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高考满分作文:《走出孤芳自赏》《定位、换位与越位》

发表于话题:孤傲不自赏
发布时间:2021-06-03

考场真题 大豆与豆腐

(2013重庆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1.“变”

大豆从境遇尴尬变为广受欢迎的过程,突出体现了一个“变”字。“变”,可以是突破常规,勇于尝试;可以是敢于创新;也可以是探索与实践。

2.历练使生命升华

普通的大豆经历了一系列的“历练”,最终变成豆腐,得到了升华。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我们可以把困难与挫折当作一种历练,并在历练中成长、进步,使生命得到升华。

3.找准自己的位置

从大豆的尴尬境遇,我们也可以从“找准自己的位置”的角度立意。“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是要找准位置,扬长避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4.换个角度看事物

在生活中,很多的东西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换个角度去看它们,就有可能会发现它们的价值与作用。

走出孤芳自赏

一考生

最爱看那高粱托着沉甸甸的果实,红过半梢的样儿,在风的挑逗下摇头摆尾的,好似一个乐开了花儿的老庄稼汉,即使已步入老年,也要活出个乐呵呵的样儿来。

然而,有一朵莲,它长在角落里,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审视着周遭的一切。它不会笑,甚至不知道笑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般的它,在这浸染着高粱红的氛围里,显得格格不入。就连苦心孕育出的花朵,也只能孤芳自赏。

我的童年甚似那朵孤芳自赏的莲。真不敢想,倘若那时的她没有走进我的世界,我会不会到现在还只是那朵无人问津的、孤傲无朋的莲?

头顶那把电扇的叶子在“呼呼呼”地转啊转,思绪飘飞,我仿若回到了很多年前的那个夜晚……

夜很静,无风无月,有几只小小的飞蛾徒劳地在白炽灯下扑向光明。它们盘旋着,像是把那灼热的白炽灯当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大舞台,非要向别人展示它们那华丽的舞姿。我多想告诉它们:“你们没有观众,何苦白费心力?”

此刻的我,像极了那几只小飞蛾,手里拿着满分的卷子四处寻找人来分享喜悦。但是,平常总是独来独往的我,此时,连找一个人分享喜悦也成了一种奢望。渴望施舍的心传来了翻滚的委屈,我只能沉默不语,最后在这寂静的阳台上哭了起来。雨,是根根晶亮的银线,而泪则是根根锋利的针,滴滴都是钻心的痛。

我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站在楼下的,还大大咧咧地问我:“喂,这么晚了,不进寝室休息,干吗哭啊?”

我像是被捉到了尾巴的狐狸,立即止住了呜咽,红着眼,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看着她:“不干你的事,窥看别人哭泣是你的乐趣吗?”我习惯性地用了一针见血的语言想要刺痛她,然后让她没趣地走开。可谁知,她居然厚着脸皮,跑进我的寝室里来了,还苦口婆心地叫我不要哭,有什么大事是不能解决的呢?又说什么“俗话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咱们女孩子也不能轻弹泪啊”。听她说这话的时候,我破涕为笑了。

她笑起来,两排牙齿洁白如玉,两颗小虎牙时不时地露出来,笑起来如花般的眼睛——我好像爱上了这个笑容,想起时也会不自觉地嘴角上扬45度。

我从此开始结交朋友,而她,就是我的第一个密友。在她的感染下,我的性格也逐渐变得开朗自信起来。我尝到了友情的果实,其味甘美如饴,我也开始笑了,而且,也笑得大大咧咧的。

那日的小飞蛾别人只说它们“讨厌”,而我却是它们最忠实的观众。我看到了它们最美的演出,自那以后,我和它们,都不再像莲那样孤芳自赏了。

我喜爱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的话:“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是的,我也可以做一条水草,时不时地向路过岸边的人招摇一下,显示我的存在,也表达我对路人的热情。每当此时,我会想起救赎过我的那个大大咧咧的她。

名师点评

1.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开篇以象征手法,先描写高粱和莲花,然后引出文中主要人物,引发读者的思考;高粱和莲花的对比,也预示了文章后面“我”的转变。如此构思,使文章富有文学意味。

