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看了李子柒的后院,终于明白为什么2000万人羡慕她的生活了

发表于话题:李子柒谈原生家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5

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原创,如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近,知名的网红博主李子柒公开了自己家的后院,要知道这个后院对于很多人来说,那可是神仙般的存在!

李子柒视频中大多数的素材都出自这个神奇的院子,就像是哆啦A梦的口袋,在她的院子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拿不出来的。

推开竹门走进去,满眼的绿意看得人心情舒爽。院子里种了很多很多东西,爬架上是各种瓜果。

不管是番茄、辣椒,还是茄子,都能数出好几种,吃都吃不完。

近一个月来,李子柒不断登上微博热搜。#李子柒的视频#、#李子柒首次公开后院食材#等微博话题均阅读量过亿。

早在2017年,李子柒制作的视频全网播放量就达到了30亿,被称为“2017第一网红”。

截至目前,李子柒的微博粉丝数,已经达到1900多万。

李子柒和奶奶一起住在农村,靠拍摄自己的田园生活走红。

院子里种满了瓜果蔬菜,家里养着小狗小羊,在她的视频里,有的是美丽的景色、宁静的日常。

有人说,看李子柒的短视频,就像做了一场脑内按摩一样。

李子柒的视频满足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幻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几间小屋,一方院子,她靠自己的一双手,先把自己的家变成了宝藏。

让人意外的是,李子柒不但在国内红,在外网上人气也一直居高不下,她的YouTube现在的订阅已经有672万,每一期视频的播放量都上千万。

据2019年最新数据统计,李子柒在YouTube影响力超过一众明星,成为国内对外网影响力最大的博主。

虽然语言不通,但 她的评论区聚集着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网友,有人说从她的视频里感受到了宁静和美好,有人怀念自己的童年,有人被她视频里的中国传统文化吸引……

前段时间, 马来西亚国王邀请她见面,她自己做了传统的笔墨纸砚作为礼物。看到视频里李子柒自己造纸、自己做笔的过程,网友们都惊呆了。

然而,网上对李子柒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止过,有人说真正的农村生活不是这样的,有人说都是团队帮忙,一切都是摆拍。

但是细节不会骗人,看看视频中她粗糙的双手,切菜时的干净利落,还有做农活时的娴熟,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会的。就像子柒说的:

“你眼中的生活技能, 或许只是别人的求生本能。

1990年出生的李子柒,很小就成了个孤儿。父母离婚,父亲早逝,继母待她特别不好,近乎虐待。

很难想象,一个6岁的孩子,还没有灶台高,就要生火做饭。这个孩子从小就缺乏关爱,却也在生活的泥泞中养出了坚韧、要强的性格。

爷爷奶奶看她过得太苦,实在不忍心,便把她从继母手中接了过来抚养。

所以,李子柒从小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可惜命运不曾善待年幼的她,在她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李子柒的爷爷便去世了。此时的奶奶年事已高,难以抚养她继续学业。

于是她14岁辍学出去打工,开始了长达8年的漂泊生活,最初的生活并不宽裕,睡过公园椅子,连续啃过两个月馒头。

在餐馆做服务员,一个月工资300块。偶尔打烂一个盘子、一个碗都得赔,很多时候到手就两百多块。

为了赚更多的钱养活自己和奶奶,她辞掉了服务员的工作,去学了打碟,并在酒吧驻唱。后来谈及此事时,她坦言:“当时也没有说喜欢音乐,就是为了活下去,觉得它工资高。”

2012年,因为奶奶的一场重病,她决定抛下所有,立刻回家。对于她来讲,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是自己的奶奶。

自此她开始把和奶奶的生活拍成视频,也是为了找到一个谋生渠道。

一次,奶奶听说有人黑李子柒有团队、用替身,遭受非议的情况下,不留神砍柴时伤了自己。

那时,李子柒一度想永久停更,因为害怕爱自己的人受伤。

在2017年5月的致谢视频中,李子柒写道:“2万余条素材,来来回回按动开关4万次,按每条素材走25步来算,步行约260公里。不求您能喜欢,但求能给努力做内容的自媒体人最基本的尊重。”

你能想象从养蚕开始, 自己做一条蚕丝被吗?

