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黄山为什么叫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_云海

发表于话题:孤傲不自赏
发布时间:2021-06-03

原标题:黄山为什么叫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

本来我觉得我可以高产,一周最起码写一篇,现在才知道我的拖延症属于晚期,在历经磨难后,终于磨出来【黄山篇】

若我写的莫名其妙,诸位莫要生气

黄山为什么叫黄山?

黄山或许大概就是黄色的山吧,当然不是。可是黄山的名称由来中的确有与颜色相关的,古时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在此炼丹,故而改名“黄山”。

没错,我真实看到的就是这样,云里雾里的,最起码60%的时间是在这样的环境中,10%是暴雨,超级爽。剩下的就是艳阳高照了。 美吧,我觉得还行,高吧,没感觉到,神奇吧,不清楚是哪里,但是我看到云海的时候,我就知道,黄山无可替代。

本来的颜色

黄山满目青翠,怕忘记了来时的色彩是蓝色

原来人家黄山是有四三瀑的,四绝依次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指的是: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另外著名的黄沙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那么我看到了

【迎客松】

亭亭玉立,铮铮铁骨

迎客松是黄山的代表,游人如织,以至于你根本无暇静静欣赏,索性多拍几张照片,回去慢慢品味,那亭亭玉立的身姿若没有铮铮铁骨的支持,何以屹立千年,何以在夹缝中生存,黄山的松,是有灵魂的。

【四照花】

朴素孤傲,自赏独芳

过了山杜鹃开放的时候,些许的其他的一些小花小草也不那么耀眼,所以山上的四照花就成为了主角,到处都是。一片一片连着,本是仅有青黛之色的黄山,被点缀出几分特别的神气,那种自傲无知反倒可爱至极。

【石头仙】

若隐若现,活灵活现

黄山有仙,是我们家馗馗常会念叨的,因为他奶奶在黄山成了仙,并一直保佑我们万事亨通。这仙除了云游的、我们看不到的,再还有就是那些石头仙人,若隐若现,活灵活现,我们恰逢仙气充沛的时候,所以就更加逼真了。

【云海奇观】

波澜壮阔,无垠浩渺

我就说我命还是不错的,我们经历了第一天山上的4个小时大雨,竟然在傍晚放晴,目睹了著名的云海奇观。手机是个毛线,根本拍不出什么美好,索性随便记忆几张,反正在我脑子里了,美到自私大致也就如此了。

特别介绍

仙山景观

遇上了常有的天气,反正就是一直在仙境。

地质景观

黄山地质节理典型,是不可或缺的考学地

各种云梯

走了黄山,不想再走路,属于万步云梯。

骨灰攻略

绝 / 对 / 靠 / 谱

01带上外套,可不要带上棉袄,不至于冷死,何况山上酒店提供棉服;不住山上,更不需要,不夜行,何苦为难自己。

02准备雨具,各种雨具,不过大雨来了一点用也没有,可是不一定都是大雨啊。

03带上泡面,其他山上都可以买到,唯独没有方便面!你懂得!山上餐厅贵且难吃。

04西海大峡谷是极美的,若是遇到云雾或雨天,千万不要去,不如节省体力,直奔光明顶。

05如果带上望远镜,你会比别人看到更多美景。

这江山... ...

我就是那种总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风景,想不完的事情,问不完的问题,爱不完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一花鲜艳,不能完成江山秀美的风景,一叶凋零,也不会造成满目疮痍的悲凉。

一片青烟似的薄雾

远望黄山,只隐约辨出灰色的山影

松柏挺拔站立着,像九重天的站士,骄傲守卫

图里有只鱼,不知道各位看见没有。

黄山的这只鱼比崀山鲸鱼闹海要形象许多,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姑且就叫鲤鱼求仙门吧。不知多少英雄豪杰一生求门无处,可知路在脚下。

俊美的山石构成各种象形,何必在乎究竟是什么,反正他们在映衬着蓝天,毫不吝啬自己的身躯,被烈日暴晒,被风吹雨打。于是就成就了冠绝中华的黄山,大抵就是付出的道理吧。

曲径通幽肯定不能描述这里,蜿蜒曲折似乎也不那么恰当,反正天上的神,地上的人都用了心,唯恐不能步步皆景,唯恐让你错过那一段,于是就漫漫长路,毫不单调,让你愿意走完。

光明顶上的气象站吧,我也不知道那个大球究竟还有什么作用,总是很是标志,我们凌晨四点准时起床,一起上到光明顶,直至7:30还是如此光景,那么多失望的人,我却觉得风景挺美。

这或许是有点意境的一张照片吧,皇天不负有心人,经历四个小时大雨后,终于迎来了意外的云海,给这混沌的眼珠子开了开光,让早已让猪油蒙了心的我甚是感到清爽。

站在高高的山巅,俯瞰人生,你不仅仅看到世间其乐融融,也会看到哀思遍地,忧伤漫天,美丽如雪般凋零,淡漠如烟般飘散,这就是完美的人生,酸甜苦辣应有尽有。

技术太差的缘故,无法拍摄出黄山的气势,这张凑合,远处莲花峰也不能够凸显我就是很牛逼的感觉,抱歉了。总是知道登高的乐趣,都喜欢站在高处,肯定是有原因的;而那些一直在高处的,为何喜欢隐归山林,也是有原因的。

