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千年运河千里行”:北京以运河文化推动交流互鉴

发表于话题:2021京杭对话
发布时间:2021-10-27

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蜿蜒1794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人工运河。 中新社 史春阳 摄

中新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杜燕)舟楫千里,贯穿南北,运河汤汤,文脉悠悠。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大运河,是流动的、活态的文明,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和情感纽带。位于大运河北端的北京,正以运河文化为载体,推动中外运河文化的交流互鉴,打造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其中,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蜿蜒1794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人工运河。它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串联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6个省市。

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蜿蜒1794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人工运河。 中新社 史春阳 摄

大运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各民族各地区交融互动的关键纽带,也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沿地带,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

众所周知,京杭大运河是为国家都城的服务保障而逐渐形成的漕运通道。从元朝开始,随着统一大王朝定都北京和京杭大运河的贯通,通州成为名副其实的“首都东大门”。由于完善的交通体系,早在元代,北京不仅与丝绸之路联系通畅,且由于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使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连通成为现实,不仅实现了南北交通渠道畅通,促进了物资、人员、商贸等在内的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大运河沿线和世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此后,在大运河上往来的各国旅行家、使节、传教士不计其数。

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蜿蜒1794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人工运河。 中新社 史春阳 摄

千百年来,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是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牢牢把握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努力呈现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2019年12月,北京率先发布《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中长期目标进行了安排,涉及文物、生态、旅游、景观、协同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喜人。北京在白浮泉、万寿寺、玉河通惠河、西板桥、清固伦和敬公主园寝、路县故城、大运河故道、小圣庙、善人桥9处文化遗产取得重要考古成果,进一步丰富大运河文化带与北京老城的内在联系与文化内涵。

随着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从理念步入实践阶段,如今的大运河逐渐成为更具人文价值和时代魅力的文化符号。如何沿着悠悠运河向世界讲述运河历史故事和当代价值?

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蜿蜒1794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人工运河。 中新社 史春阳 摄

在中外媒体资源丰富的北京,由中央、地方、部分境外媒体和海外社交媒体组成的“千年运河千里行”中外媒体采访团,17日即将从北京启程,历时7天,行程约1300公里,最后抵达杭州,用镜头、文字记录“千里行”的所见所闻。

此次采风活动是即将举办的2021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系列活动之一,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主办,旨在发挥京杭两端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多地、多点、多方联动参与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的共同行动,突出展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展现古往今来水城共生、人水和谐的生态文化景观,讲述大运河承载着的无数繁华盛景和动人故事,提升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国际影响力。(完)


标签组:[大运河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3213.html

相关阅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词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2025-07-3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诗词赏析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

2025-07-31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创作背景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

2025-07-31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诗词赏析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

2025-07-31

《兰陵王·恨之极》赏析

《兰陵王·恨之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因梦而作,开首两句总摄题旨,接着叙述五事:上片咏苌弘和郑人缓的故事,中片用望夫妇和启母的典故,下片归到梦中的张难敌本事。虽人事不同,但怨愤的情感相同,最后...

2025-07-31

《青玉案·元夕》的创作背景及名家点评

《青玉案·元夕》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词采用对...

2025-07-31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

2025-07-31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译文朦胧的月色下花儿是那么娇艳,在这迷人的夜晚我要与你秘密相见。我光着...

2025-07-31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译文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幅员...

2025-07-31

李煜的文学成就:词作自成一家

文学成就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尤以词的成就为最大。李煜的词,存世共有三十余首,在内容上,可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不脱花间派...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