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他不再“孤芳自赏”,而是群芳荟萃_王成喜

发表于话题:孤傲不自赏
发布时间:2021-06-03

原标题:他不再“孤芳自赏”,而是群芳荟萃

王成喜先生擅画写意花鸟,书法擅隶书、行书,尤擅画梅,王成喜的梅花图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画家打破了世人对梅花的固定思维,梅花不再是以稀、瘦、少为美,不再孤芳自赏,不再以冷美人自居。

成喜的画,有厚实的书法功底,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努力把西画的透视、明暗、空间、质感等表现方法融入中国画的笔墨趣味中,以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形成了他鲜明生动、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别开生面,洋溢着时代气息,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的享受。

——董寿平

王成喜:1940年生,河南省洧川县人。自幼酷爱书画艺术,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师从董寿平、许麟庐。艺术上刻苦钻研传统绘画技法并努力吸收西画的一些表现方法,擅长写意花卉,尤爱画梅。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燕京书画社副总经理。

出版主要作品专辑有:《王成喜画梅辑》、《王成喜百梅辑》、《中国画家王成喜》、《成喜书画》、《王成喜画梅选》、《王成喜书画作品辑》、《成喜画梅精选》等10余种。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和音像出版社出版有90分钟的技法录像带及光盘《王成喜画梅》。其中北京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12开本《王成喜画梅辑》,自出版以来,年年再版,印数递增,至今已连续再版16次,创下了中国出版界个人画册再版次数最多的记录。

王成喜先生在艺术上努力学习中国书画的优秀传统,深入生活,结合现实,吸取西画的诸多表现方法,形成他鲜明生动、消新向上、雅俗共赏的个人风格,给人以愉悦、振奋的美感享受。作品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喜爱。

王成喜:我1940年出生在河南侑川县的一个农民家庭,20岁前没吃过一顿饱饭。但今天我依然眷恋着那里。最使我眷恋的是那里人们的奋斗精神、民风的醇厚忠诚和对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崇尚。

他说,记得有一年年关,家里没有什么东西了,母亲说:“家里还有一筐萝卜,去卖了换副对子吧。少吃点饿不死,不贴对子咋过年呀。”可见成喜先生家乡的文化底蕴。在村子里如果哪个学生画画得好,毛笔字写得好,大家就视他为“明星”、“才子”。

“我刚记事时,夜晚常常依偎在母亲怀里,听大人们讲述吴道子、王羲之及许多书画方面美丽动人的故事。”成喜先生说,他上小学第一天,当时的丁老师发给每人一张纸,让大家写上名,画点什么。他画了一个牌楼,连上面的砖缝都画出来了,于是他得了第一次书画奖——四支粉笔。

他高兴极了。逢年过节,随大人各家拜年,对着墙上的神像和书画顶礼膜拜。从此,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书画留下了不灭的神圣,也开启了他向这条路迈进的决心和灵性。后来,他开始见什么画什么,土地上、门板上、家中的墙上,都成为释放他美术追求的最初园地。

童年和少年时期的艰苦生活,并没有磨灭他乐呵呵的性格,因为美术的追求点燃了他的心灯,烛照他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在当年河南被录取三位考生之中的一位而进入了中央工艺美院,他是全班唯一一名来自农村的孩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成喜先生坦言,之所以热爱画梅,是因为崇尚梅花那高洁刚强,百折不挠,越冷越开花,这便是奋斗者的精神写照。

自称表现手法十分传统的成喜先生,其实对西画的表现手法有许多借鉴,但他是在厚实的传统书画技巧功底的基础上进行借鉴。他努力把西画的技法嚼烂、消化,而不是生吞活剥。从成喜先生梅花的创作就可以看到西方油画中的透视、明暗、空间、质感等表现方法熔铸于中国画的笔墨之中,形成了他生气贯注、蓬勃开张的艺术风格。

