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咫尺西湖,坐拥柳莺,南山路在侧。一间隐匿却处处透着雅致的茶室--溪云阁

发表于话题:西湖边的茶馆
发布时间:2021-05-21

原标题:咫尺西湖,坐拥柳莺,南山路在侧。一间隐匿却处处透着雅致的茶室--溪云阁

160多个国家,近30亿人口。源于对口感的体验,人们对茶叶所带来的奇妙感受,迷恋追随。

自古江南一带的居民便喜好饮茶,西湖龙井更是名声在外。都说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每个季节,每种天气,甚至每个时段都有令人沉醉的景致。就着湖光山色的美景,与三五好友饮上一杯好茶,心境也瞬间变得宁静下来。

西子湖畔,柳浪闻莺的小径深处,有一家名为溪云阁的茶馆。茶馆对面是清澈的西湖支流,四周被几十年树龄的高杉围绕,偶有游客行至此处便会驻足欣赏一会儿。

莫止步,此处有真意

兴许是环境太过雅致,名字也取得文气,很多路过的游客,都会踟蹰于此又缓缓离去。偶有好奇心强的游人,才会走上前去询问店家,往往一张口便是:“这里是谁的故居?这里是什么景点?”

外头看着雅致,里面更是如此,小心地走进来,看着橱窗里整齐罗列的展物和墙壁上挂满的字画。筷子菌整个人都紧张了起来,不会是误闯了哪个名家的展览吧?

然而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后,筷子菌便开始庆幸自己没有止步于溪云阁的门口。从门口前厅的“展馆”转进来,你会发现溪云阁内有乾坤。

正在大厅泡茶的姑娘,叫柳梅。四位专业茶艺师的其中一位,出生武夷山,茶的圣地,她最精通的就是武夷山的岩茶和红茶,从业五年,已然爱上美丽的杭州。

置身其中,观看茶艺师有条不紊的摆弄茶具,不消一会儿茶中香气便弥漫开来。整个过程让人看得入神,唯有茶艺师将茶杯奉上的那一刻,筷子菌才被那近在咫尺的茶香唤醒。

据茶艺师介绍,溪云阁内经常会有一些展览,客人除了可以喝喝茶,还能欣赏到名家手笔的艺术品。

饮茶时的环境,便足以让人宁静。

浸此道,湖畔藏茶痴

溪云阁的主理人名叫丁国方,面相儒雅的他有着茶道中人特有的内敛气质。

从小在茶山上长大的他,对茶是打心眼里喜欢,再加上身边“嗜茶者众”,慢慢的就变成了一个友人口中的“茶痴”。

后来,这位“丁茶痴”对茶道上的精力投入越来越多,在时间的积累下,自己终于准备充分,可以在西湖边上经营一家心中喜欢的茶馆了。

对于他来说,所谓的“准备充分”就是用脚掌实打实的丈量各个茶山的土地,用眼睛仔仔细细的观看制茶个每一道工序。

对于茶,丁先生讲究“追本溯源”。在他的茶馆里,你喝到的每一款茶,都是他亲自跑过山头的,他说自己看过,尝过的东西,才能拿到店里与客人共享。

寻找茶源、拜见茶农、观看采茶、炒茶过程、制茶工艺、存茶环境如何等……这些都是需要把关的重要环节。

这些年,走遍了大大小小的茶山,甚至会挨家挨户的去敲茶农的家门。除了收获了不一样的茶道体悟,还收藏了不少好茶。

从业三年,丁先生说,最大的收获有两个:一是来了还来的‘老茶客’;还有一个就是开茶馆才偶得的‘老茶们’。

晚晴御茶房制:老茶膏

据说每一罐老茶膏,都要用2000斤新鲜茶叶提炼而成,保存茶膏的茶罐选材小叶紫檀,香味持久,罐型为手工打造,盛行于明清的将军罐,店内共收藏有13罐,每一个大小不完全一致,极具收藏价值。

