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900万学子今迎“史上最严”高考 各部门严防作弊

发表于话题:高考历史上最大作弊案
发布时间:2021-06-15

6月6日,上海华东模范中学考点内,全方位视角摄像探头可监控整个考场。

  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核心提示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将于6月7、8日举行。作为900余万考生的人生大考,今年的高考与往年相比有什么变化?各地将为考生提供哪些服务和保障?请看记者报道。

  6日下午,在北京宏志中学,考生小赵正在寻找自己的考场和座位。校外的道路临时设置了停车场地,交警和交通协管员再次检查引导标志和交通锥筒,为第二天高考的交通保障作最后准备。

  针对今年高考,教育部近日发出通知,强调依法治招、从严治考。今年首次修改了8年前公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一步细化考试作弊的认定规则,加大惩戒力度。

  防止作弊,高考规定“史上最严”

  据介绍,针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高科技作弊,教育部今年新发布实施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涉及30处修改。根据新《办法》,只要考生将手机带入考场,无论开机与否,都将视为作弊。新《办法》还首次将“加分资格作假”认定为作弊行为,同时加大对作弊的惩罚力度,从原来的“取消当次考试成绩”改为“停考1至3年”。

  在此基础上,各地纷纷出台更为严格的高考纪律:广东今年首次明确,禁止考生随身携带不透明水杯和笔袋;江苏则规定考生不能带手表和金属物品进入考场;上海将高考试卷的交接、分发全过程进行360度无死角监控,相关录像每隔6小时回放一次;湖北只准考生带身份证和准考证进入考场,其余文具统一配发,被考生戏称为“裸考”。

  “高考公平的基础是分数的真实,杜绝舞弊是公平录取的保障。”上海交大招生办主任陶正苏表示。

  高考严规也让一些考生感到“有些别扭”。“今年高考不让带手表让人有些不习惯。”南京考生丁顺强说:“不过这是对所有考生都‘一视同仁’的,我也会认真遵守。”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刘玉祥表示:“我们更强调考生的主观诚信,通过签署承诺书,让每一个考生了解考试规则,防止考生无意识的违规行为发生。”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教高三语文的杨老师认为,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还未健全的现实情况下,学校、家长应引导考生正确看待高考规定,疏导紧张情绪,让考生放松心态,以积极的姿态走进考场。

  打击舞弊,94%考场安装摄像头

  今年高考之前,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集中打击整治涉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窃取贩卖考试试题和答案、制贩考试作弊器材等违法犯罪活动,净化涉考网络,整治考点周边环境。截至目前,已摧毁涉考犯罪团伙100余个,抓获涉案人员1500余人,排查生产经营通讯电子产品单位2万余家,收缴作弊器材6万余件。

  面对高科技作弊的严峻挑战,今年高考还将全面启用配备视频监控和防作弊系统的标准化考场。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今年全国高考共设立7300个考点,31万个考场,其中94%的考场安装了摄像头,并进行考试全过程、无死角监控录像。

  在山西、江苏等地,高考全部在标准化考点内进行。目前,江苏省普通高考294个考点、1.6万多个考场的视频监控系统、网上巡查系统、作弊防控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等均已建成和验收。在山西,网上监控巡查系统已覆盖所有考场,启用安检、身份识别、屏蔽等技术措施,重点打击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作弊、替考和群体性舞弊等违规行为。

  人性化服务,让考生在良好氛围中发挥水平

  “史上最严”的高考规定,主要指向作弊行为。对于广大考生,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人性化办法,让考生能够在良好氛围中发挥出应有水平。

  在北京,接送考生车辆不受限行限制,考生约出租车确保100%成功;在江苏,多部门协同加强考场周围的交通疏导和噪音控制;在成都,近千辆警用摩托贴上“畅通高考服务车”的标识,面向全市8万名考生提供应急交通保障服务;在太原,主要干道以及考点附近设立34个救助考生应急服务站,交警部门要求全体交警高考期间提前一小时到岗,加大考点区域易堵路口路段的警力部署;南昌交警部门还开通了高考交通出行求助热线,城区民警随时为考生提供服务……

  在北京,高考期间正值上合峰会,道路交通管制频繁,北京警方还出动警用直升机执行对市区重点路段和主要路线巡逻监控飞行任务。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的王国防警官告诉记者,市局要求,高考期间执行每个考点至少4名民警、一辆巡逻车的警力配置标准。6日下午,各考点的负责民警和协管人员同考生一样提前来“踩点”。

  为保证标准化考场的电力供应,高考期间,江苏省电力公司安排全省各市万名用电检查人员和抢修人员、70余辆应急发电车现场待命,保障47.4万考生用电无忧。

  科学选才,公平公正不只在考试环节

  最严格是为了最公正,教育专家认为,一方面,杜绝高考作弊,仅凭严格考风考纪远远不够,还应加大对考务人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防堵漏洞;另一方面,高考包括报名、考试、招生、录取等多个环节,监管严规应覆盖考场内外,延伸到高考的每一个环节。

  “严防严惩作弊行为只是阳光高考的第一步。”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张红霞教授说,针对当前高招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高校不能“视若无睹”,必须进一步加强监管,主动从严查处相关违法违规问题。同时,高考招生过程应更加公开透明,严防权钱交易损害高考公平环境。

  “高考改革既要压缩暗箱操作空间,也要促进科学选才,让有学习潜力有特长的考生脱颖而出。”上海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认为,在当前的高考招生录取政策框架内,学校严格按照分数“一把尺”衡量考生,难以充分选拔出符合学校人才培养需求的人才。在加强监管基础上,应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逐渐实现科学、多元选才。

  为促进录取公平,教育部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面向贫困地区启动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安排“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17万名,比去年增加2万名。各省区市还制订和发布了高考加分清理调整方案。对于保送生、特招生等,还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集中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综合本报记者余荣华、王伟健、吴齐强、冀业、赵婀娜、张洋、张烁、张文及新华社相关报道)

标签组:[升学考试] [高考] [史上最严高考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2183.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