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如何看待日本外务省公开一部分资助的微博大V名单?

发表于话题:日本公开文件 蒋方舟
发布时间:2021-06-08

公知也内卷的时代,蒋方舟的饭不好「恰」了

1「恰饭」也是门技术活

去年疫情期间,随便翻了翻蒋方舟的《东京一年》。其中一篇说她闺蜜在日本难找对象,因为日本男基本上只找日本女什么的,这本来是一个很值得挖掘的有深度的话题。没想到她话题一转,开始感叹女性坚强成长什么的。当时我就……心想这不是高中生写作文的标准套路么?于是对这本书失去了兴趣,也没再读一读这本书的其他内容。总之,蒋方舟大体上给我留下了缺乏洞见的印象。

最近爆出一份日本外务省的材料,文件显示外务省名下的基金会广泛招募中国文化界人士,以扩大日本在中国之影响力,其中包括蒋方舟、熊培云、何兵、马国川等等,顿时在网上引发热议。

于是可以明白,为什么蒋方舟《东京一年》里面的话题不够深入(或者说不敢深入),只能「岁月静好」。之前以为是视野狭窄,缺乏对事物实质的根本性认知。但现在看来,视野狭窄或许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这是一本「恰饭」的书。

就日本男结婚只找日本女这一话题,一旦深入,难免要言及日本文化中封闭、保守,乃至有点排外的那一部分。举例来说,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又是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然而移民人口占比是最低的,仅约1%——大多是东亚文化圈的移民。另一方面,日本传统文化中,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外国人难以理解的,这是否会导致日本男不愿娶外国女呢?总之,这里面可探讨的内容相当之多。然而,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些话题,难免要揭日本的短,还是不聊为好。

2016年,在与日本作家西木正明的对谈会上,蒋方舟发表了题为「在事实和真实之间」的演讲,里面回忆了她的成长经历和写作生涯,提炼一下这篇演讲的关键词:警察、手铐、监狱、恐同、审判、恐惧、逃离……

她说:「当所有人看到的是月亮的光明,我更愿意钻到月亮的背后,去看它凹凸不平的表面……月亮的光明是幻觉,丑陋的表面才是真实。」「他们听不到的苦难和哭泣,我能听到。」——你是周杰伦的女主角吗?接着又说:「在中国写小说,探索真实和事实的中间地带,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

那么问题来了,在日本写小说显然没有她所说的「挑战性」吧?那她在日本呆了一年,为什么就没有去探索一下「福岛核事故」的事实呢?大概是外务省的赞助费不包括去福岛的费用吧。

2蒋方舟的公知修炼手册

说到蒋方舟,头衔是相当之多,不提出道时「天才作家」之类的标签,近年来,就有「《新周刊》主编」、「阎连科门徒」、「纽约客专栏作家」等等头衔,就像个护身符一样,须得时时刻刻贴在身上才安全。但若说起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的作家有什么代表作,恐怕就没几个人能说得出来了。一定要说的话,可能就是这本「恰饭」的《东京一年》了。

当然,「恰饭」也不是不可以。毕竟身处这样一个时代,很多时候也不得不「恰饭」,为了生计,很多作家都「恰过饭」,许多人想「恰饭」而不能。但是一个作家的代表作居然是「恰饭文」,就很搞笑了。

大约是已过而立之年,这位曾经的「天才作家」到底也明白自己在文学上缺乏必要之才能,再贴着「天才作家」的标签多少也有些尴尬,于是便宣称,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天才,只是个普通人罢了(大意),个人形象上也积极往公共知识分子上靠。

相较于作家这样一个既需要生活积淀,也需要天才式灵光一闪的身份,公众知识分子这种不需要什么门槛的身份更适合她。毕竟公共议题那么多,从中挑几个说点什么,也不需要太专业的知识和实际的经历,只要能撩动情绪,总能引起网络空间上公众的共鸣。

然而,公众知识分子这一身份本身就是一个陷阱。因为社会议题太广了,即便一个人涉猎的知识领域很广,但总会遇上你不熟悉、甚至完全不懂的领域。但公众知识分子的身份又要求你必须站出来,发表意见,于是就翻车了。有段话说得好,当他谈论你不熟悉的领域时,你觉得他简直无所不知,满腹经纶。而一旦他谈论你的专业领域时,你忽然发现他就是个一知半解的外行人。

3公知也内卷,饭不好「恰」了

过去十年,公知从正面形象变成贬义词。一方面,是某些公知只会「拿钱办事」,另一方面,则暴露出许多公知知识储备之浅薄,经历之贫乏,完全跟不上公众的知识增长水平,过去依靠信息不对称获得的先发优势荡然无存,因此,原本看似精致的人设也就崩塌了。

时代在变,公知也在进化。「公知1.0」时代,大多都是单打独斗,所凭借的是个人的能量,小圈子之间互相吹捧,但也就仅此而已,顶多像最近解散的科学松鼠会一样组成一个松散的组织。

