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千里运河千里行京杭琴瑟和鸣共话文化交融

发表于话题:2021京杭对话
发布时间:2021-10-27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 杜燕)秋日晨光,蓝天白云。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大运河北京段,水平如镜,飞鸟悠然,绿树环绕,高楼摩天。河面一艘画舫上,30余家中外媒体记者动身,将体味千年流淌的古运河焕发的新活力、展现的新风采、散发的新韵味。

  10月17日,2021“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之“千年运河千里行”暨“爱上大运河”中外媒体采风活动在大运河北京段启动。

民乐团在行走于运河上的一艘画舫内演奏。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登上这艘两层高的画舫,映入眼帘的是“天坛”与“西湖”的邂逅。正待思量这条大运河如何连接南北两端的京杭、架起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之际,音调明亮悠扬、节奏明快的民歌传入耳中。

  这是乐队在演奏一首富有江浙地区特色的民歌,《拔根芦柴花》《太湖美》《绣荷包》……优美动听的旋律中,记者们怡然欣赏旖旎的运河风光。

迪拜中阿卫视记者伊曼(右)“讨教”如何弹上一曲“千古绝唱”。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忽而,欢快的琵琶声沁人心扉,让人仿佛置身于“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于南山之笋”的当年漕运忙碌的场景中。

  当民乐与爵士乐完美融合的三弦演奏想起,望着岸边民众或悠闲散步、或跑步打拳、或喜笑颜开“打卡”拍照,不觉让人在晨曦的美好中寄望“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运河汤汤,文脉悠悠。欣赏着水城共生、人水和谐的景观,聆听着既有古风情怀又有时尚韵味的南北旋律,迪拜中阿卫视记者伊曼现场向乐队成员“讨教”如何弹上一曲“千古绝唱”。

  画舫一路从运河奥体公园二号码头行至柳荫广场码头,仿若跨越了悠悠千年。

民乐团在行走于运河上的一艘画舫内演奏。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记者了解到,为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价值,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和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创新成立了“五方合作机制”,成功主办两届“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旨在发挥京杭两端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多地、多点、多方联动参与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的共同行动,突出展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提升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国际影响力。

  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徐和建看来,京杭两地联手保护京杭大运河,发挥了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开放性、创新性、国际性、群众性、示范性和传播性特色,成为京杭共同讲好运河故事的经典之作,成为面向世界传播中国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窗口。

民乐团在运河岸边演奏。图为民众纷纷打卡“幸福照相馆”。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今年是“京杭对话”举办的第三届。千年运河文化展、上百种运河题材作品、《燃灯佛舍利塔》等非遗国礼,以及首部聚焦中国大运河北京段的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等将亮相。京杭两地诗人和艺术家也将开展文化交流。

  宽阔河面倒映着现代化高楼,高铁行驶在运河桥上,一幅古今交融、水天一色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中外媒体采风活动邀请了30余家中央、北京市、浙江省和境外媒体组成的采风团,经由高铁与运河,先后赴北京通州、山东枣庄、江苏扬州、浙江杭州等大运河沿岸城市实地探访,利用文图、直播、短视频等融媒体传播渠道,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示新时代古运河新风貌,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智慧。

  流淌的大运河,将在新时代见证京杭琴瑟和鸣,传唱中华民族奔腾浩荡的历史壮歌。(完)

标签组:[艺术] [大运河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3168.html

相关阅读

蔡襄陵园在哪里

蔡襄陵园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铺头锦岭下古官道旁,今福厦公路西侧。原官道旁有巨碑“宋端明殿学士忠惠蔡公神道”。蔡襄晚年住在莆田南门外(即今蔡宅村),逝世后葬于莆田将军山,后迁葬于枫亭。明成化年间...

2025-11-04

古代怎么过教师节

中国历来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度,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而且,在《后汉书·孔僖传》中还曾有过:“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这样的记载。那古代有教师节吗?古代人的教师节怎么过?尽管直至...

2025-11-04

蔡襄纪念馆是什么样的

蔡襄纪念馆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东海镇东沙村,工程总投资150万元,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为五层框架结构。馆内设有陈列室、书画厅、会议厅等。纪念馆收藏和陈列蔡襄生平活动的文物遗作、书简、字贴和各种版本蔡氏...

2025-11-04

汉灵帝灵怀皇后王荣为何主动喝下堕胎药?她最后是怎么死?

中国历史上有众多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也是其中之一。历史上的刘协是个生命力十分顽强的人,也能说是位很命大的皇帝,他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曾服下打胎药,但他依旧活了下来。那么汉献帝的母亲是谁呢?她又为何要这么做...

2025-11-04

卫青和霍去病相比 两人谁对汉朝的贡献更大

很多人都不了解卫青和霍去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版图,在发展的道路上,每一寸土地都来之不易。对古代的国家来说,在守护土地这个工作上更不敢放松警惕。对封建大国来说,土地...

2025-11-04

隋朝名将尧君素,大隋王朝最后的守护者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隋朝名将尧君素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大业末年,隋朝的寿命到了,天下再也没有忠于隋朝的人。就算是在关中顽强抵御李渊进攻的屈突...

2025-11-04

前半生幸福无比的孝康敬皇后张氏,为什么晚景凄凉?

说到孝康敬皇后张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以“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来形容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然而比起明孝宗朱佑樘对张皇后的宠...

2025-11-04

朱棣无意间说的一句话,死后导致儿子造反

“靖难之役”中,朱棣击败了建文帝,开启了自己的帝王生涯。然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登基后的朱棣虽然没有了“削藩”的麻烦,却又开始为皇位继承人的事发愁了。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 、储君人...

2025-11-04

刘细君:第一位真正记载且有名字的和亲公主

和亲这件事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之中屡见不鲜,作为和亲的主角,这些女子被统治者当做棋子任意摆布,她们无法拒绝和抗拒,独留青冢是她们最后的归宿。一部中华历史不仅有英雄血,更有美人的眼泪。据《汉书》记载,光是在...

2025-11-04

刘彻最得意的太子死了,他晚年后悔了吗?

公元前128年,已经人到中年的汉武帝终于盼来了他的长子刘据,武帝大喜之下,不仅封了刘据生母卫子夫为皇后,而且还大赦天下与民同乐,对小刘据更是百般爱护,宠爱异常。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然...

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