民国二十二年老茶:老普洱

店内珍藏最老的普洱,产自民国二十二年,产地易武正山德茂祥茶庄,该茶庄为当时澜沧景东地区知名的六大茶庄之一。所用茶罐为民国时期江西景德镇所产的象牙黄釉下彩,光彩夺目。

除了这些店内珍藏的老茶以外,溪云阁还馆藏了很多的好茶。红茶、普洱、岩茶、龙井和老白茶,客人们可以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点上一壶心爱。

其中,馆内供应的老白茶和红茶,尤其精挑细选,实属到店茶客们的味蕾惊喜。

除了正常的饮茶之外,馆内还珍藏了很多上好的紫砂壶,供茶客朋友们品鉴购买。据主人介绍,茶馆内的橱窗还可以向客人开放举办瓷器和工艺美术展。

看到这些价格不菲的紫砂壶,筷子菌连忙偷偷打开大众点评,看看人均。

看到这个人均,筷子菌并没有完全放心下来,毕竟在喝茶的时候全程有漂亮的茶艺师小姐姐服务,还顺带给我们来了一场类似茶艺课的分享。要知道,在外面一堂茶艺课,随随便便收个千把块是没问题的。

体验完这些,才真正明白南山路评价榜第一名并非徒有其名。环境、价格、服务、茶品都完全配得上这个称号。

结果,小姐姐告诉筷子菌,茶艺分享是免费的,一般喝喝茶,人均也就80左右。

筷子菌听完,愣了两秒,然后立马用力挤出最为诚挚的微笑:“小姐姐,刚才没听太明白,能不能再给我讲一遍?”

溪云阁的茶艺师十分认真,在泡茶的过程中,除了说明每道流程的标准做法,还会在中间穿插讲述一些有关茶文化的小知识,这里筷子菌也给大家现学现卖一下:

上面的这个家伙叫公道杯,泡好的茶,会先倒入其中,然后再分倒在杯子里。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分汤”的人要公道的将茶汤均匀分给每个人。

杯子茶汤的量要保持七分满,因为有“浅茶满酒”的说法,留三分情谊,下次再喝。

另外,茶馆里除了好友聚会,也是一些公司团建的“老地方”。好茶、好景和专业的茶艺讲解,让私密性极佳的包厢变得十分紧俏。

除了水果干果,还有投影仪可以供会议使用

丁先生说,如果是提前预定的客人,我们会用炭炉将茶提前煮好,虽然费时费力,但口感会更好。

俩人花了一百多块钱,在这里喝了两壶好茶,欣赏了茶艺分享,还用投影看了个电影,筷子菌不禁感慨:亲,你们这真的不是政府开设的茶文化福利推广中心?

听到这,丁先生笑着给我讲了个故事:

“之前,店里来了一位伦敦大学的教授,他向我讲述了他对茶的认知与情感,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不难感受到茶文化对于他而言,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因而我请他共同品尝了店中的烟熏红茶,被烟熏红茶的独特香味所吸引,他掏光了口袋里所有的现金,买走了同款烟熏红茶。G20杭州峰会过后,我本以为与他将无什么机会再有联系。哪知,他回英国后还千里寄来礼物并附上文字,有感此次杭城一行。这种跨国度的茶文化交流,我觉得甚是感动。”

这段经历使他感受到英国人对茶的热爱程度,丝毫不逊于国人。于是更加坚定的想要将茶文化普及给更多的国人想法,所以在保障品质的前提下,他将价格降低,甚至提供了免费的茶艺分享。

刷爆朋友圈的宣传片《My City Hangzhou》中,茶文化取景均在溪云阁完成

新一年的生活依然忙碌。如果想要喘口气,可以来西湖边上的这家溪云阁,沏好一壶茶,慢慢地品一品茶,闻茶之香,尝茶之味,再环看四周小路,烦躁之心便能慢慢的趋于平静,一切困心之苦皆会随那一缕缕热气消散。

- END -

店名:溪云阁

坐标:杭州市上城区清波桥河下11号

标签组:[文化] [茶文化] [茶室] [南山路] [茶艺师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8538.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