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是什么阻碍我们活在当下?如何才能活在当下

发表于话题:如何活在当下
发布时间:2021-06-16

原标题:是什么阻碍我们活在当下?如何才能活在当下

执笔/扫地僧

读完这4句话:

1、常人每天会产生大约60000个念头,修行者将这种念头称之为妄念,每个妄念都在消耗你的心力。

2、工作和思考消耗的心力很少,肆无忌惮地消耗心力的正是那些无穷无尽的妄念。

3、一切修行皆修心,一切修心皆降服妄念,一切妄念都在过去或在未,一切过去和未来都是幻象。

4、谁能降服妄念驻心当下,谁就能觉悟,谁就能保存心力并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

我们的这颗心要么沉浸在过往的永无休止的回忆里,要么放羁与漫无边际的未来,就是回不到当下。当下在哪里?其实不存在严格的当下。我们所认为的当下要么已成过去,要么还在未来。好比儒家所说的中庸,不存在绝对的中庸,中庸是人为的概念,当下也是一个人为的概念,没有绝对的当下。

我们回忆过去

我们陷落在过去犯下的愚蠢的不可饶恕的错误里,这个错一遍又一遍的让你愧疚自责。这种愧疚与自责会像"卡住的磁带"一样被重复,被放大,直到把你的心智打趴下、踩上几脚、埋进土里、压上石板、再堆上土、以至于沉沦、向下沉沦到深不见底的深渊里去。

错误会随着深度的自责消失不见吗?不会。怎么办呢?你需要找个恰当的时机和这个错误来一次握手言和。若你的犯错对象是一个活人,你就去找他,现在就去。找他认错,道歉,解释。别觉得认错有多丢脸,死不认错才丢脸。星云大师说,不认错本来就是个错。别觉得解释无用,人生是由一系列的误解堆砌而成的,所以需要解释。对方能否原谅是他的事,你的行动是让那个"卡住的磁带"停下了。

当然,若你的错是针对自己或死人的错,处理办法最简单,你只需要找到一片空地,对着天空大喊——去你妈的。喊到你释怀为之。

人除了回忆过往的那点烂事,往往还会沉浸在过往的一些小美好里无法自拔。一段心动的爱情,一次难忘的旅行,一个流光溢彩的人,一点小成就,一顿每餐,一瓶好酒,一件打碎了精美瓷器,一张烧成灰的画,一场消融的无踪无影的雪,一朵早已凋谢的花,一片流走的云,都能把我们拖入回忆的深渊。

正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有言: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我们放羁未来

有个人刚谈了一个女朋友,就立刻想——未来有没有可能和这个女人结婚——结婚会要多少钱彩礼——婚房卖多少平比较合适——房子选在那个区域好——房子朝向选哪种——装修成中式风格还是装成欧式风格还是新中式——结婚的时候婚礼在老家举办还是城里举办——都请谁——找那个档次的酒店——头车用奔驰还是玛莎拉蒂——伴娘找谁——伴郎找谁——婚礼用什么牌子的酒——抽那个档次的烟——结了婚这女人能不能怀上娃——如果怀不上找中医看还是找西医看——怀上以后要不要辞职——辞职的话两个人都辞还是一个人辞——老板会不会不让辞职——辞职的话工资能不能稳妥发下来——怀孕以后谁来伺候月子——女方父母来还是自己父母伺候——壬辰反应会不会很厉害——要不要提前预定点土鸡蛋啥的——怀上娃会生男孩还是女孩——生的孩子聪明还是笨——会不会体弱多病——双眼皮还是单眼皮——将来出了牙齿会整整齐齐的还是参差不齐——要是参差不齐要不要给上牙套矫正——孩子以后是个大个子还是矮个子——会不会早恋——叛逆期会不会离家出走——会不会受坏孩子的教唆变成那种问题少年——会不会染上吸烟酗酒打架的恶习——能不能考上个好大学——让孩子学理科还是学文科——学英语还是学俄语——学钢琴还是学小提琴——要不要把娃送国外去留学——留学的时候没人监督会不会放任自流——孩子会带个歪国女朋友或女朋友回来么——外国人会喜欢中国吗——吃得惯家里的饭菜吗——语言不通该如何沟通——生的孩子是混血儿会不会很漂亮——混血儿上中国户口还是上歪国户口——我们老两口有资格带孙子么——去国外带还是在国内还是两头跑……刚想到这里,这人的手机响了,收到一条短讯,点开一开正是女孩发来的:通过这段时间的交往,我觉得我两不合适,抱歉!这人编写了一长串话点发送时才发现自己已近被删除了。

