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端午节趣事初中作文

发表于话题:奇闻趣事大全
发布时间:2021-05-03

六月六日,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说起“端午节”,我还知道它有另外的几个名字呢!如“端阳节”、“女儿节”、“诗人节”。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端午节趣事初中作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端午节趣事初中作文(一)

中国有着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热闹喜庆隆重的春节,祭奠祖先、追思先人的清明节,吃月饼赏月的中秋节,许许多多的节日,让我们不亦乐乎,端午节便是其中之一。

要问端午节的美食是什么,那还用说,当然是粽子了!要做粽子,得先找来米、粽叶、绳子,当然也可以加点肉、糖、花生等。我们做粽子的时候 ,首先把粽叶、米洗干净,馅料调好,把粽叶卷成一个封底的漏斗形状,再把米放进去,有馅料的话就把馅料放到米中间。放满之后,用粽叶盖好包起来,用绳子捆住,就大功告成。粽子要放到锅内蒸。煮好之后,拆开粽子,一股米的糯香,与粽叶的清香相混合,让你食欲大开,吃下一个,包你再想吃第二个、第三个……

像所有的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也是有传说的。听老人说,这是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遭到去职、流放。他在流放中,写下许多诗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屈原不愿看到自己国家被灭亡,所以抱石投江自尽,爱戴他的百姓听到后纷纷赶到江边,用粽叶包着米饭投到江中,让鱼龙虾蟹吃饱。鱼龙虾蟹吃饱之后,就不会去吃屈原的身体了。一代又一代,每年的五月初五,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便流传下来,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这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很有特色。

端午节趣事初中作文(二)

今天是端午节,我吃过早饭就要出去玩。我拿出羽毛球和球拍,准备和爸爸去打一场羽毛球。我们来到了大院的健身场上,爸爸站在左边,我站在右边,一场羽毛球赛就开始了。

先是由爸爸发球,爸爸发的球特别高,这不是有意的在刁难我吗?我一蹦便把球回了过去,而爸爸出乎意料,所以他没能把球接着。本想打我弱点的爸爸反让我领先了一分,接着我发球,我就发到爸爸的反手位,结果爸爸又输给了我。这样你来我往的,比分紧紧咬着,我和爸爸不分胜负。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中午的时间,我们只好鸣锣收兵。

我们刚一到家,饭桌上已经摆上了一盘粽子。我剥开竹叶,轻轻的咬了一口,“哇!好好吃呀!”我赞叹道。里面白色的糯米特别诱人,再加上里面的豆沙真是好吃极了!我听爸爸说,端午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都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妈妈对我说:“屈原真是太伟大了!他的爱国精神鼓舞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也延续到了今天。”我点了点头。

这个端午节过得真有意义啊!

端午节趣事初中作文(三)

传说,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为国忠诚。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在过端午节时,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等许多习俗。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驱邪或纪念屈原的死。

又祭屈原街道里散发出淡淡的香味,那是煮粽子发出的清香,端午节到了。端午节是个传统的节日,这天人们都要吃粽子,挂香包……人们用各种形式来欢度这个节日。当然,也会想到那位与端午有关的诗人--屈原。那种悲苦的命运,让人对他同情,对他怀念,于是,便有了端午,便有人祭奠他,一遍一遍。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梅尧臣的这首《五月五日》,写的就是屈原,那种悲哀,那种凄凉,那种孤独,那种感伤,让人也跟着忧愁。

屈原啊,你很痛苦吧,自己费尽了心思想要帮祖国,却遭到奸臣的陷害,眼看着残暴的秦军攻入楚国,焚烧楚国的宫殿,屠杀楚国的人民,伴随着你种植在宫殿花园里的心,也同样被烧成灰烬,没有心的你,就象一棵没有根的树,所以你选择了死,以死来证明你的心,跳下了那汨罗江,你就这么的一跳,便结束了一切。在你跳下的那一刻,你看到了那悲痛的人们,在为你哭泣,你欣慰的笑了,原来人在死前会是如此的明了啊!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虽说有些神化,但一位诗人,能够被人们近两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着实令人敬仰。又到端午,又闻粽香,又祭屈原。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端午节趣事初中作文(四)

今天是六月六日,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说起“端午节”,我还知道它有另外的几个名字呢!如“端阳节”、“女儿节”、“诗人节”。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由于在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来探望自己的父母亲而得名“女儿节”;“诗人节”当然是要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现在知道了吧?

早上,我吃过早饭,妈妈和奶奶带我出去玩。一路上,我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别提有多开心了。不知怎么的,我发现今天大街上有好多人,他们都买了树枝拿在手里。我很奇怪准备问妈妈,却发现妈妈和奶奶手里也各拿着一捆树枝,就连忙跑过去问:“妈妈你们买树枝干啥?啊!真香!”妈妈笑着说:“傻孩子,这是‘艾枝’。艾枝可以驱蚊子和苍蝇,还可以避邪呢!我们把艾枝挂在自己家的门上、窗户上,不是很好吗?”我点点头。

中午,我们家的饭菜有丰盛又香甜,除了家常菜外,还有漂亮的三角粽子、鸡蛋和鸭蛋,香气扑鼻。我立刻拿起一个较大的粽子,剥开粽叶,津津有味地吃着白嫩的糯米,好吃极了!爷爷告诉我,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人格。其实这个我已经知道了,嘻嘻……

端午节真快乐,真有趣!又可以学到知识,增长见识。过端午节,真好!

