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传承千年文脉2021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将于杭州启幕

发表于话题:2021京杭对话
发布时间:2021-10-27

中新网杭州10月20日,一河连京杭,一脉通古今。10月22日,2021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下称2021京杭对话)将在浙江杭州启幕。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国家文化名片。大运河北南两端的北京和浙江,因河而兴,也因河相通结缘。

2020京杭对话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五方合作机制框架协议》签约。 盛佳鹏 摄 摄

为进一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于2019年共同发起主办“京杭对话”。2020年起,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加入“京杭对话”合作机制,五方通过主办“京杭对话”系列活动,彰显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合作共识。

继首届京杭对话之后,今年该活动再次回到杭州举办。2021“京杭对话”自10月21至23日,为期三天。活动以“走向共同富裕的千年运河”为主题,将开展“1+N”场活动,即1个开幕式暨主论坛以及多场子活动。

2021京杭对话之 “千年运河千里行”中外媒体采风活动在北京启动。 盛佳鹏 摄 摄

在22日将举行的2021京杭对话主论坛中,主办方负责人将和国内外政产学研各界嘉宾,共同为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声,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建言,为千年大运河走向共同富裕献策。

据悉,2021京杭对话将充分展现北京、浙江乃至全流域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展现大运河文化的多样性与厚重性。

其中,千里运河北首的北京市将精心准备的“文化大餐”带到了江南,准备了丰富多彩的“1+8”活动。今年,展现中央美院等八大美术院校艺术家原创水彩手绘作品的《北京名物》图书将在活动中正式发布;在“走向共同富裕的千年运河”文化展上,包括《京杭大运河》手绘长卷、《风情万种·北运河神采》剪纸长卷、《漕运三部曲》等大运河文化带图书在内的北京文化艺术精品将悉数亮相,另有《友谊之船》景泰蓝摆件、《丝路绽放》雕漆赏盘等7件非遗国礼藏品展出,一显传统文化之精髓;来自北京的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将在杭州大剧院上演,该剧是首部聚焦大运河北京段的舞台艺术作品,将交响和京剧艺术相结合,挖掘、弘扬大运河时代价值。

2020京杭对话期间,杭州西湖女子巡逻队在北京颐和园参加诗画浙江北京文旅周活动。 李木易 摄 摄

此外,魅力北京浙江周活动也将在杭州举行。让首都丰富多彩的文化业态融入杭州运河历史街区中,向市民游客全方位展示北京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该活动期间,主办方将邀请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来到杭州拱宸桥,与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宸宸”一起带领民众一同游运河、话文化。

饱览北方运河文化的同时,民众亦能体验江南运河文化的多彩。2021京杭对话期间,浙江省及杭州市将通过举办《如梦上塘》夜游,展现上塘河“七运十三景”,让游客领略别样的运河文化盛宴;通过在“走向共同富裕的千年运河”文化展中设置杭州工艺美术文创展、杭州运河图书展等,展现当代文化建设成果;通过举办“国风瑰丽”中国大运河庙会,一展当地大运河文化风情、科技创新及城市风貌。

今年活动期间还将发布“走读运河”文旅品牌。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的“洋主播”和外国留学生将与文化名人、专家一起,“打卡”大运河杭州段的文化地标,对外传播运河文化。此外,京杭两地诗人和艺术家还将共同参加大运河国际诗歌节闭幕式、运河雅集等活动,感受千年运河文脉。

2019京杭对话大运河京杭雅集活动,浙江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杨崑在大运河(杭州段)上进行表演。 徐军 摄 摄

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与利用,需要沿线各省市合力推进。记者了解到,2021京杭对话除在杭州举行上述活动外,主办方亦放眼全流域共建共享,在活动开幕前开展了“千年运河千里行”暨“爱上大运河”中外媒体采风活动,旨在更好展现大运河全流域风貌,推动大运河文化国际传播。共邀请30余家中外媒体先后赴北京、山东、江苏、浙江,利用文图、直播、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向世界讲好中国大运河故事。

主办方表示,希望能以“京杭对话”为纽带,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凸显两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流域打造人文运河、生态运河、魅力运河,努力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塑形铸魂赋能。

据悉,2021京杭对话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主办,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运河集团、杭州市园文局、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杭州拱墅区人民政府、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新闻图片网、北京《月讯杂志》承办。(完)

标签组:[文化] [大运河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3129.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