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冒名顶替上大学,对凡是涉案人员应按古代科考作弊斩立决

发表于话题:高考历史上最大作弊案
发布时间:2021-06-15

冒名顶替上大学,对凡是涉案人员应按古代科考作弊斩立决


近来在网上看到多地方有人实名举报,很多年前的高考舞弊事件,心里翻滚起无穷的苦涩,勾起了几十年前的辛酸往事。一九七九年自己参加高考,以文科三百四十七分的成绩位居武冈等二名,在填报的五个志愿中没有被任何学校录取,身体虽然有些问题,但明明体检表主检医生签字是符合条件,限制专业。可是连师大都没录取。当然,第一志愿北大、第二志愿中国公安大学这些顶尖的大学可能不录取,但五志愿武冈师范都不录取。

我记得录取通知书发完了,自己没有得到通知书,武冈师范就在武冈城。我那天下午到了一趟武冈师范,问了他们录取新生的老师的情况,他们问了我分数,我告诉他们,那个领导模样的人说,我校最高才取了个二百六十分成绩的人,你的档案根本就没有抛下来。当时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回事,事情已经过去了四十一年。

今年才看到网上有人实名举报,高考也可以被别人顶替的。“老爷,小的寃枉啊“,我这几天也在思考,难道自己也是被别人项替了吗?今天下午在网上搜了一下自己的名字,我这样离奇的名号也搜到几十个,有做官的,也有教书的,还有当老板的。真不敢想像,这个连封建王朝都不如的社会。


(图片来源网络)


昨天晚上想了一夜,总算想通了,自己现在离士的日子近了,离天的日子远了。我假设当年读了好大学做了官,也许被捉了。庆幸自己现在平平安安。所以,心安也理得了。不过,我相信那些恶人也不会有好下场的。

 

现在还是要谈谈这方面的问题,这是泛论,就当做自己对这些事物的观点吧。

这几天最热的事情,就是山东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了:

先是,山东聊城王丽丽举报了冒名顶替自己上学的人。

接着,又是山东济宁市的苟晶发帖称自己两次被顶替。

……

更可气的是在事发后,

顶替者嚣张地问王丽丽:“你就直接说,你要多少钱!”

苟晶的顶替者的父亲、也是苟晶当年的班主任,带着数位大汉奔波700多公里,跨省来到浙江湖州,堵在苟晶所在的厂区门口,要求与她见面。

苟晶说,她想通过法律渠道解决这件事。


目前,这数起事件还没有最终定论。

在等待结果的事件里,我们不妨看看,在封建皇朝是如何处理冒名读大学(即科考,下同)事件的。

泱泱中华,上下5000年,妖魔鬼怪可谓是无所不有,处理方式也是各不相同。但,历朝历代对大学考试作弊,则只有3个字:零容忍。不妨我们来盘点一下历史上的高考舞弊事件:


隋唐宋明自不必说,甚至辽金元也不必提起。那时候,天朝毕竟还算是清明廉政的。

今天,我们就说说最腐朽最没落最不堪的满清吧。话说康熙做皇帝的第50年时候,江南省(大概是现在的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举行省级高考。考试结束,前100名里,13人是苏州人,其他都是来自扬州的富二代,即盐商的孩子。在当时,盐商都是最有钱的人,类似于如今的煤老板、房地产老板这些土豪。当然就是这钱却滋生出无数怪状。


苏州人怒了,他们破扬州怎么能考得过我们大苏州呢!反而他们扬州比我们苏州多出几倍。苏州高考生聚集于玄妙观集会,高呼口号沿街游行:“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以此讽刺俩主考官:左必蕃和赵晋。

当时游行集会没有“扰乱社会治安“这一条,当然,那时也有警察,就是衙门的捕快,但他们并没有拘留人。事情越闹越大了!终于惊动了康熙皇帝,康熙知道事情真相后,勃然大怒,康熙亲自审问并判决:

一是江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赵晋、王曰俞、方名,因为受贿罪,全部砍头(立即执行)。二是更狠的是,康熙继续下令:本次录取的扬州考生吴泌、程光奎等,全部判处绞刑,即用布勒死。