而到了「公知2.0」时代,形成了以团队作战的方式,涉猎的领域更广更深了,资料来源也更丰富了,内容也更加与时俱进,形象塑造上也更加讲究。比如「大象公会」、「回形针」、「马前卒工作室」等等。

当然,马前卒既没有打过公知的招牌,恐怕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公知,甚至在观点上与「公知1.0」那些人全然相反。就我个人而言,也不想就这么把公知的标签一贴了事,因为有一段时间我也挺喜欢看马前卒的节目的。

但正如我前面提到的那样,公众知识分子这一身份本身就是一个陷阱。一方面,这需要不断地坚持和灌输你的观点,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成千上万的粉丝会给人一种幻觉,一种无论你说什么都对的幻觉。正是这种幻觉,使得双方面的交流变成了单方面的观点灌输,辩经成为不可能。

即是说,单方面观点灌输是「公知1.0」和「公知2.0」伊始至终的特点。

回到蒋方舟的话题,她是「公知1.0」还是「公知2.0」呢?依我之见,大约还停留在1.0的水平,版本有点旧,在这个公知也内卷的时代,还是要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赶紧升级到2.0版本,否则,外务省的饭是越来越不好「恰」了。

The End

标签组:[蒋方舟] [作家] [东京一年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9162.html

相关阅读

宋理宗聪明绝顶为什么选了一个白痴当太子

赵禥是南宋第六位皇帝,即宋度宗,他在位十年,毫无作为,整日吃喝玩乐,于1274年病死,他虽然不是南宋的亡国之君,但却是南宋亡国的罪人!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赵禥是个弱智!根据史书记载,赵禥的父亲是荣王赵...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为什么要围城九年

英雄们聚集在奥利斯港湾(Aulis),军队人数有十万人,船数一千一百八十六。出发前大家都在岸边祭坛作献祭,忽然间祭坛下面爬出了一条血红的怪蛇,它弯曲成环状爬上了树,爬到树最高处的一个鸟巢,吃了一只雌鸟...

2025-09-12

鱼玄机是被丈夫骗进道观的吗

鱼玄机出生在长安,当时的大唐国都。生逢盛世,但是家世早衰,鱼玄机出生时,家境已经十分贫寒。她的父亲虽然读过几年书,腹中有些墨水,但是仕途很不顺遂,只能将自己的全部期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当时鱼玄机还叫做鱼...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一共持续几年

特洛伊战争是发生在古希腊的一次战争,发生的地点是现在地中海附近。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普遍认为是美女海伦,为了抢夺一个名叫海伦的绝世美女,斯巴达王与帕里斯短兵相接。但是有学者推测,这场战事其实是一场盟军对抗...

2025-09-12

荸荠不能生吃吗

姜片虫感染还是挺麻烦的,轻则肠炎腹泻,重则贫血浮肿,儿童可能出现智力低下,甚至死亡。姜片虫在水生植物上都可能存在,不光荸荠,什么茭白菱角,乃至空心菜等,都要反复清洗,保证做熟再吃。尤其荸荠和菱角,千万...

2025-09-12

西晋公主流落街头被卖去当丫鬟下场是什么

这位公主就是西晋时期的临海公主,她的父亲是司马衷,她出生的时候,八王之乱刚刚结束不久,作为公主原本应该享受富贵的生活,可是没过多久西晋就被灭了。皇室成员纷纷外逃,为了保住性命她也逃出了洛阳。在逃跑的途...

2025-09-12

最惨的和亲公主10岁出嫁三个月后离奇身亡

虽然历史上和亲的公主有许多是宫女顶替的,但送去之后多数的结局并不好,而且有许多年幼的公主,尚未涉足人世间的险恶,就不得不去独自面对他乡的险恶,在历史上曾有一位年仅10岁的公主和亲,可因为生得太美,便被...

2025-09-12

古代被抄家的女子是什么下场

《绣春刀》里所说的,入教坊司当妓女只是其中一种结果,但是,电影中所讲的不一定确切,入了教坊司不一定做妓女。教坊司是干什么的呢?主要负责"朝会宴享,冬至,正旦,进实录,册封,诏进士,告祖庙,祭郊祀,进士...

2025-09-12

晋孝武帝真的因为嘲笑张贵人人老色衰被妃子杀了吗

这一天,晋孝武帝和张贵人一起饮酒作乐,晋孝武帝让张贵人多喝几杯,而张贵人已经喝够了,所以就不喝了,晋孝武帝就跟她开玩笑说:“你都年过三十了,人老色衰了,后宫里比你年轻的美女多着呢,信不信我废掉你,把你...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

特洛伊战争结局以特洛伊城池化为一片废墟而告终。由于特洛伊城池在宙斯的两个儿子修建下非常牢固,所以易守难攻,迈锡尼士兵攻占十年也未能攻下城池,最终伟大的英雄奥德赛献计,伪装成军队已经离开的样子,让迈锡尼...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