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在古代有那些著名的猫粉狗粉及相关的故事?

发表于话题:猫咪在古代的名字
发布时间:2021-06-07
翻了一下没有人回答清人黄汉的《猫苑猫乘》,答主摘录部分内容供参考,喜欢的话就去找这本书读吧。喵( ..›ᴗ‹..)

1.《礼记》中记载,在每年的腊日那天,人们要迎猫神并且祭祀它,祈求猫儿们能够多抓田鼠,保护粮食。

2.在汉代的腊祭中,猫是和老虎并享祭祀的。想起陆游:“仍当立名字,唤作小於菟(老虎)。”《西游记》第十三回,伯钦道:“长老休走,坐在此间。风响处,是个山猫来了,等我拿它家去管待你。”

3.到了唐朝,在腊祭中,猫可以和老虎、龙、麒麟、朱鸟、白虎、玄武一并享用祭祀,祭祀规格是少牢,祭座前要摆上笾、豆、簠、簋、俎等祭祀礼器。

4.《稽神录》中曾言,前蜀某官员家有只猫,一天下大雨的时候,随着呼啸的雷电化为了龙飞走了。

5. 有个叫陶蓉轩的老先生评价猫说:“猫是灵洁之兽,与牛、驴、狗之类有着云泥之别,所以人们无论贵贱都喜欢它。而且古来奸邪之人,其转世投胎或为牛为马、为 猪为狗,其事甚多,不一而足,可从没听说过哪个坏蛋转世为猫的,可见猫乃仙洞灵物,比那些凡畜要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6.有个叫周上治的老先生在自己写的书里忿忿不平地道:“六畜中有马,但却没猫,可是马是北方才有的兽类,南方哪能每家都养只马呢?我看干脆把马去掉,让猫进到六畜中,这才算合适嘛!要是以后真能有位大儒能够按照我的提议去修改下《礼记》,那《礼记》才真算得上是不刊之典呢!”另一位老先生也附和说:“马只产在北方,而猫遍布寰宇之内,把六畜中马换成猫是完全正确的!”

7.有首人们很熟悉的儿歌是这样唱的:“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一直不断增加蛤蟆数量可以唱到天荒地老,但在清代时却有一首《猫儿歌》,唱词是这样的:“一只猫儿一张嘴,两个耳朵一条尾,四条腿子往前奔,奔到前村;两只猫儿两张嘴,四个耳朵两条尾……”嘛,也是够无聊的……

8.有户人家养的猫和狗同时下了崽,猫妈妈和狗妈妈不仅不打架,而且会互相照顾对方的孩子,因为这事,官府还特意赐旌表表彰来着……

9.据说在生小孩的时候,如果旁边有只猫,而且在降生的那一刹那正好叫了一声的话,那生下的孩子就会变得灵敏而机警;而如果那猫始终没出声的话,那生出的孩子就会变得相貌丑陋,但却有威严。

10.猫在半夜的时候,会站在屋顶的最高处,张口向月来吸取月亮的精华,时间久了便能成妖,遇男则变成女,遇女则变成男,也不挑性别见着漂亮的就勾搭。

11.把别人家小猫带回家的时候要把它放桶里或者布袋里,偷偷地带回来,路上如果遇到了沟沟坎坎,要填石前进,绝不能绕路,到了自己家以后,要先去拜灶神,如果养着狗也要一同把猫带去让它认识,告诉他们从此这猫就是自己家人了,之后在土堆上横着插上一根从原主人家带回来的筷子,这样带回来的猫就不会在家里便便了,之后要让猫大爷在床上睡,这样它就不会想着回家了。

12.古人向别人家要猫,是需要聘礼的,黄庭坚就有诗云:“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可见小猫是不能白给的。浙江以南地区聘猫则习惯用盐和醋,陆游有诗云:“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二句,可见这习俗也是由来已久了。有人说,吴语中“盐”和“缘”同音,所以在婚嫁的时候男女双方会用盐和头发作为礼物送给彼此,取“有缘法”之意,用盐聘猫,估计取的也是“有缘”之意。又有人说,既然求猫要用“聘”字,那送猫大概也就相当于嫁闺女了。

13.作者写过一首嫁猫诗,其诗云:

天生物类知几许,人家养猫如养女。
出窝便费阿媪心,抚护长成期捕鼠。
九坎长尾更独胎,团云飞雪毛色开。
唔唔作威良足爱,相攸渐见有人来。
一旦裹盐聘娶逼,阿媪欲辞苦未得。
抱持不舍割爱难,痛惜只争泪沾臆。
柳圈铜铃棉衣兜,先期细意装点周。
相送出门再三嘱,善为喂养毋多尤。
聘人唯唯为猫计,但愿勤能事有济。
鼠耗消兮当策勋,眠毯食鱼应罔替。

