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易经震卦,易经解密

发表于话题:八卦图解释和意思
发布时间:2021-05-08

1,易经解密

这很简单。 这么排序,把8卦分成4对,每对上下相对,完全是为了便于记忆。 实际上八卦的排位不是这样的。先天八卦或后天八卦,都不是这么排的。 “易”,...

2,黄字12画易经震卦属什么

黄字12画易经震卦属什么  我来答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举报 浏览57 次 2个回答 #过年啦# 有哪些适合春节做的快手菜?

3,《易经》八卦中“乾、坤、离、坎、震、巽、艮、兑”各代表什么意思

乾代2113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5261,震代表雷,坎代表水4102,离代表火,艮(gèn)代1653表山,兑代表泽。

八卦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深奥概念,是一套用三组阴阳组成的形而上的哲学符号。

其深邃的哲理解释自然、社会现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八卦成列的基础是易象,重卦的基础则在于爻变,“爻在其中矣”便是易道周流的内在动因。

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这两种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八卦其实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号。

扩展资料

八卦的起源:

伏羲画八卦于卦台山,后来甘肃天水和河南还有伏羲画卦台。

卦台山又名画卦台,相传为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的地方,处于三阳川西北端,现辖于麦积区渭南镇。当然,很多现代学者不相信,认为是后人把一些发明托于古名人;

另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江苏东部海安县青墩遗址,1979年出土了八个六爻的数字卦,在远古那种人口稀少、部落林立、交流工具很差的环境里,文化传播到遥远的江苏东部,需要漫长的过程。

根据史料记载,八卦的形成源于河图和洛书。传说是伏羲所明的,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画八卦,一画开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卦

4,《易经》里面的经典语句

曾仕强 《易经的秘密》经典语句 第一集:何谓易经 1.人有三圣,世有三古。 2.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吕氏春秋》 3.宇宙密码的三把钥匙:伏羲八卦;...

5,1、易经据说是阴阳相生成八卦,在相荡成64卦,为什么一般不研究四卦或者16卦,32卦呢?为什么逢3层研究。

周易有爻二仪即阴阳2113,仪分四象即5261数六老阴、数七少阳、数八少4102阴、数九老阳,共六爻1653。比如乾六阳爻安静不动为六个七即六爻少阳,而乾初九是指初爻是九数老阳变少阴。所以共六十四乘六十四共四千零九十六种变化。四卦或十六卦变化太少,意义不大。三十二卦有观音神课,爻有阴阳二仪但不分老少四象,共五爻,比如从星震卦、从革卦、曲直卦等等。其他的如太玄经、潜虚经、灵棋经等也都是各种图形变化系统的经文。

通晓原理是可以写出不同的卦辞,但是精通者很少。比如原本《周易》里乾为天卦只有“元亨利贞”四个字,通过周代人的解释就有了“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合,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六爻大象总述,后代写卦辞的人有不少,比如诸葛签里有384爻卦辞,如乾六五:天门一挂榜,预定夺标人;马嘶芳草地,秋高听鹿鸣。或者常见的民间六十四卦解,如乾为“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又有汉代焦延寿的《焦氏易林》有六十四乘六十四卦辞,如周易先天八卦乾之乾对应易林后天八卦离之离:时乘六龙,为帝使东,达命宣旨,无所不通。但大部分人不知道周易原理又或者不希望写出杂复的原理,所以只作易经注解。

知道原理是可以解,但是一般人并不想学占卜,只是想方便地解决现实中生活问题,或者一个象征吉凶的结果。再者,延用目前流行的八卦占卜学说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写不出卦辞来的。虽然卦辞的规律有很多,但也只是规律而已。经文并不能随便解读,至少不能认为可有可无,当然不必用文字解读,卦本来就没有文字,只是用五行六甲来推算的。

现代人能写出六十四卦辞的很少,我也可以说一下我的方法,从卦上推导出时间值然后用大六壬解,有关六爻纳甲的方法另行了解,也就是卦上配合天星五行六甲的方法。卦的六爻安静时,如乾为天卦以上爻壬戌持世作时辰,三爻辰作应为日,故为戊辰日,日上午为月建,老阳用午月夏至后未将,起大六壬卦戊辰干上寅,《御定六壬直指》:“

