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为什么高考必下雨,是一种巧合还是天意?真实原因细思极恐!

发表于话题:高考为什么总下雨
发布时间:2021-06-04

现在已经快过五一了,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这是一件很令人开心的事情,因为终于可以放假了,但是对于高考生来说,这就意味着压力越来越大了。现在很多高三的小伙伴都在进行紧张的模拟考试,来准备几个月以后的高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种说法,就是“每逢高考必下雨”,这是因为什么呢?是一种巧合,还是说是天意?其实真实原因令人细思极恐!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高考时太热,适当降雨可以降温。因为高考都是选在六月七日举行的,这时候刚刚进入夏季,天气都是比较闷热的。很多地方比较干旱,常年都没有很大的降水量。但是在高考的那几天,这些地方都会选择适当的人工降雨,用这种方式来缓解高考时那两天酷热的天气,让考生们有一个比较舒适的考试环境。

                                                                                                            

其次第二个原因就是高考选择的时间正好处在梅雨季。上面也说过了,高考选择的时间是六月份。在南方的一些地区,这个时间正好处在当地的梅雨季节,降水量是很丰富的,就算不高考也是会下很长时间的雨。所以高考下雨这种情况,在一些地方可能只是巧合而已,并不需要太放在心上。

接下来第三个原因就是彩虹总在风雨后,下雨是个好兆头。很多同学们在高考之前,都会变得比较“迷信”,觉得彩虹总在风雨后,自己勤学苦练了那么久,肯定能考一个好成绩的。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而已,不过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小伙伴们确实是比较有用的。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巧合大家也都是很喜欢的。

最后第四个原因就是高考气氛沉重,感染了天气。其实这个理由是有个朋友告诉小编的,小编就在这里把他的理论展示给大家。小编的这个朋友认为,大家的心情是可以感染天气的,在高考这种时刻,大家的心情都比较沉重,所以会影响天气,导致下雨。这个说法听起来不太靠谱,但是仔细想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心理暗示的感觉,只不过这种说法就有些细思极恐了。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好看                                                                            

1:高考前家长们的 4 大毒句和 3大金句说与不说看了你就知道!

2: 怎么解决高考前家长比孩子还焦虑 严重影响孩子情绪的问题

3:高考倒计时,数学突破130+,4大抢分技巧,别错过!

在看的,麻烦点一下再走好吗

标签组:[高考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6002.html

相关阅读

唐代被误解最深的宦官:高力士是个怎样的人?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子和李必有个颇受圣人信任的好帮手郭利仕。剧中的圣人有了隐居骊山温泉宫的想法后,正是这位郭利仕挺身而出,为太子仗义执言,试图扭转乾坤。那么,这位给力的郭利仕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呢?...

2025-11-03

被世人低估的东晋能臣:郗鉴的一生有多传奇?

提起东晋,史家向来重论王谢桓庾四大盛门及其领头人物。但有这么一个人,并非出身顶级门阀,以“流民帅”身份南下,却两拜三公之位,制衡门阀士族,拱卫京师,为明帝托孤重臣,对东晋偏安江左贡献极大。他就是郗鉴,...

2025-11-03

历史上的卫子夫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电视剧差距有多大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朝卫子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其实超有意思的,比如我们小时候看过过的美人心计,里面皇帝,皇后,太后很多总是傻傻分不清楚,了解了一些历史再看一遍就懂了。吕雉(吕雉大家肯...

2025-11-03

刘贺有哪些优势?霍光为什么要扶持他登基?

说到汉废帝刘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汉废帝刘贺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废的皇帝,在位仅27天的他根据《汉书》记载却犯下了多达一千多宗罪状,那么如此荒唐的一位帝...

2025-11-03

白帝托孤后,诸葛亮在蜀汉的权力究竟有多大?

公元223年春,白帝城永安宫中,刘备病榻前将蜀汉江山托付给诸葛亮,留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千古遗言。这场托孤不仅奠定了诸葛亮在蜀汉的核心地位,更引发后世对其权力边界的持续探讨。从...

2025-11-03

朱棣迁都前两次下令抓尼姑:一场因农民起义引发的政治风暴

公元1420年,明朝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正紧锣密鼓筹备迁都北京。这座承载着政治、军事与文化使命的新都城,其建设已耗时十余年,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然而,就在迁都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农民起义打破了表面的平...

2025-11-03

诸葛亮如果和关羽镇守荆州的话 他们守得住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荆州,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如果此假设能够成立,那么不仅荆州不会丟,甚至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还能取一定的得对曹魏的战略优势呢!既然诸葛亮可以留守荆州,那么刘备西征益州的大...

2025-11-03

马皇后:大明贤后与朱元璋的伉俪情深

在明朝开国的历史长卷中,马皇后以其卓越的品德与智慧,成为与朱元璋并肩的传奇人物。她不仅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更是他政治生涯中的“制动阀”,以仁厚之心平衡着朱元璋的严猛,以贤良之德书写了一段封建王朝中罕见...

2025-11-03

从小乡官到东汉大臣,第五伦经历了什么?

第五伦,姓第五,名伦,字伯鱼,在王莽新朝时出任一名小乡官——乡啬夫。由于他公平收取徭役,调解老百姓的抱怨怒气时又非常和气,很受乡里乡亲的喜爱。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多年后,他受朋友推荐...

2025-11-03

朱见深为朱祁钰、于谦平反:权力棋局中的政治智慧与历史担当

公元1479年,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以一道“恢复景帝帝号、追谥于谦”的诏令,在明代历史上掀起波澜。这场平反不仅是对两位历史人物的重新评价,更折射出朱见深在权力博弈、政治稳定与历史责任之间的复杂考量。其...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