一个单一的评判标准,那就是打动导师们。”

她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她说:“我觉得打动也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吧。”

她似乎在思维模式上习惯了反驳他人,在面对导师的提问时, 她首先是去寻找那个能够批驳这个问题“思维方式”的点,而不是正面回答问题。

事实上,马东在她大谈内卷之后的第二次提问,已经是在为她找台阶下,在一个有如此多的观众的综艺面前,这算是一种比较体面的做法。

马东后来在采访中也提到他觉得“刘纯懿有辩论的潜力,希望她可以多说一点。”

但刘纯懿却拒绝了这种善意。

她似乎习惯了那种对抗式的辩论,把所有人推开。

内卷的学霸与对抗的习惯

其实这并不是刘纯懿第一次展示出这样的对抗型方式。

她在之前的节目中怼amy姐为“人贩子”就让人很印象深刻。

细心的网友们还扒出了她在之前的海选中见人就怼的“英姿”。

马东直接在节目上说她: “就是个杠精。”

虽然她作为学霸与准“精英”,基本的素质是存在的,但是她那种面对问题时本能的思维逻辑,的确称得上是“杠精”。

在聊天中,有这样一种性格,他们总是认为最重要的是“无所不用其极”地证明自己的正确,然后就可以达到内心的满足。

于是体现出了他们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小事情面前都会见人就杠,似乎一定要获得那个“胜利”。

结果往往是:他们的确“胜利”了,但也输了。

这样的人,往往在“杠”的时候有一个底层的价值观: 我只有完全正确了,别人才会喜欢我。

但他们并没有在杠的时候意识到这一点。

结果本应该用温和的方式实现的目标却本能地使用了南辕北辙的方式。

慢慢地会把周围的人越推越远。

小镇做题家与社会毒打

有人说这是情商低,但我觉得远不止那么简单。

其实除了内卷,还有一个概念与之一直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就是 “小镇做题家”。

出生在小城,依靠过人的勤奋和才智来到大城市,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做题,超过别人”。

这种“竞争意识”在拥有固定赛道的高中的确可以如鱼得水, 但是在面对着有着多元的评价方式的大学时,很多人往往会水土不服,从此一蹶不振。

而这种水土不服也会在工作中体现,在一个公司当中,那些比较“内卷”的人当中不乏“小镇做题家”的身影。

这些人(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往往会在长时间的竞争当中习得一种本能地“对抗周围的方式”;

这也就是那个状元虽然嘴上说着“不想再卷了”,但是实际行动上依然在无时不刻地对抗的原因。

本质上来说,她想要依靠这种通过对抗获得的胜利寻求周围的“认同”。

这是她这么多年以来获得认同的固定模式。

这么看这些人是不是其实有点可怜?

但另一方面,在步入社会后还能保持着这样心态的人实际上是幸运的。

因为这种把很多事情看做理所当然的“学生思维”的解决方式很简单:被社会毒打一顿就好了。

他们就会很容易地变成那个“世故”与“八面玲珑”的职场人。

学霸的标签不应仅仅是优越与卷

上面所说的这种转变实际上是一种“被迫”的转变。

这种“社会毒打”的本质是摧毁内心的优越感和骄傲。

但其实她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有优越感,而是处理这种优越感的方式。

北京大学是我国的TOP2高校,能够有幸身处其中对于无数人而言的确可以称之为优越感的来源。

但是有优越感与令人感到冒犯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举两个例子。

撒贝宁是北大的,他在一个节目里进行了一场堪称“凡尔赛1.0”的演讲,在里面说了那句后来成为名场面的“北大也还可以”。

但很显然,这种方式就巧妙地很多。

没有人会否认撒贝宁说这些话的时候心中的优越,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这种优越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一种与观众处在平等的地位上互相插科打诨。

李雪琴也是北大的,她并不是靠北大火起来的,那个在清华大学校门口说着“你看这个门多白”的追星女孩像极了那些土味的大爷大妈。

但就是在这样的有趣交互中,她北京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反而成为了一种反差的萌点,让人很难对这个有些丧丧的女生生出厌恶。

聪明的人会做题,也会理解这个世界中除了做题以外的其他规则,比如人情世故,因为两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寻找出其中的规律;

并且与自己的内心交互,“斗争,妥协”,最终回到一种外界与内心和谐状态。

认知并不与知识水平挂钩,学霸也不是情商低的借口。

其实很容易想象,这个叫刘纯懿的学霸,多年以后回想自己今天的表现时,那个“可发一哂”的样子。

◆文章来源:作者简介:曹泽宇,凤凰卫视助理专题编导。知乎@曹泽宇,微信公众号:曹泽宇(id:tudoucao),微博@广院曹泽宇。本文系猎聘(ID: liepinwang)原创,转载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如果你想和我有更多交流,可以加我的个人

#Kyle有话说#

认知并不与知识水平挂钩,学霸也不是情商低的借口。也许,走出了象牙塔,身为学霸,也依然还有许多需要修炼的地方。

标签组:[综艺节目] [大学] [北大] [奇葩说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4448.html

相关阅读

贾宝玉为何独爱林黛玉

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总会疑惑,为什么贾宝玉偏爱柔弱的,爱耍小脾气的林妹妹,偏偏对温柔懂事,端庄大方的薛宝钗一点也爱不起来呢? 其实,林黛玉并非一无是处,她有三处优点,让宝玉爱不释手,从此其他女子在...

2025-07-31

杜牧的轶事趣闻:十年之约

十年之约杜牧在宣州幕下任书记时,听说湖州美女如云,便到湖州游玩。湖州刺史崔君素知杜牧诗名,盛情款待。崔把本州所有名妓唤来,供杜挑选。可杜牧看了又看,有些遗憾地说:“美是很美啊!但还不够尽善尽美。”又说...

2025-07-31

杜牧的故事之杜秋娘诗

杜秋娘诗小杜另一首与歌女有关诗歌为杜牧博得了盛名,这就是《杜秋娘诗》。杜秋娘本是金陵美女,妩媚动人,能歌善舞,能联诗作曲,十五岁时,一曲《金缕衣》就俘虏了镇海节度使李锜: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2025-07-31

杜牧的轶事趣闻:张好好诗

张好好诗大和二年十月,杜牧进士及第后八个月,杜牧就奔赴当时的洪州,即王勃写《滕王阁序》那个地方,开始了杜牧长达十多年的幕府生涯。其时沈传师为江西观察使,辟召杜牧为江西团练巡官。沈家与杜家为世交,沈氏兄...

2025-07-31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赏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文学赏析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

2025-07-31

《相见欢》赏析:剪不断理还乱

文学赏析这首词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

2025-07-31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

2025-07-31

《清平乐·村居》诗词赏析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古词大意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

2025-07-31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创作背景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

2025-07-3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