佛教把人心比作猴子,你看那猴子,总是上蹿下跳,攀援个不停。这就是我们的心,这个猴子一旦抓住一个点,就开始毫无节制的攀援。一会儿攀援的过去,一会儿攀援到未来,但永远不会安静地停留在当下。

我们所有的痛苦、恐惧、焦虑、惆怅、担忧,我们所有的烦恼都源于我们总是活在幻想里。过去是幻想,未来也是幻想,唯一的实相是当下。谁能回归当下,谁就在如实地和自己相处,谁能和自己如实地相处,谁就能获得幸福。

如何回到当下

如何从过去和未来的幻想里走出来回归当下,这是世界级的大难题。

我和9个月大的孩子相处三五日,从孩子那里我得到一个开示:9个月大孩子到了万物皆可撕,万物皆可啃的阶段。她只要抓住一个东西,第一步是撕,撕不开就用第二步啃。你想将她手中的东西拿走,那自然是免谈,不过你要是用一个苹果交换她手里的一截电池,她是乐意的。

我们心中的那只猴子和九个月大的孩子很相似,你想把那只猴子从过去或未来强拉回来,那自然也是免谈。

现在请你闭上眼睛:请你不要想一头白色的大象,请你不要想一头白色的大象,请你不要想一头白色的大象…..无论你如何努力,你还是不由自主的在想那头白色的大象。

现在请你再次闭上眼睛:请你不要想那头白色的大象,在大象的身后有一棵高大的苹果树,树上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又红又大的苹果,又红又大的苹果。

发现了没有,就像从9个月大的孩子手里用苹果置换一截电池一样,我用"又红又大的苹果"成功置换了你大脑中的"白色大象"。

世界上所有的修行方法都是采用了"置换"的原理,用置换的办法把那颗攀援到遥远的远处的散乱的心召唤回来。反过来说,你要把你的心从远处召唤回当下,你就要给你的心一个理由。

中国人让心回到当下的办法叫禅定。

西方人让心回到当下的办法叫冥想。

入禅定的法门有很多种,入冥想的法门也有很多种。这里只粗浅地介绍一下"数息"和"临在"。

数息

一呼一吸叫一息。数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计算其次数。数息的目的在于去除妄想,数息等于是把你的叫回来让它数数。(以下是南怀瑾先生所讲述的数息方法,有精简。)

1、由1数至10,再由10倒数至1,如此反复,做到呼吸时只有数字没有其他杂念。

2、由1、2、3……按次计数下去,数到最后,这中间并没有杂念妄想,数字没有差错,心念配合呼吸也就是初步的成功。如果在数息中同,岔入其他妄想,就须再来从头数起。

3、数息分两种即数入与数出。数入就是按呼吸之吸时计数。数出就是呼吸之呼时计数。体弱者宜修数入息。血气旺盛者宜修数出息。

4、数息只是禅定的起步,数息、随息、止息、观息、还息、净息历经此六阶段方能进入真正的禅定境界,真正的禅定,须达到庄子所谓"坐忘"。后面四步都是极其难的。随息就是不用再数呼吸的次数了,呼吸本来就一直存在,你也从来没数过,数息只是为了把散乱的心拉回来,现在心回来了,就不要再数了。

5、如有妄想则重新计数。不要和妄念计较,妄念来了,重新计数则可。心放羁的太久了,一下子就想收回来,哪里有那么容易。

7、数息过程中,若有不适,此个阶段可停止数息一些时日。

临在

临在,就是内观自性的临在,就是观自在。临在指的是有觉察力地安住于当下,活在当下,活在每一刻中。也是指人的意识与眼前的物之间发生的相互渗透的高级感受模式。数息是把散漫的心牵引到呼吸上来;临在是把散漫的心牵引到眼巴前的物上来。

举个例子:一直猫在地板上玩耍一枚鸡毛毽子的状态就是一种临在的状态。你站在远处悄然观察那只猫,它此刻全部意识都集中在那只鸡毛毽子上。它听不见穿过玻璃来到耳边的洒水车的鸣笛声,它不会想昨天吃的什么,它也不想晚上吃什么,虽然它有点饿,它也意识不到傍边电视剧的存在。此刻,只有它和鸡毛毽子,这只猫就和鸡毛毽子临在了。

