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蒋方舟 我终于是普通人了(组图)-搜狐滚动

发表于话题:蒋方舟公知文章
发布时间:2021-06-21

  蒋方舟,20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毕业后成为《新周刊》最年轻的副主编。9岁开始写作,现已出版10部作品,这本新书距上本书的出版已有5年。取名《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或许是在向智利诗人聂鲁达的《我曾历经沧桑》致敬。在书中,不仅记录下她对于成长与写作的反思,也记录下这几年来她遇到的人物群像。

  我不曾历经沧桑

  记者:时隔5年再出新书,现在的你心情是怎样的?

  蒋方舟:我已经有5年的时间没有出书了,我紧张到什么程度?我过一段时间就会在豆瓣的阅读上看自己新书的评价,特别想给自己打五颗星,但是我也没有豆瓣的账号,也登录不上,每天非常焦急。

  在我出发的时候我看到豆瓣上有一个人的评价,他是这样说的,他说这本书的简历里写着9岁出书,23岁成为《新周刊》副主编,她简历上这样写,那你9岁出书,9岁是天才,15岁是才女,25岁就是普通人了。其实说实话看到这个评价的时候我心里松了一口气,有一点如释重负的感觉。对于我来说,用我在这本书里曾经说过的话,我觉得所有天才儿童都是对于成人世界的一场献媚,我一直要逃避的事情就是这个。所以当他说25岁就是普通人了的时候,其实内心深处还是松了一口气的。

  记者:你这本书叫《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那你觉得沧桑是什么?

  蒋方舟:昨天还有人问我说你觉得沧桑是什么,我当时给了一个特别文艺的答案,当时张爱玲《小团圆》扉页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完全幻灭了之后还有点什么东西在”,我觉得那是真正的沧桑,对于我来说,我历经的真的只是经历而已,你说新闻事件也好,或者人生经历也好,可能真的只是这些人生经历,它甚至不能算是成长的过程,更不能说是一个沧桑,所以我觉得自己是不曾历经沧桑的。

  记者:封面上有一句话,“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蒋方舟: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其实你反抗不了任何东西,你不能阻挡时代和周围人的变化。这里面我还记录了他人的青春,包括记录竞选人大代表的学生,包括在南方有一个新教育的试验田,我也去采访了第一批参加这个大学的同学,我还写过我高中的师兄,他大学在北大数学系,拒绝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去出家。其实我想试图通过他们找到一个,不能说是答案,但是他们都作出了选择,我想知道这些选择是对的还是错的,或者说到底是为什么。

  再也不想当意见领袖了

  记者:这5年来你觉得你有哪些变化?

  蒋方舟:其实大学几年时间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这本书的前言里面也有写过,刚刚开始上微博或者看很多社会事件的时候,每天都很愤怒,觉得自己很想当一个意见领袖,每天就要杜鹃泣血状,但是杜鹃泣血是很累的事,而且很快意识到从小看到文学的审美告诉你,你这样其实是不美的。所以那时候发现自己原来不能做一个公知,或者不喜欢意见领袖的角色。包括现在很多媒体问我的新闻理想是什么,我说就把这期刊物做好,没有什么大的新闻理想。如果说这几年在文化圈子里到处出台或者跟人交往也好,其实得到的最简单的结论,同时也是最粗暴的,可能就是他人即地狱这句话,这可能是这几年大学生活得到的一个总结。

  记者:你在书里说要“审判童年”,为什么是“审判”这个意味很沉重的词?

  蒋方舟:我记得自己在做审判童年的时候做了一个小的沙龙,讲到一半的时候有一位妇女同志愤怒地站起身来,她说你怎么能这样说呢,怎么能把童年说成这样呢,把父亲和母亲说成这样呢,童年多么无私无邪啊。所以我在想是谁在说谎,是我还是这位妇女同志?到底是谁对童年做了虚构?所以我想可能是文艺这件事害了文艺工作者,他喜欢把一个已经顺理成章的,或者是已经铁板钉钉的、法定你必须快乐的这些事,把它给拧巴了,确实文艺工作者比较惨。

  主编生活没那么浪漫

  记者:你现在是《新周刊》的副主编,觉得这一年来的媒体工作怎么样?

  蒋方舟:我说一下我的时间分配吧,因为这样比较一目了然。在《新周刊》的工作,每周开两次会,其他的时间就是写稿、采访,改新的记者的稿,然后提专题,这些占到整个精力的30%,其他70%的精力都在做自己的事。我觉得自己并不是特别好的媒体人,比如说大家都在说媒体转型,有很多记者说你觉得《新周刊》媒体应该怎么转型才能不被时代淘汰,我说被时代淘汰也挺好的,作为媒体被时代淘汰了,还有很多读者他们也追不上时代,也慢慢腾腾的在后面溜达,你们自己组一个局不是很好吗。可能我的很多思路还是文艺青年的思路,并不是合格的媒体人。所以现在在杂志社的工作也是对版面和文章以及专题文字负责,对于新闻业的未来或者媒体转型、自媒体到底是什么、新闻该何去何从,这些东西可能自己并不是特别的擅长想,我也就不想了。

  做媒体的工作发现不如想象中那么浪漫或者有创意,或者跟原来生活有区别,其实我特别理解这一点,比如大家说你是杂志社副主编,看到你微博头像或者看到你的照片都是职场成功一对一法则,但其实你每天面对的还是大量琐碎的事情,大量琐碎的很屈辱性的给某位老师打电话说对不起能不能采访你,5分钟就好,就在你家楼下了。每天要做很多这种很琐碎的事情,包括之前采访姚明的时候,做了很多功课,心中各种激情澎湃,去采访的时候,30分钟访谈只给10分钟,而且不断的被打断,很失败的采访,到结束的时候我说我很喜欢你,能拥抱一下你吗,他说这个没有要求啊,你采访提纲里没要求,还是算了,你当时就能感觉到自己的眼泪在眼眶里凝结的瞬间。我其实想说的是,理想不如想象中那么好,不如想象中那么纯洁,那么一尘不染,我觉得这是必然的。

  记者:如果让你再选择一次童年,你还会选择那么早开始写作吗?

