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上海,何日君再来

发表于话题:一梯四户开门供孩子互相串门玩耍
发布时间:2021-10-28

母亲来我家小住,想带她出去转转。看到眼花缭乱的旅游线路,我毫不犹豫选择了上海。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感吧,带最爱的人,到自己认为最无限繁华地方,见见世面。

定居绍兴后,见惯了古城的小桥流水、青砖黛瓦,上海雄伟壮观、气势如虹的楼群,带着沉甸甸的历史厚度的建筑,让人叹为观止。如果绍兴是一位娟秀婉约的小家碧玉,那上海,就是一位摩登又阔绰的时髦女郎,手挎抻包,款款而行,成熟、典雅、光芒乍射,不差钱的气势震摄一片乡下人。

对,我和母亲就是被震呆了的乡下人。

在城隍庙,古色古香却大气十足的建筑,一座又一座。母亲高兴地说,这个楼真好看,快给我照相。没走多远,又喊我,这个更好,再照一张……一个酒店门前的石狮子,她也抓紧合个影,说从没见过这么大个的。丝绸店华丽丽一大片,晃得眼晕,老人看看这个,摸摸那个,都好看,都喜欢,都想要。我喜欢那些老字号的糕点,精致、美味,毫不犹豫买了两盒。城隍庙即热闹又生活,我们除了拍照,就是买和吃,那种物质丰盛又现世安稳的舒适,令人心满意足。

晚上去外滩看夜景。黄埔江畔,风大雨疾,天公虽不作美,可我们热情依然如火如荼。那霓虹闪烁的高楼大厦、灯火通明的十里洋场、璀璨夺目的东方明珠、悠悠穿流的浦江水……此时的上海就像一个华丽的梦,活色生香,充满诱惑。雨势渐小,江面静了,一艘彩光闪耀的游船远远驶来,所经之处光影晕了开来,如划破一池碎银,又似闪闪烁烁的星空。此刻,船璀璨,江水炫,水上水中两相辉映,让人有恍然若梦不知天上人间的惊叹。我的手机一刻不得闲,记录下这美丽时刻。有一幅照片,是母亲与东方明珠的合影。一位阅尽岁月与沧桑,一个写尽繁荣与奢华,在东方明珠光影的映趁下,母亲是美的,甚至光彩照人,连皱纹中都透着微笑和幸福。我把夜景照片发到亲友群里,远在山东老家的亲人们,赞美之余更是开心地用家乡话调侃母亲:去了大上海,老太太也跟大城市人一样,老么洋气了。

我是在鲁北地区农村长大的,在家乡,每个人都有上海情结。儿时我心目中的上海,是个了不起的名字,是梦幻般的存在,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有一年《上海滩》热播,我好奇地缠着大人打问,上海是什么样子呀?他们几乎穷尽毕生词汇来描绘,摩天大楼,宽敞公路,晚上到处霓虹灯,比白天还亮……我还觉不够,继续追问一些细节,其实他们也没去过,都是凭着有限的想像来回答。问多了,会不耐烦来一句,反正就是好,要多好就多好,那可是上海。有一年,一位本家叔叔去了上海,回来后,去他家里的人,从早到晚络绎不绝。我们小孩子几乎长在了他们家,听他讲高楼大厦,十里洋场。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叔叔说上海的楼像朵花,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困惑了多年。直到我工作后因公事出差,匆匆路过上海,才明白叔叔的意思。山东地广人稀,农村都是方方正正的砖瓦屋,即使现在,盖的楼房基本一梯两户、最多四户。但上海寸土寸金,一栋楼恨不得围成圈的盖,外观再凹个造型,远远看,可不就是一朵花嘛!