再举个例子:你给孩子一张最普通的白纸,孩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撕那张纸,他在专注的探索这张纸的神奇,你要是不去打扰他,他能在那里撕一个多小时。他可能会把一部分撕碎的纸屑放进嘴里嚼碎了咽下去。也会把撕碎的纸屑抓起来扬在空中。此刻,孩子和那张纸临在了。

再举个例子:一头牛卧在小溪边,半眯着眼睛,安静的反刍。牛完全不理会溪水里的鸭子,也不在乎头顶的云朵,更不用想去年恋爱过的那头小母牛现在过得怎么样。此刻,这头牛和自己临在了。

我们看一只猫的眼睛,那么清澈,你立刻就被它的眼眸吸引了。我们看一匹马的眼睛,那么单纯,马似乎想和你说点什么,你很快就他的单纯吸引了。其实就在你被猫或马的眼睛吸引的那一瞬间,你已经和那只猫那匹马临在。临在的那一刻,你什么也没想,你彻底回归到了你的眼睛和猫的马的眼睛碰触的当下,只是时间非常短暂。

你可以和一杯茶临在,你感受着茶杯的温热,闻见茶水的清香,你押了一口,茶汤来到嘴里,顺着喉咙缓缓下流到胃里,胃壁感受到了茶汤的温热。这个过程你就和一杯茶临在了。

你可以和窗台上的一盆花临在,你只是看着花,安静的看着,花也看着你。你和花之间是彼此静穆的,没有语言上的沟通,但彼此都感受到了彼此的存在。

临在就是把你的意念、感受全部集中灌注在一个实际存在的器物或人或自己上面。用这个真实的存在把你散乱于远处的心召唤回来。

数息与临在,以及其他的修持法门,其基本原理都是给心找到一块栖息之地。

幸福的本源,就是给心找一块栖息地。

心有了栖息地,你就抓住了当下。

抓住了当下,你就拥有了力量。

当下是一种力量,带我们回到未来的力量。

标签组:[活在当下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2237.html

相关阅读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

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场看似矛盾的权力交接,实则是刘邦在政治棋...

2025-10-29

情深难敌权谋:刘邦不立戚夫人为皇后的深层逻辑

汉高祖刘邦晚年,戚夫人因得宠而萌生取代吕后之位的野心,甚至多次吹枕边风要求改立太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自诩的帝王,最终在权力天平上选择了结发妻子吕雉。这场后宫争斗的结局,实则是政治智慧与人性弱点的激...

2025-10-29

权谋棋局中的生死盟约 司马昭与贾充的共生关系解析

公元260年洛阳街头,十九岁的魏帝曹髦率亲卫直扑司马昭府邸,却在南阙门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戈刺穿胸膛。这场震动朝野的弑君案背后,真正的主谋贾充不仅未受惩处,反被司马昭加封安阳侯。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决策,实...

2025-10-29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

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宋中后期政治格局的关键塑造者,而宋哲宗对...

2025-10-29

成化风云:明宪宗朱见深的功过与西厂之谜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幼年历经皇位更迭的动荡,成年后既展现出治国理政的才能,又因设立西厂等举措引发争议。 一、朱见深的早年经历与性格塑造...

2025-10-29

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的仁政与中兴之路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孝宗朱祐樘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卓越的治国才能,开创了“弘治中兴”的辉煌局面。这位自幼历经坎坷的皇帝,以宽厚仁慈、勤政爱民的形象,赢得了后世史家的广泛赞誉,被比作汉文帝、宋...

2025-10-29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远迈汉唐”的赞誉,将朱棣的功绩推向了与...

2025-10-29

明史视角下的明仁宗朱高炽:仁政为基,德化盛世

在明朝十六帝的谱系中,明仁宗朱高炽以仅十个月的在位时间,却赢得了《明史》“与文、景比隆”的极高赞誉。这位被后世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其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在《明史·仁宗本纪》中得到了立体呈现。 一、...

2025-10-29

宣德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如何铸就仁宣盛世

明宣宗朱瞻基(1398/1399-1435)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仅十年却开创了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被后世誉为明代最鼎盛的阶段之...

2025-10-29

朱祁镇:从昏君标签下走出的“仁德之举”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常因“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被贴上昏君的标签。前者让明朝险些提前覆灭,后者导致忠臣于谦含冤而死。然而,若抛开这些重大失误,深入探究他的生平,会发现他在废除殉葬制度之...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