蚕结茧之后,就要煮茧剥茧晾棉。

等晾干之后,还要一层一层拉扯到被子的大小,直到足够的厚度,然后就是缝制成型。

但看着视频里从养蚕开始到蚕丝被完成的过程,会让人感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原来是这样来的。”

你能想象从去山上砍竹子开始, 做了一套竹沙发吗?

首先徒步去山上砍竹子,然后就是设计、割洞、锯竹子,把每一个关节镶嵌到一起,李子柒劈竹子的动作很利索,没有用到一根钉子。

从天亮到天黑,第二天起床再动手,花了好几天,终于做好了一整套的竹床、太妃椅和茶几,放在屋子里,据说用十几年都不会坏。

李子柒的视频风格很中国风,这也是她一直在坚持的事情,她把很多中国元素带入进来,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

刺绣

一针一线是底蕴,一丝一缕是文化,在蜀绣上看见,川蜀大地千年风俗,冬去春来,又是一年!千年岁月流淌,蜀绣之美依旧!

活字印刷

一颗颗小小的活字章,散落在岁月的骨血里,原来古人的智慧中,还包含了这么多不为人知的辛苦。

这些我们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只不过是她的日常罢了。

她说:“柴火的温度,奶奶煮的清粥, 田边的野鹤,还有地窖的老酒,这是我儿时最美好的记忆。现在,我想把它们都给你!”

都说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虽然童年过得并不幸福,但是子柒却没有被影响,她知道感恩,知道回报,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

所以在奶奶生重病时,她会毅然决然地回到奶奶身边,她担心如果自己再像以前一样长期不在老人身边,或许自己将来会背上“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念活一辈子。

有时候想一想,其实我们不仅喜欢她的院子,更喜欢她的生活状态。

我们也不是羡慕李子柒,而是羡慕她经历了人世伤痛之后,却依然 热烈拥抱生活,感知当下的美好,命运总是赠与这样的人以奇迹。

老子在《道德经》里论述道:“是以圣人之治,空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之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句话告诉统治者使治理下的人民能按自然的规律去自我管理 是执政的最高境界。

管理也是如此。在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理念中,对于管理一个国家和一个组织做到无为而治,就算达到了管理的至高境界。道家的文化核心思想的无为而治中的“无为”并非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管理者一定要

老子在《道德经》里论述道:“是以圣人之治,空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之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句话告诉统治者使治理下的人民能按自然的规律去自我管理 是执政的最高境界。

管理也是如此。在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理念中,对于管理一个国家和一个组织做到无为而治,就算达到了管理的至高境界。道家的文化核心思想的无为而治中的“无为”并非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管理者一定要

老子在《道德经》里论述道:“是以圣人之治,空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之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句话告诉统治者使治理下的人民能按自然的规律去自我管理 是执政的最高境界。

管理也是如此。在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理念中,对于管理一个国家和一个组织做到无为而治,就算达到了管理的至高境界。道家的文化核心思想的无为而治中的“无为”并非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管理者一定要

老子在《道德经》里论述道:“是以圣人之治,空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之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句话告诉统治者使治理下的人民能按自然的规律去自我管理 是执政的最高境界。

管理也是如此。在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理念中,对于管理一个国家和一个组织做到无为而治,就算达到了管理的至高境界。道家的文化核心思想的无为而治中的“无为”并非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管理者一定要

老子在《道德经》里论述道:“是以圣人之治,空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之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句话告诉统治者使治理下的人民能按自然的规律去自我管理 是执政的最高境界。