课体:元首,奇化,元胎,地结。

课义:守之见伤,动入空乡,昼虎祛祸,夜龙辅戕。

解曰:寅木克干,不可守也。弃之而入中传,亥乃动入空乡,亦不居也。昼虎乘申克寅鬼而空亡祛祸,夜龙助寅伐干而脱干财。吉凶祸福,互相倚伏,岂可执而论哉。

断曰:此卦抑塞未通,图谋未遂,内生灾恼,外见侵凌,幸元首元胎,又传中有解,主先忧后喜,难中有易。春季夜占,为阳开泰运之象,申亥年月不利。……

毕法云:干支全伤防两损,三传递生人荐举;喜惧空亡乃妙机,龙加生气吉迟迟(三月占)。心镜云:三传俱孟是元胎,五行生处主婴孩;所占百事皆新意,或卜怀胎结偶来,括囊赋云:元首尊神,所作仰为领袖。又云:元胎孟卜干婴孩。又云:寅加巳兮灶更。 ‘’

可以看到实际上如果把它写成诗文那也是差不多的,但它完全是按干支五行生克原理写出来的。《大六壬集应钤》其中也有此卦的几句诗文:“《义》曰:先忧后喜,难中有易,春夜占之,财喜并至,一阳才动,便见亨通。求官得禄,权柄丰隆。《象》日:抑塞难通气未伸,心中有事向谁论。动为未遂生灾恼,好把忠丹达紫宸。真一山人云:递相勾结欲凌侵,幸得传中遇解临。申亥年月还敬慎,台司弹劾恐留心。”还有其他较详解,却不知道写这些解的是谁,此书作者只作解集,小部分卦象没有解。

典故:赵匡胤陈桥兵变。这是我的简解,但实际上这种解比其他解都要难。

6,易经六十四卦卦象图之震为雷的解释

易经中的【震卦】是由八卦中的【震】叠加形成,所以六十四卦中仍然命名为【震卦】。 要想了解震卦卦象,就要先看八卦中的震,震是三画卦,下面一阳,上面二阴,...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八卦

八卦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哲学概念,八卦的概括就是“为人处事,逢凶化吉”八个字,是古代的阴阳学说,所谓八卦就是八个卦相,八卦是由太昊伏羲氏,也就是伏羲画出的,八卦其实是最早的文字,是文字符号。八卦代表易学文化,渗透在东亚文化的各个领域。根据中国民间传说,八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画八卦,一画开天。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这两种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对于八卦不要有过多神秘色彩,它在中国文化中与阴阳、五行一样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干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就像八只无限无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万事万物都装进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变成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基于当今社会人事物繁多。八卦在中医里指围绕掌心周围八个部位的总称。八卦同时也可指在娱乐圈中,非正式的、没有根据的、荒诞低俗的小道消息或者新闻。

标签组:[文化] [国学] [六十四卦] [伏羲] [震卦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66.html

相关阅读

《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赏析

【原文】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者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②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七:孔子穷于陈蔡之间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原文: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猋氏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五:孔子问子桑雽

孔子问子桑雽原文: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六:庄子衣大布而补之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原文: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枏梓豫章...

2025-04-29

《吕氏春秋·慎行论》无义赏析

【原文】先王之于论也极之矣①。故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中智之所不及也。不及则不知,不知则趋利。趋利固不可必也②。公孙鞅、郑平、续经、公孙竭是已。以义动则无旷③事矣,人臣与人臣谋为奸,犹或与之④...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四:孔子围于陈蔡之间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原文: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子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

2025-04-29

《吕氏春秋·慎行论》慎行赏析

【原文】行不可不孰②。不孰,如赴深谿,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注释】①慎行:行为要谨慎。本篇阐述的是漆雕学派的学说。②孰:通“熟”,精审,慎重考虑...

2025-04-29

《六韬·文韬·盈虚》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然乎?”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文王曰:“古之贤君可...

2025-04-29

《六韬·文韬·明传》赏析

【原文】文王寝疾,召太公望,太子发在侧,曰:“呜呼!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今予欲师至道之言,以明传之子孙。”太公曰:“王何所问?”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闻乎?”太公曰:“见善而...

2025-04-29

《六韬·文韬·国务》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原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太公曰:“爱民而已。”文王曰:“爱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文王曰:“敢请释其...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