三是最后,教育厅长左必蕃承担管理责任,被双开,交刑部处理其犯罪行为,被关了十年之久。

康熙死后,他儿子雍正做皇帝的第11年时候,又出现一场高考舞弊案:


浙江人俞鸿图担任河南教育厅长。考试前,他把考试卷带回家里,准备自己先研究一番,试试自己的水平。某晚,俞厅长研究累了,就和小老婆一番缠绵,然后呼呼大睡。


他这个小老婆林氏意犹未尽,辗转反侧,无意中想到高考试卷,当即抄录数十份,交给一个仆人去卖钱。仆人毕竟是仆人,不识江湖凶险,出门就吆喝“高考试卷,1000两银子一份”。

很多人知道卖试卷的仆人是教育厅长家的仆人,就相信了,有钱的就买了。买了卷子的人就请那些才子代做好试题,藏于袖内,直接交卷,结果都考上了,那些没钱买试卷的落榜考生便逐层上访。


雍正作为狠人,其残忍度丝毫不亚于他爹康熙。他当即亲自挂帅组织中央巡视组,彻查此案。


很快,案件水落石出,俞鸿图虽不知情卖考卷过程,但要承担主要责任,对他的判决是:立即腰斩。


史料记载,俞鸿图被砍成两段后,上半截身子疼得满地打滚,用手蘸着自己的鲜血连写7个字:惨惨惨惨惨惨惨!


满清末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公元1858年,咸丰,也就是慈禧太后老公、继位的第八年:南方,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是第三个年头,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江南,太平天国运动正热火朝天,打败了满清的江北大营;北方,沙俄强签《瑷珲条约》,割占外东北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同年,北京举行省级高考。


考生罗鸿祀是富二代,学习不好;但家里有矿啊,就送钱给主考官柏葰。

于是,小罗同学被换了一份试卷,顺利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但在复查时,这份试卷被发现。咸丰大怒,亲自担任专案组负责人。


案情随之大白:柏葰受贿十六两银子。亲爱的读者,仅仅十六两银子啊!就把别人的试卷换给了这小罗,真缺德!历史书就是这样写的!我们继续往下看:如何处理柏葰呢?柏葰,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军委副主席;而且,他还是满清的同盟者、亲戚民族、属于一等公民的蒙古八旗的正蓝旗人。


面对众多求情者,咸丰恨恨说道:你不给天下人面子,我就不留你的面子。

值得补充的一句是:连慈禧太后也为此批示:谁敢说柏葰无罪,谁就有罪。

于是,柏葰等五人被判处砍头(立即执行)。还有,柏葰的家人怕被连累,全都畏罪自杀。柏葰,也是我国自实行科举制度以来,因考试作弊而被杀的职位最高的官员。据《清史稿》记载,杀了柏葰,风气就变好了。


再说回如今闹得沸沸扬扬的高考顶替案,《人民日报》用了“无法无天,践踏公平”八个字,表达了老百姓的心声。


但看到本案披露的越来越多内幕后,我甚至想呼吁:恢复古代的砍头刑罚吧!这样才能杀一儆百,才能更有威慑力!!这样,才能让那些公然践踏社会公平的人颤抖!


朋友们,中国文革结束后,也就是毛主席逝世后的第二年,即一九七七年就恢复了开科取士,至今已四十三年了,过去也听说了高考舞弊,但只是泄漏试题、请人代考、考生偷看书籍、用通讯工具操作等,但从还没听说那些考上的人被别人冒名顶替的事,这比杀人还要残酷,比贩卖儿童还要毒辣。会给被顶替人带来终生伤害,改写别人的人生。


这冒名顶替的事是一两个人做得来手脚的吗?这里面的猫腻不言而喻,那是要些怎样的人参与才能办到呢?


真可恶,这些贪官,不但自己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而且养的犬子也要用别人的血来养肥呀。怪不得鲁迅先生说到处都在吃人……

来源:冷面书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组:[高考] [上大学] [冒名顶替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2039.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