老子在《道德经》里论述道:“是以圣人之治,空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之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句话告诉统治者使治理下的人民能按自然的规律去自我管理 是执政的最高境界。

管理也是如此。在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理念中,对于管理一个国家和一个组织做到无为而治,就算达到了管理的至高境界。道家的文化核心思想的无为而治中的“无为”并非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管理者一定要

老子在《道德经》里论述道:“是以圣人之治,空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之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句话告诉统治者使治理下的人民能按自然的规律去自我管理 是执政的最高境界。

管理也是如此。在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理念中,对于管理一个国家和一个组织做到无为而治,就算达到了管理的至高境界。道家的文化核心思想的无为而治中的“无为”并非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管理者一定要

老子在《道德经》里论述道:“是以圣人之治,空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之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句话告诉统治者使治理下的人民能按自然的规律去自我管理 是执政的最高境界。

管理也是如此。在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理念中,对于管理一个国家和一个组织做到无为而治,就算达到了管理的至高境界。道家的文化核心思想的无为而治中的“无为”并非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管理者一定要

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之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句话告诉统治者使治理下的人民能按自然的规律去自我管理 是执政的最高境界。

管理也是如此。在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理念中,对于管理一个国家和一个组织做到无为而治,就算达到了管理的至高境界。道家的文化核心思想的无为而治中的“无为”并非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管理者一定要

标签组:[国学] [李子柒] [道家] [生活管理] [道德经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2284.html

相关阅读

打呵欠为什么会相互传染

有些人甚至一看到“打哈欠”这三个字,都会情不自禁地开始打起了哈欠。不知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呢?一项研究发现,观看打哈欠视频的时候,大约50%的参试者也开始打哈欠。2004年一项研究发现,哈欠的传染性同...

2025-10-31

人气依旧!EXO预售环节两场门票全部售罄

EXO的粉丝见面会"EXOverse",将于12月14日下午2点及7点在仁川中区Inspire Arena分两场举行。30日通过Melon Ticket进行的会员优先预售中,两场门票在开售后立即售罄...

2025-10-31

同声传译是什么工作

同声传译,简称“同传”,又称“同声翻译”、“同步口译”,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讲话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同声传译员通过专用的设备提供即时的翻译,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的研讨会和...

2025-10-31

翻译的标准

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和视频翻译。...

2025-10-31

中国翻译的起源

中国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在世界上有显著的地位。《诗经》中就讲究翻译的信达雅,《礼记》已有关于翻译的记载。《周礼》中的“象胥”,就是四方译官之总称。《礼记·王制》提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为了“达其志,通...

2025-10-31

繁体字转简体字要怎么办

繁体字,也称繁体中文,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

2025-10-31

口译是什么意思

口译(又称传译)是一种翻译活动,顾名思义,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的方式,做口语翻译,也就是在讲者仍在说话时,同声传译员便“同时”进行翻译。口译的作用翻译工作是我国对外交流和国际交往...

2025-10-31

山东大葱为什么能长那么大

葱是常见的调位料,但是南北方的差异可大了。北方的葱都是大葱,尤其是山东大葱享誉全国,其中章丘大葱最为出名。为什么山东的大葱都长这么高呢,有什么特殊原因吗?大葱(学名:Allium.fistulosum...

2025-10-31

翻译有几种类型

翻译有口译、笔译、机器翻译、同声传译、影视译配、网站汉化、图书翻译等形式。随着IT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最后又诞生了真人服务的“电话翻译”,所以形式越来越多,服务也越来越便捷。从翻译的物质形态来...

2025-10-31

小浣熊水浒卡是怎么出现的

自1999年开始,小浣熊干脆面风靡中国各大校园,无数学子为它疯狂,不仅因为它好吃,更重要的是里面有水浒收藏卡,共108张主卡,6张恶人卡。卡片张张不同,不仅画面精美背面还有丰富的故事,博得了人们的喜爱...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