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中国第一辆火星车,为什么叫【祝融】?

发表于话题:祝融火星车
发布时间:2021-05-18

​​你以为我们的第一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仅仅因为它沾了一个火神的光吗?


当然不是!在上古先民们第一次仰望星空的时候~~~


祝融二字便蕴含了他们对于浩瀚苍穹最初的向往


问题在于,你知道祝融和火星之间的到底有什么联系吗?

祝融是屈原的祖宗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离骚》中的这段名句说的是“我屈原乃五帝高阳氏的后裔,我爹的名字叫伯庸。”

“高阳氏”便指的是三皇五帝中的颛顼。

《左传》记载:“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国语·郑语》又云:“祝融之后有八姓。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
芈氏,楚姓也


换言之,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贵族,有一个算一个,全是祝融的后代~~~


祝融为什么被尊为火神?


依周礼,夏官司徒,掌兵马,因而古代六部中的兵部尚书常常被美称为大司徒。

在上古官制中它们各自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名字——地官土正、春官木正、夏官火正、秋官金正、冬官水正。
“正”通假“政”,是管理者的意思,而每一个“正”都对应了一个上古祖神。
同样是《左传》记载: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火神祝融的说法便从此而来。
而作为一个部落,祝融则可能是早期华夏联盟时代掌管兵马的“夏官火正”。


楚国的芈姓在商朝时期便担任火正一职。
武王伐纣之后,最初受封在河南南阳附近的芈姓沿着汉水一路南迁,最终在荆楚之地建立了数百年的基业。

去年湖北的“火神山医院”想来也是受到了这一影响。
当然,除了掌管兵马以外,上古的火正还可能有着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关于这一点,我们就得抬头望天上看了。


火正祝融和荧惑守心


古人在观测天象时,总能发现五颗非常明亮且位置游移不定的星星,称之为“惑星”。

第一颗惑星只有在早上或傍晚才出现,所以叫它辰星。《史记·天官书》里说辰星发黑,所以俗称水星。
为啥发黑的叫水星呢?其实来源是北京社稷坛上的五色土,黑白红青黄分别对应水金火木土。

第二颗被称为“太白”的星星,同样只能在早上才能看到。但因为它比水星亮多了,所以又称为“启明星”。又因为极亮,司马迁说它“白”所以叫金星。

然后就是第三颗闪烁着红色光芒的,忽明忽暗的星星,被称为“荧惑”,俗称火星。
再往后还有12年一周天运行,古人用来记年份的“岁星”,因为它颜色发青,《天官书》又俗称它为“木星”

算上最后颜色发黄的“土星”,这五颗惑星正好凑成了水金火木土五行,正对应上古的五行官制。

水金火木土这些行星在天上乱窜,而其他一些很稳定的随春夏秋冬运行的星星便是恒星。
在恒星当中有一颗同样发红、和火星非常像的存在,古人叫他“大火星”。大火星的学名叫“心宿二”,在西方文化中,它是天蝎座的主星。

心宿二是一颗老年的红超巨星,所以长得又大又红。在传统文化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大凶之象,恰好同时和火星以及心宿二有关。
说的是,火星移动到了大火星这边就不动了。火星叫“荧惑”,大火星是“心宿二”,所以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为“荧惑守心”。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六年,荧惑守心……始皇帝死而地分。”
正是这次异象之后,千古一帝秦始皇驾崩,天下陷入大乱。所以自上古以来,对于火星和大火星的运行,都会设置专门的官职进行观测、占卜、祭祀。
我们这个火神祝融的“火正”很有可能就肩负着专门观测火星的职责。

飞往火星


其实,自古以来,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化当中,火星一直都是战乱与杀戮的象征,Mars的名字正是来源于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

相反,金星太白则一直象征着光明,启明星在西方更是爱神维纳斯的化身。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近代天文学的发展以及现代航天技术的进步,终于让我们知道~~~

金星的光亮不过是来源于浓厚的大气反射。由于严重的温室效应,金星地表的平均温度高达462度,常年被强硫酸雨侵袭,与地狱无异

而火星上却一点火都没有,相反却有着大量的水和冰。其充满二氧化碳的大气或许真的曾孕育过最初的生命。

古人站在自己的世界,用四季五行描绘着恒星变幻、行星迷惑,天圆地方的模型伴随着我们度过无数个世纪。

从嫦娥到玉兔,从天问到祝融
我们用筚路蓝缕的三千年时光,终于走出了地球,有机会踏上上古神明们的故乡
那些足以载入共和国史册的名字,用科学的力量,探索出了一条比上古神迹更加辉煌的道路

现在,他们将再一次出发
挣脱地球的怀抱
以祝融之名,定离离荧惑


​​​​

标签组:[天文] [祝融] [火星大气] [心宿二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8148.html

相关阅读

杜牧的文学成就:受到杜甫巨大影响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

2025-07-30

杜牧《秋夕》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

2025-07-3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鉴赏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赏析: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

2025-07-30

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

2025-07-30

杜牧《紫薇花》:咏物抒情

《紫薇花》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描绘新开之紫薇花,次句赞美其不争春,后两句用《史记》“桃李无言”典故,淡雅表现紫薇花高洁的风骨和谦逊的品格。这首诗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

2025-07-30

杜牧的经典代表作五首

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2、...

2025-07-30

害群之马的成语典故

害群之马的意思 害群之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ài qún zhīmǎ,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害群之马的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

2025-07-30

伯乐相马的成语典故

伯乐相马的意思 伯乐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意思是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伯乐相马的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025-07-30

朝秦暮楚的成语典故

朝秦暮楚的意思 朝秦暮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o qín mùchǔ,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朝秦暮楚的...

2025-07-30

杜牧的作品集:《樊川文集》

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是其甥裴延翰所编,宋以后人又辑有《樊川外集》、《樊川别集》等等。四部丛刊本《樊川文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乃据翻宋雕本影印。又有清杨寿昌的景苏园影宋本,是杨守敬令书手...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