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就不二话|谁不爱这一蓬既寓意吉祥又生机勃勃的“国民牡丹”呢?_床单

发表于话题:孤傲不自赏
发布时间:2021-06-03

原标题:就不二话|谁不爱这一蓬既寓意吉祥又生机勃勃的“国民牡丹”呢?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子不语

2012年9月11日,一名叫做“阿兹海默症的柚子”的网友带图发了一条微博,抱怨自己的耳机被猫咬坏了。意外的是,微博发出去之后,没有人关注那副被咬坏的耳机,反而是照片上那条印着牡丹花的床单火了。“我家有!”“我家也有!”……认识的、不认识的网友都因为这条床单找到了共鸣,于是它被冠以了一个亲切的称呼——“国民床单”。

这是上海民光被单厂生产的、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床单。当然这条床单也有其他花色,但最深入人心的无疑就是印着牡丹的这一款——印花的方式当时叫做“四菜一汤”,就是中间一朵大花,旁边四朵小花。对于上一代人来说,结婚的就算没有三转一响,但绝对不会没有这条床单作陪嫁。然后这条床单一用三四十年,不破损,不褪色。那么对于下一代人来说,无数人都是睡在这一大四小五朵牡丹花上长大的。

除了国民床单以外,印象当中小时候家里牡丹花可谓无处不在。枕巾、毛巾、脸盆、热水瓶、搪瓷杯、甚至痰盂上,到处遍布着牡丹。这些富贵喜气的图案,从小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当中国花协开始就国花征求网友意见的时候,许多网友都一脸茫然:什么?牡丹居然原来不是国花?

根据普遍的说法,牡丹在南北朝时已经开始被国人所种植,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而在隋唐时,牡丹的种植更已达到了鼎盛,刘禹锡留下的那首“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成为了咏牡丹的诗篇里最脍炙人口的一篇,“国色天香”也成为了牡丹的专属定语。

但其实,在唐代,牡丹是一种奢侈品,品种名贵的牡丹可以在达官贵人之间卖出一个天价。李肇曾在《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春有值数万者”。所以唐诗里有许多叹牡丹贵的,比如柳浑就有诗云“近来无奈牡丹,数十千钱买一窠”。当然更有名的是白居易的:“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所以牡丹寓意大富大贵,一是来自其花团锦簇,看起来雍容华贵,二来当时牡丹确实很贵。赏不起牡丹的人,只好用蜀葵做替代品,柳浑那首诗的后两句,就是,“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戎葵就是蜀葵,而陈标的《蜀葵》说得更加直接:“眼前无奈蜀葵何,浅紫深红数百案。能共牡丹争几许,得人闲处只缘多。”

但对于牡丹的狂热追捧,随着唐朝的衰落而结束,但这反而令牡丹越加亲民,越加接地气。但牡丹富贵的寓意,并未因此而改变。这就令牡丹越来越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谁不爱这一蓬既寓意吉祥又生机勃勃的牡丹呢?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确实有过一轮国花的评选,当时牡丹的主要对手是梅花。梅兰竹菊四君子,梅花居首,无论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还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也都足以证明国人对于梅花的喜爱。但梅花美则美矣,总有一些孤傲,有一些孤芳自赏的味道在那里。从一个宽大的理解意义上来看,梅花更像是知识分子躲入书斋的挣扎与喘息,牡丹才是普罗大众在美好年华里的欢乐与喜庆。与其遗世独存,不如花团锦簇,这从国民床单暖色系的牡丹图案,远远卖得比冷色系的梅花兰花图案好上,就可以看得出普遍的审美偏好。

当然,国花之争里也有地方利益的因素在里面,这不知道是不是国花一直悬而未决的原因之一。比如北方牡丹多,南方梅花多,而牡丹又有洛阳牡丹与菏泽牡丹之争。但无论如何,我还是看好牡丹,因为我觉得相比梅花,牡丹也体现了一种时代的自信在里面——我们的日子过得更好了,对未来的预期更高了,我们应该承认并且习惯于接受一个向好的社会和时代,与其仍然如一株瘦梅般争风斗雪,在苦涩中暗自绽放暗香,不如一起来享受这个如牡丹般色彩浓烈寓意喜庆的时代。所以,无论是洛阳牡丹还是菏泽牡丹,都是极好的,只要我们选出的牡丹,不是白居易笔下的“富贵牡丹”,而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如同国民床单上那般的“国民牡丹”。

标签组:[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5791.html

相关阅读

《高轩过》的创作背景

《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

2025-07-29

《致酒行》诗词赏析

《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

2025-07-29

金庸《射雕英雄传》郭靖性格分析

郭靖郭啸天与李萍之子,黄蓉之夫,杨康的结拜兄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浓眉大眼,身强体壮。生性质朴憨厚,还有些愚钝,四岁时才开始说话,但为人朴实方正,忠厚老实,尊师敬老,有刻苦精神。为人正直,有侠义之风...

2025-07-29

《白马啸西风》作品鉴赏

《白马啸西风》故事平凡而简单,一个以德报怨、以爱化解仇恨的爱情悲剧,夹杂了一些悬疑、打斗和趣味性的情节,是一部有着浓烈的血腥味的寓言,一则悲惨哀伤的童话故事。《白马啸西风》故事的背景,原本远离刀光剑影...

2025-07-29

《红楼梦》里大观园为什么非建不可

《红楼梦》中的“一号形象工程”无疑是为了迎接贾元妃回乡省亲,而兴建的大观园及其配套工程。这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工程”,但按照现在某些经济学家的理论,它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对拉动长安城的内需、提...

2025-07-29

红楼梦里的色彩学

红楼梦第七十回写到“那晴雯只穿葱绿院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披着头发,骑在雄奴身上。麝月是红绫抹胸,披着一身旧衣,在那里抓雄奴的肋肢。雄奴却仰在炕上,穿着撒花紧身儿,红裤绿袜,两脚乱蹬,笑的喘不过气来。...

2025-07-29

金庸《白马啸西风》人物介绍

《白马啸西风》是作家金庸创作的中篇武侠小说,1961年10月—11月连载于香港《明报》。《白马啸西风》是一篇着力写“情”的小说。这篇小说以金银小剑三娘子上官虹和白马李三先后遇害拉开序幕,通过“吕梁三杰...

2025-07-29

林黛玉的家产去哪了

一直以来,关于林黛玉家产的问题,被红学家乃至红迷们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但普遍都认为,林黛玉的家产是被贾府侵吞了,被用来修建省亲别墅了,这个推断对不对呢?我们今天不妨来分析一下。 在分析林黛玉家产之前,...

2025-07-29

林黛玉的“痴”从何而来

关于情榜,我们前文提到宝玉的批语是情不情,那么黛玉得到的批语则是情情,听起来颇象是顰顰二字,宛如是低眉宛转间的一声缠绵无垠的叹息,那样一种清冷的绝决与笃定,果然是黛玉之风。 与宝玉的情不情不同,黛玉只...

2025-07-29

拔帜易帜的成语典故

拔帜易帜的意思 拔帜易帜,汉语成语,意思是拔掉别人的旗帜,换上自己的旗帜。多比喻取而代之。出自《史记·淮阴候列传》。拔帜易帜的出处 《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