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先天八卦的由来及卦序的生成

发表于话题:八卦的8个基本卦顺序
发布时间:2021-05-08

先天八卦的由来及卦序的生成

2020-01-02 10:02  字体: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自比管仲乐毅之贤,抱膝危坐,笑傲风雪;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

说的自然不是你我,这是后人对诸葛亮一生的总结和归纳,当然历史上比诸葛亮还牛的人比比皆是,比如姜太公、张良、刘伯温等等。这些人很多原本只是一介平民,但是因为学习了阴阳八卦五行之术,变得再也不平凡了。所有大宗师术数的思想基本来源于《易经》,而八卦又是一切术数的基础中的基础。它由伏羲创造,是一种用来原始记事与创造的应用系统,是古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一种高度浓缩的总结。

《道德经》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一切均来自于自然,包括人。八卦也是通过深邃的哲理解释了自然以及社会现象。

或许你听过这样一句话:“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阐述了八卦的由来以及如何演变的,准确地说这是先天八卦。因为河图和洛书,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无字天书”,正是它才派生出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的演变

太极,我们都知道,但是在太极之前还有一种状态。很多人对宇宙的神秘抱有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你知道在宇宙在万物未爆炸之前是一种什么状态吗?没错,正是无极的状态。因为发生了“内动”,从而从无极变成了太极。太极大家就比较清楚了,太极图就好像两条阴阳鱼,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易经·系辞》中说,“吉凶悔吝在乎动”,意思是说,无论是易经的占卜还是风水的吉凶判断,需要看的是动向的人事物变化,因为只有动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吉凶。比方一个人做一件事情,他什么也不做,这件事自然是没有吉凶可言的,只有他开始做了,才会产生吉凶,就是这个道理。

宇宙万物均有阴阳之分,男女、日月、昼夜、冷暖等等。有了阴阳,也无法将所有事物描述清晰,因此太极生出了两仪。两仪怎么表示呢?古人发明了一个叫“爻”的东西,阳性的事物我们用“——”来表示,阴性的事物我们用“— —”来表示。计算机的运算思维,“二进制”的发现,正是18世纪的德国数理学家莱布尼茨从《易经》中受到的启发。他看了八卦的组成结构后,惊奇地发现其基本素数0和1,正好对应《易经》中的阳爻“——”和阴爻“— —”。20世纪被称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的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其运算模式正是二进制。它不但证明了莱布尼兹的原理是正确的,同时也证明了中国《易经》的数理学是很了不起的。

两仪,仍不可将万事万物描述清晰,因此继续往下生成了四象。一个阳爻“——”再加上一个阳爻“——”形成了老阳,上下两横,也称“太阳”;一个阳爻“——”加上一个阴爻“— —”形成了少阳,上面两横下面一横;一个阴爻“— —”加上一个阳爻“——”,上面一横下面两横,形成了“少阴”;两个阴爻相组合,上下各两横,形成了老阴,也称“太阴”。这就是四象。

四象还是无法清晰地描述宇宙万物,继而再往下分,形成了八卦。在四象的基础上继续分阴阳,三个阳爻,也就是三横,形成了乾卦;上面一个阴爻,下面两个阳爻,形成了兑卦;上下两个阳爻,中间一个阴爻,形成了离卦;上中两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形成了震卦;上中两个阳爻,下面一个阴爻,形成了巽卦;上下两个阴爻,中间一个阳爻,形成了坎卦;上面一个阳爻,下面两个阴爻,形成了艮卦;三个阴爻,形成了坤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八个卦。

对于大自然来讲,我们前面说一切都来与自然,因此这八个卦肯定是描述了自然的万物,准确地说是将大自然清晰地进行了分类。乾卦,代表天;兑卦代表湖泊;离卦,代表太阳;震卦,代表雷;巽卦,代表风;坎卦,代表水;艮卦,代表山;坤卦,代表地。

八卦也分先后,因此八卦有了卦序,也就是出现的顺序,正如我们常说的“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是先天八卦的卦序,当然,还有后天八卦的卦序,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别,为什么乾卦放在西北方,数字为六,有人说是周文王西伯候他把自己定位乾卦,所以把它放在了西北方,究竟是否如此呢,学术界也有着较大的争议。

图文:罗江普话奇门

源自:腾讯星座网

标签组:[国学] [先天八卦] [乾卦] [太极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30.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