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猫有九条命”这一说法从何而来?

发表于话题:猫咪古代叫法
发布时间:2021-06-08

“猫有九条命”这个说法肯定是不靠谱的封建迷信,我们以前也做过辟谣,但它从哪来?又为什么能在大江南北遍地流传,就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了。

一、一个远渡重洋的传说

在网上搜索“猫有九条命的来源”,可以看到一大票文章都引用了同一段“典故”:

这段引自“佛经”的话看起来十分唬人,但是细究一下就会发现,它和“猫有九条命”的说法一样不靠谱。

首先,没有哪本佛经名字就叫《佛经》,这就跟“红酒牌红酒”一样,纯属搞笑。其次佛经在古代都是都是官方翻译供呈皇家的,文字艰深晦涩,像这种大白话根本不可能存在。

后面那本具了名的《上语录》也很可疑,因为根本百度不到原文,只能找到自媒体互相抄袭的证据:

实际上,不光佛经上根本没有这两句话,翻遍中国古籍,虽然猫也常和“巫蛊”“灵异”之类的词汇关联在一起,但“猫有九条命”的说法始终没出现过。

这部分我局奇女子猫六研究过,传送门:

中国5000年吸猫史,宋代人比你们会玩得多!mp.weixin.qq.com赫敏与克鲁克山

中世纪中后期期,教廷为了维护统治,开启了血腥的“猎杀女巫”行动。随着“女巫”作为宗教异端被大量清洗杀戮,她们的“Familiar”——猫的地位也跌到了谷底。

在当时的欧洲,虐猫一度成为时尚。德国年轻人会轮流拔一只猫的的毛,还把它的惨叫称为“猫之乐章”。法国人会在猫身上点着火,然后满街追逐。

惨无人道的“猎杀女巫”

123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九世发布了一道著名的教谕《罗马之声》。这份教谕明确地把猫(尤其是黑猫)与撒旦直接联系了起来,这就等于签署了猫的死亡令。

屠杀马上就开始了。在西欧,猫的数量迅速减少,黑猫更是几乎彻底绝迹。仅仅在法国梅斯一个小城里,人们就一举烧死了962只猫,用这个数据来反推整个西欧,那数量就大到骇人的程度了。

中世纪教廷是虐猫的罪魁祸首

所谓的九条命,并不是夸奖猫生命力顽强,而是指它被恶魔附体,拥有邪恶的复活力量。

当时的欧洲人认为,一般的杀法不能真正杀死猫,只有通过酷刑让猫承受力达到极限,才能让恶魔离开这些猫。

恶魔一旦离开,猫也就失去了复活的能力。而猫的叫声越惨烈,他们就觉得恶魔越顶不住压力了。

黑猫躺枪成为撒旦的象征

这段历史对人来说是黑暗时期,对猫来说也同样。

14世纪的时候,黑死病横扫欧洲,带走了至少1/3的人口。而瘟疫爆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杀猫导致的鼠害泛滥。

人类最终为自己的愚昧付出了代价。

三、人们为什么会相信

根据的推测,“猫有九条命”的说法产生自欧洲的宗教愚昧。但是这种说法能从西方一路传播至中国,所到之处都有人信,也是件蛮神奇的事。

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在网上见到“黑猫是否带来厄运”的玄学提问:

这个“迷信”标签打得好

猫几千年来与灵异纠缠不清,首先是因为它们与生俱来的神秘气质。

猫脚步无声,行动敏捷,又常在夜间活动,给人一种神出鬼没的感觉。如果毛色还是黑的,这种感觉阴森恐怖的感觉就更强烈了。

古人缺少科学知识,所以常把吓人的现象与鬼神扯上关系。所以它们在欧洲是女巫的精灵,在中国又常与巫蛊为伴。

把这种惊悚演绎到极致的《妖猫传》

其次,猫超强的生命力也是人们会相信这种玄学的原因。

关于猫的身体有多强,我们也研究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戳传送门:

猫咪这么可爱又柔弱的动物是如何在弱肉强食的进化史上幸存的?www.zhihu.com

现代社会的猫咪,随着人类住进了城市的钢铁丛林里,这里环境的复杂已经超出了它们几万年来赖以生存的能力。

翻转反射再强,面对高楼也无济于事;身手再敏捷,面对车流也无可奈何。

没有铲屎官的照顾,流浪猫的平均寿命只有3到4年,转瞬即逝。

已经2020年了,“黑猫会带来厄运”、“猫有九条命”这种鬼扯的说法就不要再信了。

我们有责任照顾好这群被人类生活的生灵,有责任不让它们重复中世纪祖先的悲惨命运。

愿每一只猫都能度过它平安快乐的唯一猫生。

我是猫局,一个在线解答猫病和饮食问题的执证兽医师。如果你也是一名铲屎官,在养猫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给我私信留言哦~

猫局其它神奇研究:

标签组:[九条命] [女巫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9828.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