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你知道的世界未解之谜,大多都是美国这家报社瞎编的!

发表于话题:世界奇闻异事未解之谜
发布时间:2021-05-09

如果你从小痴迷奇闻异事,那么你一定被一家美国的地摊文学骗过无数次,它就是《世界新闻周刊》。名字听起来好像是个不得了的大报社,还用“世界上唯一可靠的新闻”作为报社口号,但实际上它是个一报道各种奇闻轶事的超市小报。什么正经消息都没有,胡说八道的本事却是一流,简直就是scp最需要的人才。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家神奇的报社到底都编出来过什么奇葩故事,其中有些经典,被不明觉厉的中国媒体引到了国内,到现在还能骗一大帮人。

1,3000年前的木乃伊怀上了博物馆看守的孩子?

这篇报道出自于2002年10月8日的《世界新闻周刊》。报道称埃及考古小组发现一具逝世超过3000年的木乃伊怀孕了,而小孩的父亲正是学院的看守西塔尔。之后这名看守也承认自己是受不了这具女尸的美色,犯了傻事。至于古尸为何怀孕,专家称可能是因为棺椁中浸泡女尸的液体有某种神秘功效的原因。

这篇新闻被香港的《文汇报》和新浪网的转载,迅速火遍中国,被评为2002年十大假新闻之一。不过可笑的是,据维基百科的爆料,这事直到2012年还被凤凰网引用传播。

这篇新闻扯到什么程度?

先不说一具干尸能不能怀孕,报道里用的木乃伊照片其实是一具男尸,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的父亲,塞提一世。为了达到欺骗的目的,报社还给男尸干瘪的腹部P了一个大肚子。而且文中还提到这具尸体被发现时泡在不明液体里。我该怎么吐槽?埃及木乃伊,干尸!怎么变马王堆女尸了?

木乃伊制作时内脏会系数取出,塞上亚麻之类的东西,所以肚子会有点扁

2,二战失踪的美国轰炸机惊现月球背面的陨石坑

这篇报道让我深感牛逼的是,百度“失踪二战飞机现身月球背面”,词条里居然还能查到!你说这瓶冷水浇得对不对吧。

这个故事刊登在1988年4月5日的《世界新闻周刊》上。

故事说(摘自百度):“1987 年3 月,苏联太空科学家利用人造卫星拍摄月球背面时,在其中一个火山口赫然发现一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制重型轰炸机······当第二年7 月,苏联再次利用人造卫星拍摄月球表面时,这架轰炸机居然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令科学家们大感困惑······”

看百度上最后一句话,差点一口老血喷在屏幕上:

好了,我最喜欢的打脸环节到了。这张月面照片的原图其实是阿波罗11号宇航员拍摄的代达罗斯撞击坑。

代达罗斯撞击坑

它的直径有93.61公里,深度2.838公里,哪来那么大的飞机?

像这样经不起推敲的瞎编乱造还有很多,比如说地球惊现恶魔脸。

这张图片的原型是1972年阿波罗11号为地球拍摄的经典照片,被称为蓝色弹珠。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对,微信的登陆画面正是用了这张照片。《世界新闻周刊》很有创意得把照片中间部分的气旋做了镜像处理,变成了恶魔脸。不得不佩服这家报社的编辑,写这种地摊小报实在是太屈才了!

最后,我们用《世界新闻周刊》里杜撰出来的著名怪物作为结尾吧。相信不少人都见过它,蝙蝠男孩。

在我们熟知的版本里,蝙蝠男孩是一个山洞中被抓住的诡异生物,还有什么什么学家参与抓捕。如果说这东西真的存在,别说生殖隔离了,就连进化论都要重新改写。不过那又如何呢?一个艺术家做出来的“猪人”都被国内报道改编成了人猪杂交的怪胎,那美国的“靠谱”媒体就更让编辑深信不移了。咱也不管它爸爸是蝙蝠还是它妈妈是蝙蝠,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总之“科学家”这个词就是这么被带偏的。