用成喜先生的话来讲,梅花是老题材。梅花入画自唐代始已有千年的历史,历代名家色彩纷呈的传世佳作给后人留下了学习借鉴的宝贵财富。但古人画梅多强调高洁、雅逸、孤傲不群,因而,古画之中的梅花基本上是以稀、以少、以瘦为美。

而成喜先生笔下的梅花却迥异从前,别开生面,已不是“孤芳自赏”,而是群芳荟萃。如果说古画之梅为人们展示的是一枝的俏美、一树的灵秀、一己的孤高,那么成喜先生为人们展现的则是寒梅万朵、蓬勃茂盛的梅花天地。人们感受的不仅是花轻似梦之美,而且有一种沉实、质朴、铁骨逢春的博大之美。应当说成喜先生笔下的梅花展示的是当今的时代精神。

标签组:[艺术] [美术] [文化] [梅花] [书画] [王成喜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5756.html

相关阅读

为什么慈禧吃了羊下水厨师被满门抄斩

吃穿住行中,吃被排在首位,这或许也验证了中国人以食为天的民族特点。虽然中国开发出了各种食物的吃法,各地形成了各种菜系,可是,在落后的时代,能够满口腹之欲的,大多却是那些手握权力财富的少部分人。在满清末...

2025-09-15

贾姬在厕所与野猪相遇为什么没人敢救她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赏大臣百金!。提起来有点荒诞,却是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上厕所与野猪遭遇的女子就是汉景帝的嫔妃贾姬,翻开史料:这个贾姫大有来头,她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生母,...

2025-09-15

清朝灭亡后那些深宫里的女人去哪了

1908年11月14日,在位长达34年但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就英年早逝了,一天以后,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老佛爷也撒手人寰,半个月之后,年仅2岁多的溥仪继位,这就是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登基后,尊光绪...

2025-09-15

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为什么会被吕布和曹操霸占呢

自古以来,有人爱江山却更爱美人,也有人只要江山而舍弃美人的,然而毕竟英雄难过美人关。想当年吴三桂那貌美如花的妻子陈圆圆居然被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给抢了去,他一气之下居然投降清军,把多尔衮给引进关中了。这...

2025-09-15

王献之很爱自己的妻子为何最后还是被逼离婚了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男子肯定都很想娶公主,毕竟当皇帝的女婿,一下可以少奋斗几十年,甚至都不用奋斗了。但实际并不是如此,古代男子几乎是不愿娶公主的,不仅唐朝如此,很多朝代都这样。而今天的主人公也...

2025-09-15

秀才为什么因为一只鸭子被推上刑场

老一辈的人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说的其实就是让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冷静,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让人后悔莫及的事情来。在清代学者俞樾所著的《右台仙馆笔记》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

2025-09-15

伍子胥逃亡的过程中真的一夜愁白了头吗

公元前522年,楚国国君听信费无忌的谗言,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杀害,派人去杀伍子胥。伍子胥得到消息后连忙逃亡吴国。伍子胥的逃亡路线,从楚国到吴国必须要经过韶关,韶关位于吴楚交界之地,向来有重兵把守,而此...

2025-09-15

古代皇帝吃剩下的饭菜怎么办

古代皇帝吃饭动不动就是数十盘菜,皇帝一般都是吃几口就换,皇帝吃饭剩下的食物一般如何处理?中国曾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只不过每一个朝代都诞生了独特的文明,甚至有很多人事物都成为了时代的象征,由于中国古...

2025-09-15

古代殉葬妃子临死前经历了什么

在古代,帝王逝去之后,宫内会特别注重操办丧事。选择合适的地方将其安葬,还有不少嫔妃进行陪葬。这种方式让人觉得难以接受。殉葬制度原本起源在商代,当时的奴隶主在自己死去之后,就要把自己的私有财产带走,这其...

2025-09-15

同治帝十九岁时病死他的后妃怎么处理

1875年1月12日黄昏时分,十几位王公重臣接到诏命,匆匆入宫,来到养心殿西暖阁候旨。原来清朝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帝,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当晚酉时(17~19时),同治皇帝咽下最后一气...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