最后还期盼着自家猫能不偷懒多替人家捕点鼠,这样就能顿顿吃小鱼干了,舐犊之情令人动容。

14.有一个极其有天赋的和尚,一天,有一位高僧在开坛讲法,他就趁此机会去向高僧请教说:“父母未生我之前,我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原文是:往问父母未生前话)这位高僧没有回答他,而是用手掩面,之后忽然从手指缝中露出眼睛,同时喊道:“猫!”于是,这位有天赋的和尚就顿悟了。后来,这种方法被大人学去逗孩子玩了。

15.有个名叫张搏的大夫(官名),养了一大堆猫,各种颜色都有,而且一一为它们取了好听的名字,每回忙完公事的时候,都会有几十只猫一起簇拥着他回家,喜欢用绿纱做成帷帐,之后把猫聚集在其中和它们一起嬉戏玩耍,有人说张搏八成是只猫精。(明明只是个重度猫奴而已

16.万历皇帝对猫极其重视,凡是他所喜欢以及后宫妃子们所蓄养的猫都被封了官,而且各有称呼:母猫被称为丫头,公猫被称为小厮,如果是被煽掉的猫,则称为老爹。《天启宫词》:“红罽(jì)无尘白昼长,丫头日日侍君王”二句,指的其实是猫……

17.有一个人因为欠了官府的税还不上,只能全家搬走了,但却丢下了一只猫。讨债的人就把猫抢走了,卖给了一户商家,老板也喜欢猫,对猫一直很不错。一年后,猫主人从那商家门前路过,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那只猫却忽然跃进了他的怀里,可这一幕却正好被店里的人给看到了,于是就连忙出来把猫又抢了回去,猫屡屡回顾着主人,悲鸣不已。到了夜里,猫主人卧在船上,忽然听到船外有动静,向外一看发现居然是自己的猫回来了,嘴上还叼着一块绫巾,打开一看里面居然裹着五两银子。猫主人正穷得要死,得银后大喜。第二天一早,猫主人为猫买小鱼吃,可是小鱼还没吃完,猫却已经死掉了。(新主旧恩,难能两全,只有一死了之……

18.有位叫邹泰和的学士,有爱猫之癖,每回宴请宾客的时候,都会让自己孙子和养的猫坐自己身边,每喂孙子吃一片肉,一边猫也就能得到一片肉。(这场面略萌……

19.刘伯温有诗云:“碧眼乌圆食有鱼,仰看蝴蝶坐阶除。春风荡漾吹花影,一任人间鼠化鴽(rú)。”鴽,小鸟名。《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田鼠化为鴽。”(何等的霸气……

20.王樨影有诗云:“山斋空豢小狸奴,性懒应惭守敝庐。深夜持斋声寂寂,寒天媚灶睡遽遽。花阴满地闲追蝶,溪水当门食有鱼。赖是鼠嫌贫不至,不然谁护五车书。”


猫之别名

1.狸奴。《猫苑》记云:“猫,本狸属,故名狸奴。”陆游有诗曰:“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二句。金代刘仲尹《不出》诗曰:“天气稍寒吾不出,氍(qú)毹(shū)分坐与狸奴。”

2.衔蝉、昆仑妲己。明·王志坚《表异录·羽族》记云:“ 后唐琼花公主 ,有二猫,一白而口衔花朵,一乌而白尾,主呼为衔蝉奴、昆仑妲己。”

3.令长。《抱朴子》中说,在寅日的时候,如果在山中遇见了一只自称令长的妖怪,那对方的真身就是只猫。

4.乌圆。《酉阳杂俎续集·支动》云:“猫一名蒙贵,一名乌员。”明高启有诗曰:“岂无老乌圆,昔壮今何惫?”二句。

5.白老。出自《稽神录》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一群化为小人儿的老鼠称即将到来的白猫为“白老”。

6.虎舅。陆游《嘲畜猫》诗自注:“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

7.雪姑。《觚剩续编》云:“上海王元翰在都下,见揭小榜者曰:‘虞太博失去猫儿,色白,小名雪姑。’名物以人,不减琼花公主之衔蝉奴、昆仑妲己也。”


嘻嘻,感谢阅读


(完)

标签组:[陆游] [狗粉] [礼记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7605.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