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一枝独秀的文苑奇葩

发表于话题:孤傲不自赏
发布时间:2021-06-03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作者:杜承南 舒心

张爱玲 [资料图]

以前,上海滩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一个物欲横流的地方,那白昼的车水马龙熙来攘往,入夜时华灯璀璨歌舞升平,勾起无数人如痴如醉的迷恋与向往。

上海滩这三个字,在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它的繁荣、诱惑、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而永远说不完道不尽的,是它那不断涌现的传奇。

传奇于一种缔造繁华,开放思想,成就文学,奉献经典的能力;也传奇于那些历经动荡,饱尝艰辛,描绘人生,抒写情感的海派才子才女。其中最富盛名的一位自嘲有个不堪入耳的恶俗名字,张爱玲。家喻户晓的女作家,情感故事的诉说者,她不仅是上海滩的传奇,更是中华文坛的传奇。

她曾说:“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长得很。”斯时,她孤芳自赏地低估了自己,她未曾预料到,物质生命的终结正是她精神延续的开始。

细如流水,冷若寒霜,悲似残月,荡气回肠,张爱玲充满魔力的笔尖只要轻轻一触,便能盛开一朵朵奇花异葩,在冷眼审视人生的创作心态下,营造一个扭曲、变态、凄凉、悲怆的世界,直击读者的心灵深处,令人唏嘘动容、拍案叫绝。她的小说,更像是心灵的独白,娓娓动听地诉说着自己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一生。

名门出身 苦涩童年

悲天悯人,却又沉默寡语;通晓人情,却又我行我素。张爱玲可以同时承受文坛的青睐,世人的白眼,内心的孤寂,特立独行的女作家,举世无双的文苑奇葩。

说张爱玲是朵奇葩,实不为过。读过她作品的人都知道,她的文字流露着孤傲与淡然,恍若这世间只有她独自一人诉说着虚无缥缈的爱情,我行我素。从不迎合别人,也无需别人迎合,与这浮华人世,确实有点格格不入。与之相伴的,总是那些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小说人物,这些悲凉凄苦的人物,似乎都有着张爱玲的身影,几乎全带有她的印痕。

这样的脾气秉性,自然与特殊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张爱玲出身名门望族,祖母是清朝重臣李鸿章的女儿。然而这样的光环并未给她的人生带来些许不同,家族的纷扰变迁反而使她对自己的出身不屑一顾,她喜爱自嘲,宣称自己只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也许想借此弥补心高气傲与冷漠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张爱玲的童年过得并不快乐,甚至可以说是暗淡无光。父母离异,母亲只身出走,浪迹欧洲,她与弟弟在父亲和后娘的监管下生活,没有一个完整温馨的家庭。备尝人间冷暖与世态炎凉,习惯了身边的自私、势力、虚伪、冷酷,这也许是形成她异类性格的主要原因,也从而导致她后来的作品充满悲情、酸辛与苍凉。

母亲与姑姑从欧洲游历归来、回到上海,张爱玲脱离父亲的冷漠与继母的白眼,来到上海与姑姑生活在一起。母亲对于张爱玲的教导是:“女人,要么嫁人,花钱打扮自己;要么花钱读书,自食其力。”张爱玲自是选择了后者,中学时期的张爱玲已初露锋芒,发表了许多文章,并且参加伦敦大学远东区入学考试,旗开得胜,独占鳌头。1939年,抗战爆发,张爱玲不得不放弃赴英求学的机会而到香港大学读文科,在港大期间学习成绩依然名列前茅。然而不幸的是,毕业前夕,香港也沦陷了,港大停课,她的有关档案全部丢失。人生的挫折把张爱玲的性格磨练得更加冷漠和悲观,她长叹道:“那一类的努力,即使有成就,也是注定要被打翻的吧?”语气中尽显辛酸。

父母的离异,童年的不幸,并未令她对家有格外的眷恋,无人可亲,无人可诉,惟有写作才能宣泄内心的无奈与痛楚。

争奇斗艳 各显身手

都说女人小心眼儿,善于嫉妒。女作家之间更是恃才互轻,唯恐被别人夺去炫目的光彩。女人,似乎天生就需要被欣赏,如花丛中最娇艳的一朵玫瑰,如摆件中最精美的一件瓷器,如珠宝中最耀眼的一枚钻石,如果没有适当的赞美与怜爱,陪伴她们的唯有孤独和寂寞。诚然,被欣赏的并非一定是满腹才华,貌美如花,却是她们所认为的目空一切的资本。

同一时期,上海还有不少“才女作家”与张爱玲同时活跃在文学领域,她们之间互不服气,明枪暗箭、斗艳争奇。“女作家的作品我从来不看”“目前女作家的作品我不太爱读”这样的言论不绝于耳、此起彼伏。张爱玲也曾说过:“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拿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李碧华则把张爱玲比作鹤顶红,对其进行十分刻薄地嘲讽。可见,那时女性作家之间的关系确实冷若冰霜。这些女士个个才华横溢、自命不凡,女人与女人之间剑拔弩张,虽无硝烟弥漫却充满浓浓的火药味,尤其是富有才气的女作家,随意涂抹几笔,便可将对手形容得面目丑陋、不值一提。

张爱玲性情孤傲,被称为“没落的贵族”,她的文学作品也洋溢着旧上海的百般风情,汩汩流淌着浓郁的小资情调。不知是其语言太过显摆,不忍褪去没落贵族的外衣;还是小说中声色男女演绎得过于缠绵,略显“俗”气;亦或是那饱受非议的与胡兰成忘我的倾城之恋,总之,张爱玲的性情不被很多人看好。但是,她依然是文坛的一颗耀眼明珠,她的作品将现实生活、男女情爱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其小说独特的艺术在那个五光十色的冷暖人间,留下了美丽的轨迹,向世人诉说女作家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期冀。

1  2  3  4  >  

标签组:[文化] [读书] [文学] [小说] [张爱玲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5749.html

相关阅读

杜牧的文学成就:受到杜甫巨大影响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

2025-07-30

杜牧《秋夕》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

2025-07-3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鉴赏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赏析:其二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

2025-07-30

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

2025-07-30

杜牧《紫薇花》:咏物抒情

《紫薇花》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描绘新开之紫薇花,次句赞美其不争春,后两句用《史记》“桃李无言”典故,淡雅表现紫薇花高洁的风骨和谦逊的品格。这首诗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

2025-07-30

杜牧的经典代表作五首

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2、...

2025-07-30

害群之马的成语典故

害群之马的意思 害群之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ài qún zhīmǎ,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害群之马的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

2025-07-30

伯乐相马的成语典故

伯乐相马的意思 伯乐相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意思是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伯乐相马的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025-07-30

朝秦暮楚的成语典故

朝秦暮楚的意思 朝秦暮楚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zhāo qín mùchǔ,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朝秦暮楚的...

2025-07-30

杜牧的作品集:《樊川文集》

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是其甥裴延翰所编,宋以后人又辑有《樊川外集》、《樊川别集》等等。四部丛刊本《樊川文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乃据翻宋雕本影印。又有清杨寿昌的景苏园影宋本,是杨守敬令书手...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