这么钟灵毓秀的石头,被起个名字叫“大哥大“,真是把我恶心到了,当然是有角度的不同,所以才有了那个名字,可着实与以文化著称的徽派不符,我起个名字,叫“不离(梨)”来自瑶池蟠桃园的一颗御梨。

黄山为何称古称黟山?其为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受长期水溶蚀,垂直节理发育形成独特的青黑色,“黟”为青黑色,这黟太俗,我更喜欢称“黛”,黛玉的黛,画眉之色,突然想起这里是87版《红楼梦》的主要取景地,或是机缘。

在著名的留影地留一张照片吧,各种高手在各种绝佳位置选择留念,随行那么多小伙伴拍的照片我都看了。题刻拍全了,迎客松不全,迎客松拍全了,题刻半边,难不成这就是所谓鱼和熊掌?

黄山的景

自然天成

或许我们错过了最佳的观赏天气

而即便如此,随处可见秀丽与奇骏

没有太多野花绽放,群鸟飞翔;

却愿意幻想那群芳遍山的美好;

平静的婉如少女,却富有坚韧不拔的性格,

或许一次黄山,不足感叹。

手/中/鲜/花

生命深处那扇窗

生命深处,总有一扇绝美的窗,有往事的含蓄,有清幽的菊黄。可以让纷飞的思绪,沿着花藤生长,不能说,不想忘。

深山老林里的秘密

无数向往高山的勇士在险峻峭壁间前仆后继,

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黄山传奇。

无意被抓拍,还挺逗。

丽日未当空,群山依旧绵延,

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条流动的江河。

还有那满目苍翠的游龙

思无量

在光明顶遇到一个黄山景区的安保小哥,他告诉我,最近两月仅有两次云海一次日出,我才知道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小哥说了,来黄山不来个十天半个月你是不能看清楚黄山的美的,来个一两天无疑就是赌博,而且十赌九输,都是这样。至此,我才能明白,原来上天很公平,在何时何地都不会让你跳脱法则,永恒不变。

我是@别样海南,一枚深耕海南旅游的追寻者,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海南旅游攻略。

标签组:[黄山] [光明顶] [中华五岳] [迎客松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5814.html

相关阅读

为什么慈禧吃了羊下水厨师被满门抄斩

吃穿住行中,吃被排在首位,这或许也验证了中国人以食为天的民族特点。虽然中国开发出了各种食物的吃法,各地形成了各种菜系,可是,在落后的时代,能够满口腹之欲的,大多却是那些手握权力财富的少部分人。在满清末...

2025-09-15

贾姬在厕所与野猪相遇为什么没人敢救她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赏大臣百金!。提起来有点荒诞,却是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上厕所与野猪遭遇的女子就是汉景帝的嫔妃贾姬,翻开史料:这个贾姫大有来头,她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生母,...

2025-09-15

清朝灭亡后那些深宫里的女人去哪了

1908年11月14日,在位长达34年但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就英年早逝了,一天以后,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老佛爷也撒手人寰,半个月之后,年仅2岁多的溥仪继位,这就是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登基后,尊光绪...

2025-09-15

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为什么会被吕布和曹操霸占呢

自古以来,有人爱江山却更爱美人,也有人只要江山而舍弃美人的,然而毕竟英雄难过美人关。想当年吴三桂那貌美如花的妻子陈圆圆居然被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给抢了去,他一气之下居然投降清军,把多尔衮给引进关中了。这...

2025-09-15

王献之很爱自己的妻子为何最后还是被逼离婚了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男子肯定都很想娶公主,毕竟当皇帝的女婿,一下可以少奋斗几十年,甚至都不用奋斗了。但实际并不是如此,古代男子几乎是不愿娶公主的,不仅唐朝如此,很多朝代都这样。而今天的主人公也...

2025-09-15

秀才为什么因为一只鸭子被推上刑场

老一辈的人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说的其实就是让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冷静,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让人后悔莫及的事情来。在清代学者俞樾所著的《右台仙馆笔记》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

2025-09-15

伍子胥逃亡的过程中真的一夜愁白了头吗

公元前522年,楚国国君听信费无忌的谗言,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杀害,派人去杀伍子胥。伍子胥得到消息后连忙逃亡吴国。伍子胥的逃亡路线,从楚国到吴国必须要经过韶关,韶关位于吴楚交界之地,向来有重兵把守,而此...

2025-09-15

古代皇帝吃剩下的饭菜怎么办

古代皇帝吃饭动不动就是数十盘菜,皇帝一般都是吃几口就换,皇帝吃饭剩下的食物一般如何处理?中国曾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只不过每一个朝代都诞生了独特的文明,甚至有很多人事物都成为了时代的象征,由于中国古...

2025-09-15

古代殉葬妃子临死前经历了什么

在古代,帝王逝去之后,宫内会特别注重操办丧事。选择合适的地方将其安葬,还有不少嫔妃进行陪葬。这种方式让人觉得难以接受。殉葬制度原本起源在商代,当时的奴隶主在自己死去之后,就要把自己的私有财产带走,这其...

2025-09-15

同治帝十九岁时病死他的后妃怎么处理

1875年1月12日黄昏时分,十几位王公重臣接到诏命,匆匆入宫,来到养心殿西暖阁候旨。原来清朝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帝,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当晚酉时(17~19时),同治皇帝咽下最后一气...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