据说这个人物形像来自于一个吸血鬼电影


国内的转载

也许是因为影响力太大,《世界新闻周刊》把蝙蝠男孩当成了吉祥物来写,三天两头就有它的消息。蝙蝠男孩抓了就跑跑了又抓,期间发生过什么什么,如果全串起来真的够写本小说蝙蝠男孩历险记。

FBI在酒馆抓住了蝙蝠男孩


中间那条,刚好说的是大脚怪。谷歌翻译有点别扭


当然,这次介绍的只是这篇报社杜撰出来的冰山一角。你所知道的几乎所有经不起推敲的神秘事件,都来自于这家报社。美国政府对它也是百般无奈,白宫发言人甚至还亲自出来辟谣,可见这家报社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美国白宫发言人亲自出面辟谣

电影《黑衣人》还玩过这家报社的梗,世界上管理外星人的超牛逼组织,搞情报居然用的是地摊小报。


虽然没有用报社原名,但这熟悉的大标题,一看就是《世界新闻周刊》的赶脚!

也许你会奇怪,这么一个随意造谣的报社,为什么没有被美国政府封停?人家确实不怕,因为在言论自由的美利坚,没有针对谣言的法律。只要你对外公开的言论,没有涉及到损害某人的个人名誉,即触犯诽谤法,美国就管不住你的嘴。其实,我觉得在这个真真假假的世界上,这个《世界新闻周刊》确实是“最可靠的新闻”。因为凡是个美国人都知道这家报社就是在一本正经得胡说八道。不过大家就是喜欢听小道消息,喜欢八卦绯闻,喜欢神秘阴谋论。所以这家报社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当有人打来电话,声称自己的面包机会说话时,《纽约时报》的编辑会毫不犹豫地挂断电话;而《世界新闻周刊》的编辑则会要求把电话给面包机,让它和我们谈谈。”                                                                                  ————《世界新闻周刊》副总裁David Perel

而且,谁又能知道,自己的胡说八道哪天就预言成真了呢?

《世界新闻周刊》在1992年预言了特朗普将会加冕称王

只是,苦了中国编辑,转个美国知名报社的新闻,抄不好就造谣了。



标签组:[世界未解之谜] [世界新闻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4666.html

相关阅读

京剧的四大基本功是什么

京剧基本功是四功五法。四功是唱念做打,五法是手眼身法步。水袖功、甩发功、髯口功等是一般演员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唱念做打还具有难度很高的技术性, 高水平的演员大多能运用娴熟、精确的技巧为塑造人物服务,...

2025-08-02

盘点韩愈最著名的十首诗

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出自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天街小雨润如酥》。3、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2025-08-02

《梅花》诗歌赏析

《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

2025-08-02

京剧发音技巧常识

真嗓 亦名大嗓、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如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则称为假嗓...

2025-08-02

《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

2025-08-02

京剧的鼎盛期:四大名旦粉墨登场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

2025-08-02

韩愈故事之风流成性

唐代文学家韩愈不仅在诗歌,散文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其倡导的古文运动更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但其也有不为人知的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一面。据记载,文学家韩愈纵欲且妻妾成群,以致性功能大为衰退。他...

2025-08-02

京剧走向成熟是在什么时候

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成熟境界。 谭在...

2025-08-02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的驳论文

《读孟尝君传》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驳论文。作者在文中别出新见,采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手法,通过对“士”的标准的鉴别,驳斥了“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观点,无可辩驳地把孟尝君推到“鸡鸣狗盗”之徒...

2025-08-02

京剧“趟马”的定义

由于京剧中多以马鞭来代替马,或作为骑马的象征,因此凡手持马鞭挥舞着上场后运用圆场、翻身、卧鱼、砍身、摔叉、掏翎、亮相等技巧连续做出打马、勒马或策马疾驰的舞蹈动作的组合就是京剧的趟马。 一般用来表示人物...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