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被2000万人羡慕的李子柒,只是一个吃过无数苦的孩子

发表于话题:李子柒谈原生家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5

1

前段时间,李子柒被骂的很惨。

起因源于一项奖项“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 其实仔细看过新闻通稿就会明白, 这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为了推广与丰收节相关的民俗,文化,科技和旅游等公益宣传活动,而从各个领域选出的杰出代表。

然而, 被媒体把李子柒和袁隆平一起放到热搜后, 李子柒遭到了一系列的谩骂。

的确,论成就,李子柒当然无法与这样的科学家相比。然而,如果单纯从网络推广大使这个角度看,她也是担得起的。

有人曾问,短视频井喷的时代,李子柒凭什么火?

其实,答案就在一个个视频中。

古人向往的田园牧歌生活因她而鲜活起来。这让处在快节奏,压力倍增的现代人羡慕而不可及。

换句话说,李子柒用她的视频满足了大家的向往。

春天一道百花宴不辜负时节;

夏天摘下枇杷制成枇杷酒;

秋天成熟的柿子变成一盘柿饼;

而冬天则做上一道阿胶糕温暖严寒;

看着她把最朴素的食材,慢慢变成一道佳肴,这个过程让人不忍快进。

而生活除了美食,也有衣住行。

造纸,养蚕,缫丝,刺绣,制衣,李子柒每每总是给人带来万种惊喜。

人人都希望成为李子柒,却又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李子柒。

翻看她的视频,总能发现一种匠人精神,那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而成为匠人,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们感慨视频中的岁月静好,却忽视了视频制作过程背后要付出的努力。

我们羡慕李子柒的生活,却不了解她付出了多少辛苦才走到今天。

2

吃苦,似乎是贯穿李子柒童年的关键词。

幼年,父母离异,他跟随父亲和继母一起生活。6岁时,父亲早逝。

有父亲在的日子,日子清贫却总有人护着自己。而父亲去世后,继母对她很不好,近乎虐待。

6岁的孩子,人还没灶台高, 就要生火做饭。但凡有一点点不好,就是一顿毒打。

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继母抓着她的头往水沟里按,被打得半死不活的时候,都生生没掉过一滴泪。

这段被虐待的经历,虽然痛苦难忍,却也培养了她坚韧,不肯低头服输的性格。

因为实在无法忍受孙女被虐待,爷爷把她接回了家。祖孙三人,日子过得十分贫寒。

树上的槐花,地上的野菜,水里的小鱼,都在做乡厨的爷爷手中变成美食。在爷爷做饭时,李子柒就给爷爷打下手,日后的厨艺也是在这辛苦劳作中学得。

有一段时间,李子柒被人质疑视频造假,只是一个穿着服装装模作样的模特罢了。

但是,仔细看过她视频的人都能看出来,挑水,插秧,劈柴,那些行云流水般熟练的操作,没有深厚的童子功是演也演不出的。

而对于过去的岁月,她一直是充满感激的。没有吃过那些苦,也不会有日后,她爬了整整9个小时的雪山,只是为了拍雪山日出那短短几秒云雾翻滚的镜头的事情。

没有伞的孩子在下雨天只能拼命奔跑。没有人保护,也唯有勇敢坚强才能保护自己。

被父母呵护,生活富足的原生家庭人人都想要,然而不完美的原生家庭却是大多数。

当真的握了一手烂牌时,是沉湎于埋怨与愤恨,还是把原生家庭的伤害与不完美,做到“物尽其用”,也是一种与过去和解的方法。

3

受过苦的孩子,总比常人多一些韧劲。而在李子柒这里,她把韧劲变成了固执。

那条全网播放量5000万的《兰州牛肉面》视频,是她特意跑到甘肃的面馆去学的。

苦苦哀求师傅教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拉面拉到胳膊发酸,一个拉面的镜头就拍了200多次才满意。

为了学习蜀绣,她跟随蜀绣国家级非遗大师孟德芝老师学习了整整半年的蜀绣针法。

这几年,为了拍摄视频,她的体重从90几斤瘦到现在的一把骨头,而她的手粗糙程度堪比五六十岁的老人。

儿时吃尽苦头, 少时艰难谋生。因为贫穷,所以珍惜每个机会。因为没人替自己做决定,就养成了有主见的性格,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在《原生家庭》这本书中曾提到: 健康的和有毒的家庭体系最大的区别在于,家庭成员作为个体,有多少表达想法的自由度。

而嘻哈天后蕾哈娜就把原生家庭的有毒体系发挥到了极致。

父亲的家暴,校园霸凌,少年时都经历一遍。

然而,这些在她那里反倒成了日后的助力。

童年时陪爸爸卖衣服的经历,让她从小就接触了不同款式的服装,对时尚有着敏锐的触角。让她在日后拥有了横跨时尚界女王的赞誉。

高中被欺凌的经历,让她养成了彪悍的性格。就像她说的:如果不经历这些,根本无法在名利场里存活。

这世上最无奈的事情就是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我们可以埋怨原生家庭的不完美,却无法把所有的不幸归咎于此。

有的人,真的就能把这些经历当作一种资源和土壤。以正面的态度去回应痛苦与伤害,让他们成为摆脱束缚的力量。

4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无可否认的,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了。

在无法改变出身的情况下, 我们只能正视这些伤害与不完美,把影响降到最小。

有的人选择把伤害转化成力量,有的人选择彻底切断与原生家庭的联系,给自己一个重生的机会。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当意识到如果不彻底切断和家庭的联系后,她将永远处在泥沼中,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阴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伤害到爱自己的人,自己也无法正常地去组建一个新的家庭。

完美的原生家庭可以说是不存在,我们总是或多或少背负一些痛苦成长。

当我们长大后,再一味与原生家庭的痛苦去对抗,只能深陷泥沼。

伤害我们的,其实是面对痛苦的回应。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

生命最初,我们借由母体来到这个世界,过程是被动的。今天, 我们可以通过童年里那道裂缝, 迎接生命中的第二缕阳光, 让自己获得重生。

原生家庭只是起点,却不是我们会走向的终点。那些杀不死我们的伤害与不完美,也可以变成助我们挣脱牢笼的勇气与能力。

标签组:[李子柒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2330.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