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高考,一场作弊与反作弊的进化史

发表于话题:高考历史上最大作弊案
发布时间:2021-06-15

原标题:高考,一场作弊与反作弊的进化史

如果不出意外,明天早晨,当你从假期模式中“自然醒”来时,你的手机已经被各种奇葩、感人、沙雕、深刻的高考新闻填满。

忘带准考证的学生、考场门口焦虑的爹妈、爱心接力的警察蜀黍,都已提前预定好热搜位。但相比这些年年重复上演的雷同剧情,作为科技媒体,小编则更关心考场上“黑科技”。

据教育部统计,今年的高考人数将达到 1031 万人,如何保证公平竞争并不是个简单的问题。

毕竟,过去千百年间,人类在“作弊学”上的造诣丝毫不逊于考试制度,作弊与反作弊,就像个永恒的循环,相互牵制,轮流占领高地。

01

小抄+枪手,被古人”玩腻“的作弊手法

我们从小看的古装剧里,只要出现科举考试,就必然会有对作弊的刻画。

授义(传答案)、继烛(依靠蜡烛作弊)、飞鸽传书…到了明清时期,各类作弊手段纷繁复杂,但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还要数小抄和替考。

替考好理解,传说唐朝传奇“枪手”温庭筠曾凭一己之力,帮八个人答完了考卷,而被《唐书》记载为“私占授者已八人”。

相比之下,小抄就称得上一门“学问”了。

在古代,夹带小抄进考场有个专业的名称,叫做“怀藏”。别看这是个技术含量低的体力活,要保证“带得进、抄得到”,有两点很讲究:抄得小、藏得巧。

在这两点的指引下,一系列“小抄艺术品”诞生了。一本 8cm 长,5cm 宽的小书里能藏下 5 万多个字,只要这样的两小本,“四书”精华紧握在手。

晚晴神级小抄《四书典仓》

小抄做好后,下一个问题就是藏哪儿?

部分“豪放派”会直接塞进馒头里、缝到衣服的夹层里,稍微精致一点的,则会藏进蜡烛里,再从外部封平,无论外观或者重量都与普通无异。

如果你还有点“匠人”的精神和手艺就再好不过了,内衬秋衣、大米都能成为你的创作载体。

而为了打击作弊,朝廷也费尽心机,入考场前有专门的官员负责检查,帽、衣、衫、鞋,只许单层;砚台、笔管、蜡烛、糕点都有相应的规定,甚至还会利用迷信心理,在后半夜“装神弄鬼”,吓唬作弊的考生。

尽管如此,科举作弊之风依然不绝。科举制度最终于 1905 年被废弃,但古人的作弊行为却被“承袭”了下来。

02

电子设备,给你插上不挂科的翅膀?

“大清亡了”之后的百年里,随着科技发展,人们身边的日用品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作弊工具与时俱进,但核心奥义依旧逃不出古人的“智慧”。

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展示了很多我们学生时代的作弊手法,比如把二维码当做传递信息的隐形利器。

此外,文具本身也大有文章可做,直接把屏幕藏进橡皮里,看似漫不经心地捏捏橡皮,其实已经完成了开机、翻页、接收场外答案等各种骚操作。

2010 年左右,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兴起,作弊工具的丰富性终于迎来了质的飞跃,眼镜、手表这些不起眼的物件,成为了作弊者的最佳改造选择。

24Kupi 就是这样一家公司,简介中明确写着“帮助学生更轻松地通过考试”。一块普通的电子表,搭配一副更普通的眼镜,就能打开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这套产品甚至还登上过indiegogo 的众筹,把灰色产业做成了名正言顺的生意。

这套设备应付个期末考试还可以,但在禁止带手表入场的大型考试里,又该怎么办呢?

早在 2006 年《中国亲年报》就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每次四六级考试结束后,医院耳鼻喉科就会接收了一批“怪病”患者,一些考生把隐形耳机掉进了耳道里,只能求助于专业医生。

十几年过去了,“米粒”耳机的工艺愈发成熟,其大小无限接近于“隐形”,如果不小心掉在地上,恐怕都很难找得到。而使用后,则需要用磁铁将其从耳道中吸出。

不过由于存在健康风险,近些年米粒耳机开始被一种叫做口腔骨传导的耳机所取代,只要用牙齿咬住,就能“听”到答案。

耳机只是这套设备的一部分,要接受信号,天线也必不可少,像天线宝宝一样在头上顶一个接收器显然是太蠢了点。反之,把天线做成一个柔软的项圈,贴合在胸部就高级了很多,再用衣服遮盖住,丝毫不会露出任何痕迹。

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种米粒耳机虽然能从外观上隐形,但只要一台金属探测仪就会原形毕露,即使混过了第一关,也能被隐形耳机探测仪精准定位。

03

AI:你作弊,我答应了吗?

去年 4 月的一场全国业余围棋比赛中,一位不知名的棋手杀出重围,挑落众多高手,但他的小怪癖却引起了大家的质疑。

随后的调查发现,这位棋手通过插在上衣口袋中的手机实时传输现场赛况,再利用围棋 AI 软件 LeelaZero 作弊,被蒙在鼓里的对手们输给的,其实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确实会成为“作恶”的帮凶,但当我们把焦点集中在单纯的学术考试中,会发现,AI 在反作弊上发挥的积极作用要多得多。

去年 9 月在香港举行的 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中,AI 承担起了监考老师的职责。

通过海量的考场视频学习,这个模型可以对考生的动作进行分析,当考生出现异常行为后,实时跟踪,对违纪行为进行提示和警告,如果胆敢做出大幅度动作、偷偷拿出手机,系统会直接将你 K.O. 出考场。

科大讯飞也有一套类似的系统,除了抓取作弊行为,它还能比对考生答题的文本。想抄旁边学霸的答卷?不可能的,若同考场答卷中出现雷同现象,系统会提示老师回去比对监控录像。

那如果我抄完再做些调整修改呢?或者,我直接找枪手来代考呢?抱歉,这条考试捷径也已经被 AI 堵得死死的。

抛开考场门口的指纹、人脸识别,你答题的语言风格已经出卖了你。

近日,一支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团队开发出了一款“反枪手” AI 模型。根据 13 万书面作业的分析,这个 AI 能以 90% 的准确率检测出,你的答案是自己写的,还是“枪手”写的。

其中的对比维度包含了语法错误,句子长度及其结构,常用短语等模式等等,系统会将试卷与此前的作业进行比较,如果习惯用被动句的你,突然爱上了主动句,AI 就要对你起疑心了。

在《天才枪手》中,作弊被描绘为一种对制度的反叛,但相信我,在现实中,这种用投机手段换取捷径的做法,并不会有任何英雄主义光环,却只会引发更大层面的不公正。

当然,能看到这篇推送的旁友们一定早过了高考的年纪,但谁说人生之中,只有考场上能“作弊”呢?

标签组:[高考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2069.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