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遇见蒋方舟 | 没有作品,就把自己打磨成最好的作品

发表于话题:蒋方舟日本
发布时间:2021-06-08

原标题:遇见蒋方舟 | 没有作品,就把自己打磨成最好的作品

▲ 蒋方舟《东京一年》

在这个时代,做个“文艺青年”无疑是很容易的事情,你甚至无需拥有多少财富,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只要坚持读书、观影、看展这些简单的行动,再不时在朋友圈晒一晒,似乎总能在知识的版图上占据一方高地。

然而,在这波席卷大众的潮流中,要文艺到独树一帜,让人过目不忘,则没那么简单。

蒋方舟,一个如张爱玲所言“出名要趁早”的女子,早在豆蔻年华便已名利双收,但她并未就此躺在功劳簿上高枕无忧,而是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用一年的光阴走过东京的一街一巷,以写作的方式掠过这座城市深处的一草一木,在与繁华的拥抱中寻找灵魂的安憩之处,为自己建起一座精神的城堡。

蒋方舟,1989年10月27日出生于湖北襄阳,中国青年作家、杂志副主编。代表作:《打开天窗》,《第一女生》,《正在发育》,《邪童正史》。主要成就:2004年,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2009年,第七届人民文学散文奖。

在别人眼里,蒋方舟就是我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蒋方舟少年成名,7岁便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此书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书。蒋方舟在《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报刊开设专栏,用自己的文字记录生活。2005年,当选中国少年作协主席,20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2009年10月在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第七届人民文学奖评奖中,蒋方舟获得散文奖。2012年6月,蒋方舟从清华大学毕业,并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

谈及收获,她说:“从树的根部看果实,你会看到无数的选择、枝桠,无数的枝桠就意味着无数的歧路,我们经过了无数的选择才能成为顶端的果实。”

而在这无数的选择中,她选择成为她自己。

《东京一年》

蒋方舟 著

68.00元/本

中信出版社

一个人要战胜人性的弱点,成长为自己本该成长的样子,所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这本书不仅是蒋方舟在东京一年的游学记录,更是她人生态度的一种表达。

2016年,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蒋方舟独自一人来到东京,由于语言不通,需要找更便宜的公寓,去更偏远的地方买便宜的日用品,也有着无数个落寞的时刻,她和每一个刚刚开始异国独自生活的人一模一样,不再是一个站在高处的“成功人士”,反而像是一位熟识的好友,絮絮叨叨地讲着她的囧样,又学会一项生活技能时的欣喜。这种“有难同当”的温暖,大概是坦率、真挚的蒋方舟与我们独有的联结。

她的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随心所欲,描写的对象还是行文的方式都绝少条条框框,显得很轻松,甚至有些任性。与传统的文学作品相比,乍看上去不容易让人接受,恐怕在应试教育式的命题作文考试中也很难得到高分。然而蒋方舟的独特的风格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许多文学界的专家权威也给予她很高的评价。

中国作家阎连科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你无法理解她对底层、民间、民族、国家那种与年纪不甚相符的关注与忧虑,你也无法理解她对时尚的领新与领悟,乃至于对两性、家庭、婚姻 和仇怨,她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坦荡。

我不是激情型的作家。不会忽然灵感来了,山洪爆发;一阵又江郎才尽,抓耳挠腮,或者过一段时间需要到酒吧里大喝一顿,闹点事情,寻点刺激,然后才能写作。我也不需要特意跑去西藏一趟,专门净化精神。我基本上是讲求一个比较平稳的写作进程。我有能力写的东西还有很多,最好的作品还没有写出来,我会在有生之年慢慢写出来。写作现在就是我生活内容的一个部分,创作不是我拿来救急的东西。蒋方舟对自己的写作方式这样评价道。

在网上搜寻蒋方舟的相关资料时,暖心君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位有着很要强的独立女性,就像她自述的那样:一万个人里,只有一个天才。剩下的人,要想引起别人注意,就只有靠吆喝,靠谄媚,靠装病态……只有确立我的天才,才能满脸安详和傲慢,拒绝叫卖,拒绝装病, 拒绝讨好……我很像一个小商贩,我贩卖的是稀奇古怪的小趣味。小商贩只有不停工作才不会被老婆骂,我只有不断写书才不会被人遗忘。

转载请联系小编,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组:[蒋方舟] [文学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9466.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