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古代人吸猫么?中国古代有哪些名人吸猫?

发表于话题:猫咪在古代的名字
发布时间:2021-06-07

俗话说的好,一日吸猫,终身戒猫,猫咪就像大烟一样,在你没吸之前觉得自己怎么会对这玩意上瘾,自己是一个意识清醒的人,但是你不妨养个猫试试,可能你就不会这么信誓旦旦了,如果你不上瘾,你来这找我,我陪你一大堆猫粮,还是海外进口高端大气的,嘻嘻嘻嘻嘻

对于当代人来说,猫咪的功能就像火锅一样。如果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那就吃两顿。同理,如果有什么人是猫咪治愈不了的,那就养两只。

连狄更斯都说:“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收到一只猫咪作为礼物更幸福的事情吗?”

试想,一颗毛茸茸的脑袋拱一拱,软绵绵的耳朵动一动,粉扑扑的爪子蹭一蹭,身形妖娆,性格傲娇,这完完全全就是一只让人欲罢不能的小妖精!

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拜倒在猫咪的石榴裙下,心甘情愿沦为“猫咪至上主义”最忠实的教徒。

不过相比于当代人的“云养猫”,古代人的“吸猫大法”可谓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如果把这些事迹都集合起来做个合集,其厚度比起《女朋友为什么生气》合集来说都不逞多让啊。




首先咱们来说说吸猫先驱——陆游。

对,这个陆游就是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那个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的陆游。但是想不到吧,陆游可是咱们吸猫界的领军人物。

据不完全统计,陆游总共写了12首有关猫咪的诗,课本中要求熟读并背诵的“铁马冰河入梦来”那首诗,它的上上句就是“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这里的“狸奴”就是指猫咪。古时称野猫为“狸”,而家猫为“狸奴”,即“驯养成为捕鼠奴隶”的意思。不过发展到后来,猫咪开始成为了主子,而人成为了“猫奴”,也是十分有趣了。

不过陆游是心甘情愿来伺候猫主子的。他一连写了三首《赠猫》来夸奖自己的猫又可爱又听话,不仅会抓老鼠还黏人,总是安安静静陪在自己身边,简直是不能更治愈了!



明 朱瞻基 《花下狸奴图轴》


明代以来,吸猫风气愈来愈盛,人们接只猫回家还得正儿八经做个仪式,就像接媳妇回家一样,称之为“聘猫”。

吴中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有诗《乞猫》一首,大意是讲:我老婆已经准备好了舒服的小毯子,给您(指猫的原主人)的盐和给猫猫的小鱼干也都已经备齐了!我家还有个大院子,随便猫猫怎么打滚都可以!所以,请不要担心,不要犹豫,赶紧把猫猫送过来吧!



咱们中国的文化向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猫的传统留存下来,在近现代进一步开枝散叶,发扬光大。

钱钟书和杨绛在清华任教的时候养过一只猫,此猫身形娇小,但怀揣着一颗成为大侠的心,老是出门和别猫打架。打不过怎么办?不要紧,咱们有坚强的后盾,那就是钱钟书先生。

钱老先生家常备着一根竹竿,只要小猫一叫,不管多冷的天,他立马从被窝里面爬出来,拎着竿子出门帮自家猫打架。巧的是,钱钟书隔壁住着林徽因,她也养了一只猫。两只“情敌”猫经常打得不可开交,林徽因家的猫没少体验钱先生的“棍法”。

杨绛常常劝钱钟书,你自己还写说“打狗要看主人面,打猫要看主妇面了”,你就不怕伤了咱们两家和气啊。但钱钟书还是照打不误,他振振有词说,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嘛。



丰子恺与猫

季羡林也是个猫奴,前前后后养过二十几只猫。最多的时候家里同时养过十几只猫,家人不堪其扰,但他觉得自己简直生活在天堂。

《老猫》里面记载,晚上有的时候猫咪会压在季羡林腿上睡觉,由于伙食太好,猫的重量不容小觑,但尽管自己腿被压的又酸又痛,他也总是强忍着,“免得惊了小猫的轻梦”。

好的,猫主子比自己更重要,看来季老先生已经是“猫瘾”晚期了。

除此之外,夏衍也是自幼爱猫,时时刻刻把猫咪的需求放在首位:他家餐桌上总有烧好的鱼,猫吃一口,自己吃一口;有的时候被猫霸占了柔软的沙发,夏衍宁愿坐在坚硬的椅子上,也坚决不把猫赶走。

丰子恺家养过一只猫叫“白象”,简直集全家万千宠爱于一生。丰子恺为之专门写作了一篇文章《白象》,并且毫不吝啬地夸奖自家猫:

“从太阳光里走来的时候,瞳孔细得几乎没有,两眼竟像话剧舞台上所装置的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见者无不惊奇赞叹。收电灯费的人看见了它,几乎忘记拿钞票;查户口的警察看见了它,也暂时不查了。”

能把一只猫描写的如此倾国倾城,猫界绝色,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可见大家真的对猫这种生物爱得深沉啊!



说到底,人们为什么喜欢猫?

纪录片《伊斯坦布尔的猫》大概是所有猫奴的“一生必看”系列,里面讲到:

“当她想被宠时就会跑过来,等她觉得够了就会走掉。可是我不能想摸就摸。如果我抓她的尾巴,就会被咬。她只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对我来说也很重要。她绝不妥协,热爱自由。身体内藏着一个好斗的灵魂。这就是我爱她的原因。她拥有人类应该要有的品格。”

猫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所有的动物,它们有的时候脆弱胆小,有的时候狂放不羁;如果喜欢你,它会蹭蹭你的裤腿,如果讨厌你,它会凶猛地亮出小爪子和牙齿。

它们随意的出入你的生活,能在小鱼干的诱惑下让你揉揉粉粉的肉垫,也能在某个夜晚悄然离开,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它们若即若离,自由而又不羁,独立而又神秘。有的时候你觉得它被驯服了,有的时候又觉得你才是被驯服的那个。

和猫打交道,就像和人打交道。正是因为永远无法掌控,所以才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但是实际上,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对我们这种“猫咪至上”主义者来说,光是能够在猫咪的身边待着就已经足够治愈啦,毕竟猫咪本身就是一种蓬勃的生命啊。


标签组:[吸猫] [狸奴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7602.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