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姜子牙坐骑四不像 现实生活中其实是有的【图】_奇闻异事

发表于话题:世界真实的奇闻异事
发布时间:2021-05-09

奇闻异事芝麻世界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姜子牙坐骑四不像 现实生活中其实是有的【图】”的详细内容,方便您了解!

姜子牙是封神榜里面重要的人物之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故事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其实姜子牙还有一个东西也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他的坐骑四不像,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因而得名四不像,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类似姜子牙坐骑的动物存在的,来听听小编的介绍。

姜子牙的四不像

《封神榜》里的武王伐纣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他能成功可以说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太公姜子牙。姜子牙统帅三军大破商军,为周朝的建立了汗马功劳。而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春秋战国以前,战车是军队常用的代步与交战工具。而作为三军统帅姜子牙在战场上也应该乘坐的是战车。但是,在传说中,他的坐骑却是“四不像”。

四不像的现实原型

麋鹿原产于中国,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3000多年前的周朝,麋鹿就被捕进皇家猎苑,人工驯养。汉朝末年,因栖息地的丧失与捕猎的增加,麋鹿近乎绝种。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麋鹿在中国消失。

雄性小鹿在两岁时长角分叉,6岁叉角才发育完全。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代带有响亮的磕碰声。

尾特别长,有绒毛,呈灰黑色,腹面为黄白色,末端为黑褐色。夏季体毛为赤锈色,颈背上有一条黑色的纵纹,腹部和臀部为棕白色。9月以后体毛被较长而厚的灰色冬毛所取代。

史书记载的四不像

麋鹿长相特殊古书也有记载:清·西清 《黑龙江外纪》卷八:四不像,亦鹿类。俄伦春役之如牛马,有事哨之则来,舐以盐则去,部人赖之,不杀也。国语谓之“俄伦布呼”,而《异域录》称之为角鹿。尝见《清文汇书》云:四不像,牝、牡皆有角。则称角鹿不为无本。土人饲以石花,即苔也。

据科学家从出土的化石考证,“四不像”麋鹿曾经普遍散布于我国的华北和中原的沼泽低洼地域,而到了明清时期,开端从野外绝灭而成为一种园林动物,最后一群“四不像”被保存在北京城南6里之外的“南海子”皇家猎苑中,到了清朝末年仅剩120只。

麋鹿为什么长得像四不像

大多数鹿类动物,比如马鹿、狍子都栖息在山林之中,而麋鹿是一种典型的湿地鹿类,潮湿、泥泞、蚊虫滋生的沼泽才是它们的生存家园。正因如此,麋鹿的许多生存需求与其他鹿类有所不同。

对于麋鹿而言,饮水和采食水草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捕食者的攻击。它们将嘴巴探入水面以下,眼睛还要留意周围潜藏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具备一张似马非马的“大长脸”能够有效提高安全系数。麋鹿的脸又长又瘦,眼睛和嘴巴相距很远,即便口鼻已浸入水中,眼睛依旧能观察岸上的风吹草动。

在湖泊、河流的岸边,常长有芦苇之类茂密的水生植物,形成了麋鹿的天然隐蔽所。麋鹿的鹿角形态独特,穿行在芦苇丛中也不容易被勾住、缠住,这使麋鹿能够自在地躲藏和活动。麋角的形态有何特殊?大多数鹿类的角,其主干上的枝杈都伸向前方,而麋鹿的角,其主干上的枝杈都伸向后方。麋鹿虽有鹿角,其形态却和其他鹿类大相径庭。

行走在松软的沼泽地上,畅游在湖泊和河流之中,如果麋鹿拥有四只像马蹄一样紧凑、密实的蹄子很可能会“泥足深陷”。所幸,麋鹿的脚掌宽大如牛,四个脚趾之间叉开很大,增加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它们在泥泞的滩涂上也能行走自如。麋鹿的前两个脚趾之间还长有一层肉膜,作用类似于鸭子的脚蹼,能够加快其游泳的速度。

湿地潮湿的环境是蚊蝇滋生的理想温床。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如果没有驱赶蚊虫的有效手段,很可能会染上传染病,造成伤口感染,甚至导致死亡。麋鹿拥有一条像驴尾一般修长的尾巴,算上尾巴末端的一撮尾毛,全长可达70厘米,是已知的鹿类动物中最长的尾巴。这条长尾巴灵活有力,挥动频繁,是麋鹿驱赶蚊蝇的重要工具。

说道这里,我们已经不难看出,麋鹿几种“似是而非”的体貌特征能够很好地适应湿地的自然环境,对麋鹿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多奇闻异事请关注(芝麻世界www.zmbug.com)

打赏微海报分享

标签组:[姜子牙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4089.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