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运河鲜闻|“游运河行大运” 2021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开幕

发表于话题:2021京杭对话
发布时间:2021-10-27

10月9日,以“游运河行大运”为主题的2021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开幕,7个系列主题活动将在线上线下举行。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出席开幕式。

本次文化节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主办,市文物局、通州区委区政府、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体育局、市文联承办,期间将举办近50项“游运河”文化活动,整合运河沿线文化、旅游、体育等资源,让市民、游客感受运河文化魅力,享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

莫高义表示,北京将以《北京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为指引,系统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重点工程;深入梳理历史文脉,以正在建设的大运河博物馆为主要依托,生动展现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把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共同谱写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新篇章。

集中发布,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喜人

近年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喜人。开幕式现场,发布了《北京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大运河文化带文博领域建设成果、大运河题材文艺作品、12条运河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和大运河手绘地图,以及“大运河文化创新创意设计大赛”部分优秀产品成果。

作为大运河申遗发起者之一的朱炳仁通过视频方式向文化节开幕式表达祝贺。

文化节期间,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水务局联合发布“北京市水利遗产名录”,向社会发起“加强水利遗产保护利用”倡议。同时,10月16日在运河河畔万寿寺内将举办一场“水利遗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水利遗产保护、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城市水利及可持续发展等有关热点议题深入研讨。值得一提的是,论坛现场还启动了“曹雪芹在京遗址标识工程”。

网红打卡,打造运河文化消费场景

千年运河不仅哺育了两岸人民,旖旎的水上风光更是市民、游客游玩留影的好去处。文化节期间,北京发布大运河北京段沿线12条旅游精品线路,线路分布于大运河北京段沿线7区,公众可以在游览中享受全方位的旅游新体验,让精品文旅游线路引领运河旅游转型升级。

在去年打造大运河(北京段)沿线“网红打卡地”基础之上,今年文化节期间,北京市文物局联合市委网信办等多家单位联合打造了以“了不起的运河”为主题的“文化遗产+网红打卡地”新路线,挖掘、梳理、整合大运河文化带特色文旅资源,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邀请知名大V拍摄制作“探访运河沿线特色‘网红打卡地’”系列Vlog视频,配合呈现制作海报、长图,凸显大运河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时尚魅力,让运河文化消费成为广大民众彰显个性特征和生活理念的符号标识。

“点亮”运河,提升民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为更好利用大运河北京段沿线水岸治理成果服务公众文化生活,推介运河游船出行,文化节期间,大运河(北京段)沿线各区纷纷通过推出多种形式的活动“点亮”运河。

开幕式结束后,公众开启大运河“夜游模式”,进行“运河游船/艺·韵河体验游”,公众乘坐游船游览北运河部分通航河段,欣赏沿线美景。朝阳区依托运河水系资源和景观空间,推出亮马河通船项目,打造集游船、消费等于一体的“轻舟夜赏亮马河”游览体验,助力北京夜间经济繁荣。

文化节期间还将陆续开展多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类型涵盖学术交流、展览展示、文艺创作、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如文艺演出主题活动——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爱上大运河》音乐会等,让公众感受大运河厚重的历史文化滋养。

精神浸润,寻找大运河(北京段)最美文物守护人

多年来,大运河守护人守初心、用匠心,在各自平凡又伟大的岗位上勤恳耕耘,不仅为北京全市乃至全国文物系统干部职工树立榜样,更诠释了文博工作者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文化节期间,北京市文物局、中国文物报社首次在全市层面联合发起2021年度“寻找北京最美文物守护人(大运河)”宣传推介活动,面向各文博机构、文物志愿者团体征集大运河(北京段)上的最美文物守护人,宣传守护人先进事迹及背后不为人知的耕耘故事,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传承利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助力推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交流互鉴,世界运河文化对话会在京召开

作为2021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世界运河文化对话会昨天下午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召开,运河沿线文化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优秀文化创意企业品牌代表、非遗传承人代表等齐聚运河之滨,共同研讨运河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加强国际运河文明的交流互鉴。

在对话会上,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孙若风以“从历史积淀带到文化产业带”为题,讲述了运河的文化作用和当代意义;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铭通过“大运河、世界与北京”的主题演讲,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与北京的城市发展以及推动国际交流的关联。

此外,世界运河国家代表、GTAI德国联邦贸易投资署中国总裁罗伯特·赫茨纳(Robert Herzner)带来了“运河文明·文化桥梁·工匠精神”的视频演讲,介绍了国际上在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方面的经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为大家讲述了“运河文化和年画历史的渊源”。(李祺瑶 王广燕 杜燕 徐婧 陈杭)

延伸阅读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2023年基本建成

在2021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上,《北京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发布。按照规划,今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机制全面建立,北运河通州段实现全线游船通航;到2023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任务基本完成;到2025年,大运河各类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基本实现全覆盖。

今年,北京市率先在全国印发实施了《北京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依据规划,北京市将全面打造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个功能分区,扎实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个重点工程,集成推出一批标志性项目,以线串珠,以珠带面,延续壮美运河千年神韵,打造具有首都标准、北京特色、时代气象的北京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使大运河成为文化之河、生态之河、发展之河、民生之河、融合之河。

北京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目标分为2021年、2023年、2025年三个时间节点。其中2021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机制全面建立,北运河通州段实现全线游船通航,为全面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到2023年,大运河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局面基本形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任务基本完成;到2025年,大运河各类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显著提高,沿线区域协同发展更加深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成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北京将推进“河道、水源”“闸、桥梁”“古遗址、古建筑”等三类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风貌、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打造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典范;规划建设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保护修复八里桥,加快推进通州古城核心区、张家湾古镇等文物保护修缮,建设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

推进大运河沿岸生态环境治理,北京将建设观水、近水的滨水休闲空间,整体打造水城共生、人水和谐的大运河生态文化景观长廊;重点加强河道两侧绿化提升和环境整治,建设通州堰防洪体系,到2025年,基本完成北运河、通惠河、萧太后河、坝河等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实现河道水体全面还清。

北京市还将促进大运河沿线文旅融合发展,创建通州大运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台湖演艺小镇、张家湾设计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建成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城市副中心剧院和图书馆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推动通惠河部分河段、潮白河部分河段实现游船通航功能。

为增进大运河两岸民生福祉,北京将在沿线传统生活生产区域内逐步疏导不符合保护建设要求的设施、项目等,促进环境和整体风貌提升。鼓楼西大街、南锣鼓巷、南新仓、通惠河沿线等一批传统利用区将优化,集中整治提升公共空间、商业业态、建筑风貌和交通秩序,建设具有大运河特色的高品质京味文化休闲区。

此外,北京市还将推动大运河沿线交流合作,发挥大运河联接京津冀等地的轴线作用,促进沿线八省市以大运河为媒介开展交流合作,探索以文化交流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持续办好中国(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运河国际艺术周、京津冀文化交流季、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等文化活动,加强沿线区域人文艺术交流。

标签组:[大运河] [国际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3184.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