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在高考作弊这事上,古今监考老师操碎了心!

发表于话题:高考历史上最大作弊案
发布时间:2021-06-15

作者 | 神经小姐姐

本文经授权转自HyperAI超神经(ID:HyperAI)

从古至今,有考试的地方就有作弊,作弊方法可谓是五花八门,妖魔鬼怪各显神通。尽管有法律约束与层层安检搜查把关,却依然难防漏网之鱼。近年来,利用计算机视觉、神经网络等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抓取作弊行为,让考场更加公平。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的高考季。明天全国高考就将拉开大幕,千万名考生将迎来一次大的考验。

 

尽管高考总是存在槽点,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它还是一场相对公平的比赛。不过想要维护考试的完全公平,并不是那么容易。

 

今年又是高考的大年 ,报名人数在 2009 年之后,首次超过 1000 万。面对巨大的考生群体,各个环节的合理部署至关重要,而这其中,做好防作弊工作将是重要的一环。

 

因为选拔考试的重要性,总有一些人不惜冒着犯法的风险,动出歪念头来。因此,作弊这个顽疾,自古至今都让考官操碎了心,却依然难以根除。

 

 

作弊与反作弊的斗智斗勇

 

 

自从隋朝有了科举,作弊现象很快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作弊手段也纷纷亮相。到了明清时期,作弊方法更是数目繁多,达到了顶峰。

 

纵览科举中的作弊手段,大体上可归为三大类:夹带、请托和替考。

 

博物馆中展览的纸夹带和丝质夹带

 

夹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打小抄;而请托和替考,则是贿赂考官泄露考题,在阅卷放水,或者花重金请枪手代考。

 

夹带是最常用的一种作弊方式。常见的手法除了衣物夹带,还有极其袖珍的小书。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小抄,文字大小接近米粒

 

乾隆年间,还诞生了一种更高明的手段——米雕:考生在米粒上雕刻文字带进考场。

 

为了打击作弊,古代朝廷也见招拆招,费尽了心思。

 

从唐代起就有了严格的科场纪律。比如糊名考试与誊录的制度,杜绝了请托关照。而据《金史》记载,为了防止夹带,会在考前对考生「解发袒衣,索及耳鼻」,仔细搜身一番。

 

清代科举考试用来作弊的夹带鞋

 

而乾隆帝为了严惩夹带之弊,曾下旨让步军统领,五城御史进行彻底搜查。但严整之后不久,又出了新的作弊之风。

 

长达 1300 年的科举制度,最终在 1905 年被废止,但是考场作弊行为却一直持续至今,手段也越来越「巧妙」。

 

2017 年上映的泰国电影《天才枪手》,里面就有谍战一般的大型作弊场面。它是根据 2014 年轰动一时的 SAT 亚洲考场作弊案改编,令人咋舌。

 

如今,高科技也被利用来作弊,比如隐蔽式耳机,带有微型摄像头的眼镜,利用无线通讯设备接收答案……

 

微型耳机,有的考生考试结束后不幸地取不出耳机,只好去医院就医

 

为了严防作弊,法律上也有了更加严格的管束,而且防作弊的举措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近两年,人工智能技术也加入了防作弊阵营,开始在考场上「维护正义」。

 

 

人工智能当监考官 

 

 

以 DST (dynamic simulation technique)动态模拟技术起家的ATA(全美在线),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帮助维护考场的纪律。

 

他们通过历史上数以万计的考场视频,对考生的动作进行分析,从而检测出异常行为。

 

智能监考机器人对考场内人和物的识别与标注

 

另外,借助深度学习算法的计算机视觉感知技术,他们的方案,覆盖了考场视频监控的全感知前端、计算大脑、展示分析后端,建立起了智能考场的 AI 感知分析体系。

 

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等技术,能实现实时跟踪,分析出考场异常行为。通过对考生动作的骨骼行为分析,对违纪行为进行提示和报警。

 

而一旦发现大动作、使用手机、离开座位等行为,系统就会发出警告。相应的视频也会被上传至云端,作为电子证据。

 

系统对动作异常的考生进行提示和警报(红框所示)

 

此外,ATA 还利用考场智能建模,场景语义识别技术,对考场座位进行语义分割,自动绘制考场二维平面图。

 

二维平面图与实际场景一一对应,实时显示考生入座、离座的情况,以及全考场行为热力图,方便老师掌握考场整体动态,监考不再有死角,减轻了监考老师的负担。

 

这套智能监考系统,已经被用于 2018 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中。

 

 

神经网络与大数据查抄袭

 

 

除了对作弊行为的监测和控制,还有一个方法是从答卷中检测抄袭。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进行一项此类研究,通过人工智能的书面分析来检测作业上的作弊行为,这个项目名为 Ghostwriter(枪手)。

 

他们通过对 10,000 名高中学生的 130,000 份丹麦语书面作业,进行文本分析,训练出了检测模型,能够以近 90% 的准确率,判断出作业是本人书写还是抄袭得来的。 

 

项目研究者 Stephan Lorenzen 博士说到,Ghostwriter 是围绕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构建的。它使用了「Siamese」神经网络,能够分析语法错误,句子长度及其结构,常用短语等模式。

 

团队使用不同的输入通道,考虑几种不同的体系结构(例如,char,word,POS-tags),最终确定了一种最佳的网络架构

 

团队对神经网络进行大量数据训练,主要从写作风格的表示中学习,进行判定比较。

 

当学生提交作业时,网络会将其与之前的作业进行比较。对比之后,会给出新作业与旧作业书写样式的相似性百分比。

 

给出的分数,通过加权平均,作为一项计算因素。此外还综合考虑如提交时间等因素,最终会给出一个得分,以百分比表示出风格的相似性,判断是否涉嫌作弊。

 

Ghostwriter 还可用于警察分析伪造文件、法医文件审查等其他工作中。

 

 

跟作弊说再见

 

 

考试中的作弊行为令人不耻,但总有投机分子想要通过捷径得到利益。为了让考试更加的公平,通过 AI 防作弊工具的使用,能够减轻监考方面的人力成本,并有效检测出作弊行为。

 

当然,在防作弊的路上,也并不是为了炫技,借助技术防作弊更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从根本上杜绝作弊行为,让考生放弃作弊的念头。

 

如果把研究作弊手段的心思用在学习上,大概也就不需要作弊了吧。

 

祝愿每一位考生都有一个公平的考场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理想成绩。

90%的程序员学Python这么认为:

https://edu.csdn.net/topic/python115?utm_source=csdn_bw

 

 

 

 

6月29-30日,2019以太坊技术及应用大会特邀以太坊创始人V神与以太坊基金会核心成员,以及海内外知名专家齐聚北京,聚焦前沿技术,把握时代机遇,深耕行业应用,共话以太坊2.0新生态。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享优惠购票!

 热 文 推 荐 

中国正式进入 5G 商用元年!

罗永浩的开源情怀

社交机器人之死

代码有温度 科技需向善

☞惊!为拯救美国落伍的 STEM 教育,纷纷出手教老师编程?!

高考倒数 2 天!程序员惊现最燃表白!

被5月GitHub Top20榜单惊呆了! 原来区块链大佬都在做这个...

边缘计算将吞掉云计算!

B站超全分享!2万人收藏的免费计算机科学速成课

谷歌开源张量网络库TensorNetwork,GPU处理提升100倍!

☞“是!互联网从此没有 BAT!”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标签组:[高考] [人工智能] [2017高考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2036.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