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廖凡 白宇邀您一起看《沉默的真相》——宣传片个人分析

发表于话题:沉默的真相解析
发布时间:2021-06-09


在黑暗中逐渐放大的光点与逐渐缩小的the long night伴随着车体压过轨道的声音,让人联想到小说开篇地点……地铁。光点与the long night的大小变换还形成一种相对运动效果,其中或许隐喻着光明与长夜的赛跑。

光点自警察手中浮起闪烁不定,警察的目光则从追随光点到直视镜头,最后面对观众攥紧光点。追寻真相是警察的职责,但是否有勇气将真相背后的利益牵扯全盘托出值得每一位警察斟酌,严良亦如此。他在凝视良久后选择加入追寻的队伍,是职责,更是良心。

检察官伴随着雨声撑伞出现,从始到终都紧盯在手中浮现的光点,同样是紧攥光点,但区别与警察的是光点是自己落回手心的。江阳是小说的灵魂人物,他曾有似锦前程与如花美眷牵绊着躲在干燥而温暖的“伞”下,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已无法脱身,他已经成为真相的一环。

以拳抚胸,毅然落伞,上膛开枪一气呵成。这里枪声我认为寓意有二,其一为预示他将遭遇不测,其二为喻示他把自己当做了出膛的子弹,用生命为顶针击发自己走向不归路。江阳抛弃了一切只带着一颗赤子之心冲进雨中,他已经做好了被现实淋得浑身湿透的准备。

律师接伞时有一丝慌乱,举起与望向伞柄时更是像下了莫大的决心。他在触摸光点时有过犹豫,但最终选择了触碰并在那一瞬间露出微笑,伴随着放映录像带的声音将光点轻轻压下。张超有着大好的前程,也曾是个懂得在乱世中明哲保身的人,他曾劝说江阳放弃,但这种种却让他倍受良心折磨。当他决定握住这真相时露出的微笑是对自己的坦诚,那一刻他绝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妻子在门轴转动声中走出,重拍响起,她对丈夫留下的光点从试探到追逐到呵护的捧起凝视,最后珍而重之的轻轻放在支教老师手里。李静可以说是唯一一个贯穿全剧的活人,她被侯贵平推开了这扇门并在门内走了一遭,十余年间看似已经走出来了但再次触及那扇门时她依旧选择进入。时光的两端连着爱人与丈夫,但她最后的选择也许无关情爱,只为良知。

支教老师紧蹙眉头直视镜头时光点骤然亮起,但他却垂眼后退两步任由光点落下。侯贵平作为事件的起点发现了真相的一角但却被迅速灭口,他试图将真相传出但不仅被迫终止甚至不能保全身后名,只能任凭光点继续陷入泥潭。

记者昂首接住光点,托在手心观望了一会儿后猛地将它推出墙外,重拍落下。不是每一位记者都有勇气趟进这滩浑水,她也有过观望,但还是选择将事件本身公之于众。而以上所有人物中只有她有影子,她也许会迎来更明亮的未来,也许会被更深的黑夜吞没,一切都是未知数。

the long night字体放大,与开头呼应。警察转身正对观众,抬手戴帽整理仪表;检察官从警察身后走出侧对观众。灯光打下,两人面孔一明一暗,但直视镜头的动作如出一辙,正如他们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一个在黑暗中凝视深渊,一个在灯光下让深渊曝光。

这里面有两点我觉得很有意思,一个是光点始终是闪烁的,另外是所有人都有凝视甚至说犹豫的瞬间,这两点更显示出人物的真实。没有人生来无牵无挂只有正义一杆旗矗在心头,但有人会选择为了这杆旗而抛弃一切,中间过程必定是痛苦而难以割舍,毕竟这样才是七情六欲都健全的人。

有人说这个片子应该倒着看,但我觉得如果按小说顺序拍剧的话这样拍并没有问题。《长夜难明》本身就是一部推理小说,是一个作者引领我们探寻真相的过程,支教老师那里骤然亮起的光说明那里就是一切的起源,所以这个出场顺序并没有什么问题。

当然,以上都是个人见解,欢迎各位补充讨论。


标签组:[白宇] [警察] [宣传片] [廖凡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0368.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