人们喜欢称上海为魔都,魔幻都市。是啊,上海那摩登感、锋芒感、高度感、尖锐感,那璀璨夺目、散发着蒙太奇色彩的梦幻之光,那开放、多元、海纳百川的厚重积淀,都令人着迷甚至疯狂。它确实是一座魔力之城,具有迷人的真实感,不管你怀揣何种期望值,走进它,总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我还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上海滩。有一种记忆叫十里洋场,有一种风情叫老上海。万国建筑群静静诉说着浮华旧梦,《上海滩》徐文强、冯程程的爱恨情仇令人断肠,《长恨歌》里的三小姐,躲在岁月红尘的深处,眼波流转,巧笑倩兮,还有那老电影、旧唱片、优雅的旗袍……曾经风靡上海滩的这一切已不在,但那段沉香却留了下来,直到今天,还是一种风情,一个别致。如果你时间足够多,那些游人罕至的深巷小弄一定去走一走。一抬头,竹篙搭建的晒衣架、各色衣裤在头顶飘扬,身边邻里吴侬软语的相互问候,还有从弄堂口传来的叫卖声,这是上海的另一副面孔—市井百态,热气腾腾。这就是上海,能同时容纳多种格调,并将这些幻化成多种风情。

短短两天,览尽繁华。我们坐上回家的大巴车,挥手作别。为了活跃气氛,导游组织大家唱起了歌,好不热闹。邻坐女孩,却郁郁寡欢,一言不发。当驶离上海界时,女孩忽然哭了,双手掩面,肩头一抽一抽,哭得很厉害。我束手无措,只小心翼翼挡住不被别人看到,任她倾泄情绪。美丽的地方,都有故事,女孩与上海是怎样一个故事呢?三天以后,我知道了答案。女孩在微信群里分享了一篇文章:曾经,一个男孩向一个女孩发誓,等赚够了钱,要带她去上海最高的楼,俯视这座魔都,把整个世界踩在脚下。当时的豪气,让她禁不住爱上男孩。女孩在文章最后写道:上海,我来了,是我自己来了。你不再是你,而我,也不再是我。

聚散两依依。人生,快乐永远与悲伤并存,繁华注定与寂寞交加。每一天,有多少人,带着期望来这里,又有多少人,拖着行囊悄然离去……而上海这座大气之城,总是不动声色地容纳着这一切。

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虽然早就知道人生就是不断放下。可最后,我还是没和你好好道别。

标签组:[上海] [何日君再来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4160.html

相关阅读

贾宝玉为何独爱林黛玉

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总会疑惑,为什么贾宝玉偏爱柔弱的,爱耍小脾气的林妹妹,偏偏对温柔懂事,端庄大方的薛宝钗一点也爱不起来呢? 其实,林黛玉并非一无是处,她有三处优点,让宝玉爱不释手,从此其他女子在...

2025-07-31

杜牧的轶事趣闻:十年之约

十年之约杜牧在宣州幕下任书记时,听说湖州美女如云,便到湖州游玩。湖州刺史崔君素知杜牧诗名,盛情款待。崔把本州所有名妓唤来,供杜挑选。可杜牧看了又看,有些遗憾地说:“美是很美啊!但还不够尽善尽美。”又说...

2025-07-31

杜牧的故事之杜秋娘诗

杜秋娘诗小杜另一首与歌女有关诗歌为杜牧博得了盛名,这就是《杜秋娘诗》。杜秋娘本是金陵美女,妩媚动人,能歌善舞,能联诗作曲,十五岁时,一曲《金缕衣》就俘虏了镇海节度使李锜: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2025-07-31

杜牧的轶事趣闻:张好好诗

张好好诗大和二年十月,杜牧进士及第后八个月,杜牧就奔赴当时的洪州,即王勃写《滕王阁序》那个地方,开始了杜牧长达十多年的幕府生涯。其时沈传师为江西观察使,辟召杜牧为江西团练巡官。沈家与杜家为世交,沈氏兄...

2025-07-31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赏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文学赏析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

2025-07-31

《相见欢》赏析:剪不断理还乱

文学赏析这首词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

2025-07-31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

2025-07-31

《清平乐·村居》诗词赏析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古词大意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

2025-07-31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创作背景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

2025-07-3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