端午节趣事初中作文(五)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这一天,许多人都做了有意义的事,而我,当然也不例外咯!既然是端午节,当然是要吃粽子的啦。但是,在吃粽子之前,要包好了才能吃哦。于是,我和妈妈决定自己包粽子来吃。我和妈妈首先去商店把粽子叶、绳子、糯米等包粽子的东西买来。再把这些材料打理好,就开始包粽子啦!

只见妈妈先把两片粽子叶重叠,然后把其中一边绕个圈,使它成为一个沙漏形。接着,把糯米、蜜枣适量地放入到“沙漏”里。然后,把“沙漏”上面翘起来的那一个角弯下来,最后,用绳子把成型了的粽子捆扎好,一个精美的粽子就这样包好了。看到妈妈包粽子时如此简单,我的手也忍不住想包一个了。于是,我像妈妈那样包粽子。可是,我不是放好糯米之后糯米从“沙漏”里露出来,就是用绳子捆来捆去都捆不好。过了好久,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我看了看妈妈包的,又看了看自己包的,心里不禁想到了一句话:“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妈妈包的粽子就如上了天堂,而我包的粽子,却如下了地狱。哎,真是“不包不知道,一包吓一跳呀!”我继续默默地包。慢慢地,慢慢地,我包出了我的第十个粽子。我又看了看妈妈的,不禁说:“哎呀!都怪我太聪明了,这么快都包得比老妈您的好看了!”

妈妈听后,用手点了点我的额头。所有粽子都包好啦,它们现在在锅里睡大觉呢,等它一醒来看见自己被煮熟了,一定会被吓死的!这次端午节,我过得十分充实!

端午节趣事初中作文相关文章:

1.端午节趣闻的初中作文五篇

2.初中端午节趣事作文800字5篇

3.端午节趣事初中作文800字

4.初中端午节趣闻的作文5篇

5.端午节趣事初三作文800字五篇

6.关于端午节趣闻初中作文5篇

7.端午节趣事初二作文600字5篇

8.端午节趣事初中作文800字

9.端午节趣事优秀作文五篇

10.端午节趣事作文600字【5篇】

标签组:[屈原] [楚国] [端午节] [端午节的诗句] [粽子香包] [端午节的风俗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09.html

相关阅读

王子发文道歉 否认破坏别人家庭

此前,台媒曝王子邱胜翊疑似插足别人的感情,被曝与已婚人士粿粿有着不正当的关系。就在刚刚,王子邱胜翊在社交平台发文回应插足范姜彦丰、粿粿,“我不是破坏家庭关系的人,这也不是一段长久隐瞒的情...

2025-10-29

边关之遣:秦始皇对扶苏的帝王养成术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将长子扶苏外放至蒙恬驻守的上郡,这一决策看似因"焚书坑儒"事件引发的父子冲突,实则是秦始皇精心设计的帝王培养计划。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证据的交叉验证,这场边关之遣蕴含着多重政治智慧...

2025-10-29

半生逐梦终成空:刘备江山半壁的得失悲歌

在东汉末年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刘备以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仁德宽厚的品格,从一介草鞋匠逐步崛起,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在赤壁之战后占据荆州部分地区,随后又夺取益州、汉中,登上了人生巅峰,成为一方...

2025-10-29

三国时期赵云的真实实力:文武兼资的儒将典范

在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赵云以其忠勇双全的形象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不同于《三国演义》中“七进七出长坂坡”的文学夸张,正史中的赵云以稳健的军事才能、卓越的政治智慧与高尚的人格魅力,在蜀汉政权中占据独特地...

2025-10-29

三国箭术双璧:赵云与徐晃的巅峰对决与历史回响

三国时期,箭术不仅是武将的立身之本,更是战场制胜的关键。在群雄逐鹿的沙场上,赵云与徐晃以截然不同的风格,将箭术演绎至化境。前者以“江面断篷”的惊世一箭名震天下,后者以“百步穿柳”的精准技艺冠绝曹营。这...

2025-10-29

襄樊之困:孟达拒援关羽背后的权力博弈与人性抉择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襄樊之战爆发,关羽以荆州之兵北伐曹魏,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在关键时刻因后方失守、盟友背刺而功败垂成。这场战役中,驻守上庸的孟达拒绝出兵支援关羽,成为历史谜团之一。表面看...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庶制度、军事格局与年龄结构共同编织的必然...

2025-10-29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定的父亲唐高祖李渊展开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对...

2025-10-29

万历亲政:宗室困局下的改革挣扎与制度枷锁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逝,二十岁的明神宗朱翊钧正式亲政。这位曾以“五岁能读书”的聪慧少年,在亲政初期展现出励精图治的姿态,却最终陷入“三十年不上朝”的怠政泥潭。而宗室问题作为明朝中后期最棘手...

2025-10-29

建文帝的困局:优势背后的致命裂痕——朱允炆靖难之败的深层解析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21岁的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明江山,坐拥朱元璋留下的庞大帝国。作为明太祖钦定的继承人,他既无外戚掣肘,又得东林文臣集团支持,更掌控着全国百万大军。然而四年后,这位看似稳坐钓...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