  蒋方舟:如果重新选择的话,我还是会这样选择。因为我始终觉得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多多少少还是注定的吧。我原来看霍桑的书,他也提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体系当中,如果你偏离一点就会非常痛苦。所以我始终觉得,也许每个人的命运,可能你没有太多机会去选择和反悔,或者重来一次,或者中途变道,大多数都是注定的。所以你说要不要再选一次,要。但是我唯一担心的一点,因为这是我唯一所熟知的成长道路,就是少年成名,跟大家区别很大。所以我很怕自己生一个孩子让自己按照唯一所知的道路去培养他,我们一家就像俄罗斯套娃那样繁衍下去,这是我最担心的一件事。

  本报记者/刘春甫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标签组:[蒋方舟] [搜狐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3292.html

相关阅读

怀孕期间阴道出现褐色分泌物,要尽快就医

阴道分泌物,一般指「白带」,正常呈白色或透明。在孕期出现褐色分泌物,一般是由阴道出血、宫腔胚胎异常或是胎盘异常出血等引起,由于分泌物在阴道停留时间长、排出较晚,就会变成褐色。妊娠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妊...

2025-10-31

胎梦暗示生女孩?专家拆解梦见小鸟、白色羽毛、晨露含义

自古以来,胎梦就被视为预测胎儿性别和未来发展的重要线索。许多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会做各种奇特的梦,其中 梦见小鸟、白色羽毛和晨露 等意象尤为常见,且常被民间解读为可能预示生女孩的征兆。这些梦境究竟蕴含着怎...

2025-10-31

生女孩胎梦大全:梦见花卉、水果、水的预兆与解析!

从古至今,胎梦一直被准父母们视为预测宝宝性别与未来发展的重要线索。本文将深入解析梦见 花卉、水果、水 等常见意象与生女孩之间的神秘联系,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胎梦指南。一、胎梦文化背景与科学认知胎梦,即...

2025-10-31

生女孩胎梦TOP10:月亮、雪花、紫藤花等吉祥梦境盘点

关于生女孩的胎梦,传统解读中往往与 柔和、纯净、优雅的意象 相关联。月亮代表阴柔之美,花朵象征生命的绽放,水元素寓意温柔如水,这些都在文化符号学中与女性特质紧密相连。而现代心理学则认为,这些梦境可能反...

2025-10-31

胎梦里的温柔暗示:梦见月亮、珍珠、蝴蝶大概率生女儿?

在东亚传统文化中,胎梦一直被视为预测胎儿性别和未来命运的重要征兆。当准妈妈们梦见 皎洁的月亮、晶莹的珍珠或翩翩的蝴蝶时,常常会听到"这可能是怀女孩的征兆"的说法。这些美丽而温柔的梦境意象,为何会与女孩...

2025-10-31

生女孩胎梦科学吗?心理学+民间说法双角度解析梦见蝴蝶

在备孕和怀孕期间,许多准父母都会经历各种奇妙的梦境,其中 "梦见蝴蝶" 常被认为与生女孩有关。这种关联不仅存在于中国民间传统中,在世界各地的文化里也有着丰富的解读。本文将从 心理学科学视角 和 民间传...

2025-10-31

生女孩胎梦VS生男孩胎梦:5大关键区别,你梦对了吗?

自古以来,胎梦就被视为预测胎儿性别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征兆。许多准父母在怀孕期间都会经历各种生动奇特的梦境,这些梦境往往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在传统文化中, 生女孩和生男孩的胎梦有着显著的区别 ,从梦境内容到...

2025-10-31

社区医生:怀孕别养猫了,二手烟反倒没事!孕妇无语了

河南有一个孕妈妈怀孕五周去社区医院做阴道B超,确定自己有没有怀孕。当时夫妻俩想到怀孕了都非常关注,所以两夫妻都去医院了。而这个孕妈妈的老公有吸烟的习惯,她就希望能跟医生说一下,让老公戒烟,而且她家里面...

2025-10-31

男人抽烟对家庭伤害多大?老婆流产,女儿肺癌,儿子身高少10厘米

虽然每一包香烟上面都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但是抽烟的人感受到的是烟可以带给他快乐。比如饭后抽一根烟就感觉自己像是神仙一样;比如说在困的时候抽一根烟能够解乏;比如说在无聊的时候抽...

2025-10-31

宝宝摔下床后,别急着立刻扶起来,了解"黄金十秒"很重要

广东中山一位宝妈面对孩子头朝下摔下床后的做法在短视频平台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称赞。一是她没有慌乱;二是处理方法十分科学,连不少专家都留言夸赞“妈妈的做法让孩子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