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老鼠偷偷溜进博物馆,杀死拥有三只眼的远古生物!_Tuatara

发表于话题:博物馆奇妙漫游
发布时间:2021-05-18

原标题:老鼠偷偷溜进博物馆,杀死拥有三只眼的远古生物!

老鼠在博物馆杀死远古物种,让人怀疑是不是来到了博物馆奇妙夜!

在Southland博物馆,就有这样一个三只眼的远古生物Tuatara,被闯入围栏的一只老鼠吃掉了。

这只流氓老鼠将一根两米长的水管刮开,爬过一个通风孔,杀死了30岁的Tuatara。

因弗卡吉尔的southland博物馆和美术馆。图片/ Facebook,southland博物馆和美术馆

1 远古生物 Tuatara

Tuatara在地球上漫游了几百万年。照片/克里斯汀·科恩(Christine Cornege)

Tuatara,中文名楔齿蜥,也叫做喙头蜥。

它在地球上漫游了大约2.5亿年,曾与早期恐龙同时生活在地球上,可以说是地球上的活化石

Tuatara其实是新西兰的“专属物种”,在新西兰的存在一度十分普遍,但是人类和害虫使其总数量减少到了60,000100,000之间。

由于它们惊人的悠久历史,在没有近亲的情况下,Tuatara在生命树上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饱受争议。

一些人认为Tuatara与鸟类,鳄鱼和乌龟关系更为密切,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们源自蜥蜴和蛇的共同祖先。

就在上周,这位远古大佬的基因组终于发表,这项新研究发表在著名的自然科学期刊上,将图阿塔拉牢牢地归于后者的分支上,虽然过程有些曲折。

Tuatara似乎在进化的轨迹上分裂了大约2.5亿年

Tuatara有一点点“隐身”的能力,大概是从同门兄弟变色龙身上学到的本领。它能够根据环境来匹配自身的颜色,不过变化速度远远赶不上变色龙。

然而它们没有耳朵,或者说没有一个类似于外耳一样的身体构造,但是可以听见声音。另外,它们的每只眼睛都可以看见东西,并且可以独立对焦,而且眼睛里面有一个“视网膜”,包含两种感光细胞,分别用于白天和黑夜的视物。

Tuatara喜欢晒太阳,天气好的时候它们会慢悠悠的在阳光下暴晒,以温暖自己的身体,暖和之后喜欢爬到树上掏鸟蛋吃(?)。不过,超过28摄氏度的温度对于冷血的它们来说是致命的,而快接近零点的温度则会让它们冬眠,所以说,新西兰的这种岛国海洋性气候才能够让这种神奇的蜥蜴存活下来,要是换在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或地区,这种生物早已绝种了。

Tuatara似乎也具备了标志性远古生物的特征——长寿

作为人类无比感兴趣的领域之一,寿命长达100岁甚至更久的Tuatara立马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焦点。

一些基因研究发现,与迄今可获悉的任何其他脊椎动物相比,Tuatara具有更多的“长寿”基因

Photo by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n Unsplash

“这会是它们长寿命的关键之一吗?” 盖梅尔教授十分好奇。

Tuatara似乎很少会患上疾病,因此研究哪些遗传因素可以保护它们他们的健康也是我们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我们也研究了它的遗传因素,这些因素支持了tuatara的视觉,气味和温度调节。”

现在已经对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国际科学界现有了相关的基因蓝图,可以通过该蓝图检查tuatara生物学的许多独特特征,难道长寿村的秘诀将不再是酸奶了吗!

2 喙头蜥的 第三只眼

神奇动物Tuatara由于曾经与早期恐龙同时生存在地球上,这导致它们仍存有某些远古生物的特征,比如第三只眼

回想起小时候看到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故事,二郎神有一只天眼能力神通广大,连有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也被他一眼看穿。

古代的佛像和各式高人雕像上往往也有一个天眼,这能打开第三只眼的人往往被认为是得道高人,也有人认为普通人若是能打开顶眼也能获得一些常人不具有的超能力量,甚至有极端者用钻头钻开自己的额头的事情也是存在的……

不必灰心,其实人类也具有和Tuatara一样的“特异功能”第三只眼,因为这只眼睛又叫做松果体

松果体在脊椎动物的大脑中广泛存在,与感光功能有关,其结构与眼睛相似。但在其它动物中,松果体通常退化并深埋于颅腔内,而Tuatara的松果体则露出并可感光。

人类的第三只眼已经退化成“小松果”了,用于制造分泌褪黑素。遗憾无法再扮演天神的小朋友们也不用气馁,只要你演得像一点,没看过这篇科普的小朋友一定不会察觉!

并且Tuatara第三只眼的长相并不是通俗的一闭一睁一辈子就过去了,而是在额顶有一个类似圆点的形状,看起来也不是那么酷炫了嘛。

其实细心的或者大胆的胖友,会发现自己养的小蜥蜴似乎也有这么一个“小眼睛”。

是的,其实二郎神的后代害挺多。

比如,美洲牛蛙

刺尾蜥:

鬣鳞蜥:

连蝌蚪都有!

我不听我不听,我也拥有会发光的眼睛!

3 罪魁祸首 老鼠

说回犯罪嫌疑人老鼠君,艺高鼠胆大,竟单枪匹马杀死了成年后可达70厘米长的Tuatara。

博物馆的人员说,每年的这个时候老鼠尝试进入室内寻找食物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如何避免老鼠进入便成为了一个挑战,因为博物馆不能放置杀死老鼠的毒药,毒药会吸引昆虫。

“ Tuatara具有捕食昆虫的习性,因此可能同样会受到毒素的影响。”

所幸的是嫌疑鼠已经被抓住,正在冰柜中等待尸体解剖,管理员们也已设下陷阱将它的同党们一一捕杀。

工作人员尚未确定是不是这只老鼠杀死了Tuatara,但是绝不姑息,势必以儆效尤。

“我们有大约80只Tuatara生活在博物馆里,它们现在是安全的。”

标签组:[博物馆] [三只眼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7815.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