2.文章运用了个性化的心理、语言描写,既使人物的个性鲜明,又为文中的“我”能够走出孤芳自赏,提供了情感基础和合理依据。

定位、换位与越位

一考生

鹅黄嫩绿,星星点点,装饰了朴实的大地;朗月疏星,微微弱弱,照亮了夜行人的路;细雨微风,温温润润,哺育了一茬茬庄稼。

大自然的小小生命总是在其渺乎入微的岗位上默默地倾其心力,造福世界。对我们而言,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数十载春秋,天不变,道不变,唯有我们足下的土地,存在的位置,倏忽缥缈,瞬息万变。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中活出一分光彩鲜亮,一分永恒与无限,早已成为人们普遍研究的生存课题。

我以为,一个人要想在有生之年尽快实现人生价值,他必须学会定位、换位与越位。

定位,即找准位置,寻求突破以实现价值。唯其如此,位置才饱含意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老先生早为生存价值下了定义:人应为其所处地位、职位负责。你若是一名战士,那么,站岗放哨、保家卫国你责无旁贷;你若是一位白衣天使,那么,恪守医德、救死扶伤你义不容辞……我们不能独自生存和发展,为“我”以外的周遭尽自己绵薄之力,方能成就存在的含义。

倘若未找准位置,不妨换位再求人生价值。一代文豪鲁迅便是个成功范例。弃医从文——他以一支如椽大笔拯救了一代人的灵魂。而今物欲横流、适者生存,很多人迷失方向,无所适从。与其在泥淖中挣扎,不如平心静气换位思考,没准就撞开了一条金光大道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跳槽、转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吧?倘若“换位”将我们领向人生另一高峰,又何乐而不为呢?

成功同样属于敢于越位的人。这里的越位是超越,不为所缚。西汉司马迁为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篇巨著《史记》,甘愿受暴刑而面无愠色,他早已超越了世俗的“位置”——太史令、中书令,等等。名缰利锁、尘寰扰攘,一切苦难都被诗化为哲学来解读,司马迁力排万险千难、忍辱负重为著书的精神必将永载史册!超越地位束缚,实现人生价值,这才是谦谦君子所探寻的上上境界。

君不见,人生价值自在足下。定位、换位、越位——万万不可错位!

名师点评

本文从材料中提炼出找准人生位置的主题,并围绕着怎样找准人生位置,实现人生价值展开论述。文章的开头以诗化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引发读者对短暂人生的思考。作者对素材的选取注重典型性,使得文章内容丰富,说理透彻深刻。

标签组:[升学考试] [高考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5820.html

相关阅读

贾宝玉为何独爱林黛玉

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总会疑惑,为什么贾宝玉偏爱柔弱的,爱耍小脾气的林妹妹,偏偏对温柔懂事,端庄大方的薛宝钗一点也爱不起来呢? 其实,林黛玉并非一无是处,她有三处优点,让宝玉爱不释手,从此其他女子在...

2025-07-31

杜牧的轶事趣闻:十年之约

十年之约杜牧在宣州幕下任书记时,听说湖州美女如云,便到湖州游玩。湖州刺史崔君素知杜牧诗名,盛情款待。崔把本州所有名妓唤来,供杜挑选。可杜牧看了又看,有些遗憾地说:“美是很美啊!但还不够尽善尽美。”又说...

2025-07-31

杜牧的故事之杜秋娘诗

杜秋娘诗小杜另一首与歌女有关诗歌为杜牧博得了盛名,这就是《杜秋娘诗》。杜秋娘本是金陵美女,妩媚动人,能歌善舞,能联诗作曲,十五岁时,一曲《金缕衣》就俘虏了镇海节度使李锜: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2025-07-31

杜牧的轶事趣闻:张好好诗

张好好诗大和二年十月,杜牧进士及第后八个月,杜牧就奔赴当时的洪州,即王勃写《滕王阁序》那个地方,开始了杜牧长达十多年的幕府生涯。其时沈传师为江西观察使,辟召杜牧为江西团练巡官。沈家与杜家为世交,沈氏兄...

2025-07-31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赏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文学赏析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

2025-07-31

《相见欢》赏析:剪不断理还乱

文学赏析这首词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

2025-07-31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

2025-07-31

《清平乐·村居》诗词赏析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古词大意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

2025-07-31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创作背景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

2025-07-3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