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解密岫岩山山山出玉的真相_奇闻异事

发表于话题:世界真实的奇闻异事
发布时间:2021-05-09

   奇闻异事芝麻世界小编今天带你了解“岫岩山山山出玉的真相”:

  岫岩玉石王可以说是中国玉石的宝中之宝,也是鞍山岫岩县的镇山之宝。这块玉石王在搬运过程中,竟然出现了人们难以预料的,也是岫岩县历史上十分罕见的天气突变的自然状况:当年7月雨季刚过,秋高气爽,本应是晴朗干燥的天气,但是却恰恰相反,连续出现了数十天的秋雨绵绵,阴晴不定。按照预定的运输方案,负责运输这块国宝玉石王的一线工作人员上山就遇上下雨,下山就停,好像老天爷专门和运输这块玉石王的工作人员作对是的。山高、水深、水涨、天阴、路滑,给整个搬运工作带来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

  辽宁鞍山,出了一尊玉佛,由重二十六吨多的一块整玉石雕成的。它的正面是一尊高五点六米的庄严肃穆的结跏趺坐的顶天立地释迦牟尼佛;背面是以渡海观音独占鳌头为主体的世界最大玉图画;右侧刻有赵朴初题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真迹;左侧雕刻了已故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遗墨藏文《赞美词》。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达到了近乎完美,观者无不赞叹、惊叹。因为这尊佛,又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玉佛庙。好大的一座庙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处旅游景观、朝拜圣地。

  

 

  河磨玉

  这“玉石王”横空出世的时间是一九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地点在鞍山南边二百里远的岫岩县。当时就轰动全国,惊动了周恩来总理,他指示好好保护,并亲自拨款。三十多年后,为了把这一庞然大物运到鞍山,还动用了坦克,走了六天六夜。

  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玉、陕西蓝田玉、河南独山玉、均以产地命名,并称中国四大玉石。有道是,黄金有价玉无价。如今,和田玉已经没地采了,蓝田、独山也没多少开采价值,唯独岫岩玉储量丰富。经地质勘测,岫岩矿区的玉石总储量达三百多万吨,为全国之首,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国内目前玉雕原料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来自岫岩。岫岩玉石在国际上称为“新山玉”。岫岩被誉为中国的“玉石之乡”,命名为“中国玉都”;岫岩玉雕素活工艺被确定为国家首批物质文化遗产。

  

 

  岫玉

  走进瓦沟。瓦沟位于县城西北的哈达碑镇玉石村,沟呈南北走向,长约五公里,宽约零点五公里。岫岩玉的储量近三分之二就埋在这条沟里,达一百七十六万吨,这不仅是岫岩最大的玉石矿源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玉石产地。我们就站在宝藏的上面,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传递着宝石的信息。

  下到矿井,坐电梯直下一百多米深处。我们走进宝库了,眼睛不够使,长长的矿道两边堆满了玉石,大的上千斤,翠绿、晶莹,放着光亮,我们摸摸这块,瞧瞧那块,一惊一咋。矿工们很平静,好像这些玉石如同煤块、石头。一位大个子走过来,用矿灯贴着玉矿一照,告诉我们说,越透明的说明越纯,价值越高……

  回到地面上,再坐车进到一条沟。下车后陪同的人指着前边的一个小山包,说那是新发现的玉石王!见我们一个个怀疑的眼神,他把我们领到山包跟前,石壁上有一大块墨绿色,那是人们用手不断摸光亮的─果然是玉石。等我们退后几十步回头再看,那圆形的山包,就好像一个巨大的足球,被外星人踢落到这沟里的。六万多吨重的“玉球”啊,玉石之天王巨星!

  第二天来到工艺品市场。上万平米的大厅,到处琳琅满目、珠光宝气,大的高几米,小的如绿豆米粒一般,有佛祖观音,有飞禽走兽,有亭台楼阁,有八仙过海,等等,惟妙惟肖;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争奇斗艳,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如坠云雾。

  陪同的朋友建议我买点“老玉”。他解释说,岫岩玉分“新山玉”和“老山玉”。前者产于瓦沟,我们昨天去的地方;后者产于细玉沟,开采早,产量少,别看它不太透亮,但稳定性强,越久越好,包浆一出,更是圆润耐看,所以老玉值钱。

  走到一处,桌上一堆小饰品,指甲盖大小,挂脖子上的那种。我发现有个雕刻着牛的,接着又见一个,心里一动;细看颜色淡黄,有圆润之感。老板见状就说,这两件是一块料上下来的,且只有这俩。我心里想,我属牛,母亲也属牛啊,这么巧?陪同的朋友颇带几分严肃,说玉讲缘分,你与这玉有缘啊……

  

 

  白玉

  鞍山市人民政府为了更好的体现这块国宝玉石王的珍贵价值,才毅然决然的做出了将这块玉石王运至鞍山的既英明又合乎情理的决定。因中国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桥梁和运输设备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和科学的运输办法,将过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然而尽管如此,再后来的这块玉石王的搬运过程中又相继出现了一段段人们难以预料的神奇故事。

  

 

  按照当时天气的自然情况判断和分析,要想把这块净重高达200多吨以上的巨大玉石王从高高的大山上安全的运下山来,可以说工作人员那真是绞尽了脑汁,想尽了一切办法,最后决定用钢绳将其捆绑固定,用现代军用坦克车和导弹牵引车一点点牵引着下山,但是,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在搬运过程中一根根像鹅卵石粗细的钢绳先后7次被折断。看到这种情况,当地的乡亲们都说是老天爷不让这块玉石王运走,玉石王更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中秋佳节,很多的玉乡人眼含热泪手拿月饼,举行隆重的送别仪式,寄托心中对这块镇山之宝玉石王的眷恋。

  天意不可违,几经周折,1992年10月28日,玉石王终于按照当地政府最高领导人的意愿正式启运,当时动用了军用大型牵引车六辆,坦克牵引车4辆,各种大小不同的运输车150辆,跨越了大岭四座。大河四条,行程172公里,历时8天8夜运抵目的地祖国的钢都鞍山市景色秀丽的东山风景区《二一九公园》东侧,可以不夸张地说这次国宝玉石王的搬运过程创造了世界玉石史上震惊人类,史无前例的人定胜天的一个伟大奇迹。

更多奇闻异事请关注(芝麻世界www.zmbug.com)

打赏微海报分享

标签组:[岫岩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4090.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