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一辈子不结婚,晚年会过得如何?路遥笔下这位70岁老人颠覆了想象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1-17

路遥《人生》

插图:电影《人生》剧照

在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里,对于德顺老汉这一角色,描绘的并不算多,他更像是主角高加林的人生导师,虽然他只是一个一辈子没有结婚且无儿无女的老光棍儿,但他活得比谁都通透,都明白。

每当高加林深陷低谷期的时候,总会有德顺老汉陪在身边;在他飘飘然,自认为即将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也是德顺老汉提醒他,做人不能忘根,不能忘本。

可以说,高加林的每一个人生节点,都有德顺老汉陪在左右,他看着高加林从小长到大,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来疼爱。

高加林自是懂得感恩的,向来尊敬他,孝顺他,每次见到他都会毕恭毕敬地喊一句:德顺爷爷。

虽然路遥对于德顺老汉的刻画并不多,但每次出现总能让人心生敬意,因为他活出了很多人羡慕的样子,即便他一辈子没有结婚,但他活得比谁都自在。

他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也是他告诉我们,一个人能不能活明白,跟年龄无关,跟是否结婚、是否成家无关,只跟一个人的格局和心境有关。

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的农村民风并没有如今这般开放,甚至可以说是闭塞的,保守的,尤其是在婚恋的问题上。

很多人结婚多半都是父母做主,找媒婆说媒,双方觉得合适婚事就定下了,根本没有爱情这一说。

在这一点上,德顺老汉无疑是时代的先行者,他曾经爱过一个人,并一辈子都把她放在心里,为了她终身没有再娶。他觉得结婚就要跟自己相爱的人,如果没有感情,不如一辈子单身。

在高加林和巧珍恋爱的时候,村里的人都在看笑话,说着很难听的话,只有德顺老汉站出来护着他们,并鼓励高加林好好珍惜巧珍,说她是一个金子般的姑娘。

高加林和巧珍在一起的时候,正值人生的低谷期,他是当时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高中生,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就留在村里当老师,没想到几年后被关系户顶替了,只能回村当了农民。

高加林心高气傲,根本不甘心当一个农村,那段时间的他前所未有的沮丧,好在巧珍出现了,陪着他一起走过低谷期,并给了他爱情的甜蜜。

只是后来命运弄人,高加林走后门当了县里的记者,遇到了城市独家女黄亚萍,就狠心和巧珍提出了分手。

她觉得巧珍不识字,没文化,只能一辈子当个农民,而自己却向往着大城市,黄亚萍家境优渥,可以许给自己美好的未来。

然而,他的记者身份最终被揭发了,他又一次回到农村当了农民,而这时候的巧珍,已经心灰意冷嫁给了邻村的马栓,彻底断了和他的任何可能。

这个时候,德顺老汉出现了,他在高加林回村的路上等着他,生怕他想不开,在高加林说自己想寻短见,觉得活着没有意思的时候,德顺老汉一席话,直接道出了人生最好的活法。

他说:“我快七十岁的孤老头子了,无儿无女,一辈子光棍一条,但我还天天心里热腾腾的,想多活它几年!别说你还是个嫩娃娃哩!

我虽然没有妻室儿女,但觉得活着总还是有意思的,我爱过,也痛苦过,我用这两只手劳动过,种过五谷,栽过树,修过路,这些难道不也是活得有意思吗?拿你们年轻人的话来说,这叫幸福!

我把树上的果子摘了分给村里的娃娃们,我心里可有多幸福!你小时候也吃过我不少果子啊!你小子还不知道,我栽下一棵树,心里就想:我死了,后世人在那树上摘着吃果子,他们就会说,这是以前村里的光棍老汉德顺栽下的。”

一开始,他是在劝慰高加林,但是到最后,像是在说给自己听。

他一直都是这样一个活得热气腾腾的人,他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去生活,从来没有怀疑过人生的意义,更没有觉得自己的晚年,过得很凄凉。

一个人的晚年是否凄凉,不是看他身边有没有人陪伴,而是他的内心是否充实,是否富足。有些人身边有一群人,儿女成群,几世同堂,但内心却孤独地像一片荒漠,没有人懂他,孝顺他,照顾他;

但有的人哪怕孤身一人,但是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可以做着喜欢做的事,每天乐呵呵地活着,这样的人看似凄凉实则心有乾坤。

德顺老汉一辈子没有结婚,但他的状态和晚年生活,给很多人树立了榜样,他的乐观和积极,更是颠覆了很多人对孤身老人的想象。

在很多人看来,一辈子不结婚的老人,晚年多半是凄凉的,但德顺老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自己不仅不凄凉,而且活得有声有色,热气腾腾。

他不断地为村里做好事,栽树,修路,疼爱每一个孩子,村里的人没有一个人不尊敬他,爱戴他。他有一颗善良且热忱的心,他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充满希望的。

人这一生究竟该怎样活着,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不管你怎样活,心态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的状态。

心态好的人,不管是结婚还是一辈子未婚,都可以经营好自己的生活,而心术不正的人,无论和谁在一起,无论选择哪一种生活,都会充满迷茫和阴郁。

这里的心术不正,不仅是指为人不善良,更多是指没有正确的三观,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简单来说,如果你自己本身不懂得自爱,不懂得为自己的人生和生活负责,那么不管你遇到谁,不管你做什么事,都不可能活出幸福感。

德顺老汉则刚好相反,他活得很明白,在高加林的每一个人生节点上,他都及时出现,用自己的人生智慧为他指点迷津,他总能三言两语就能点醒一个人,这跟是否有文化无关,只跟阅历、素养和格局有关。

一个快七十岁的老人,无儿无女,孤身一人,但却每天活得格外充实,是他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晚年是否凄凉,跟身边有没有人陪伴无关,只跟心境有关。

如果你的内心充足,精神世界丰富,不管你是不是单身,都能活得热闹。相反,如果没有人懂你,爱你,孝顺你,就算你儿女成群,一样会活成一座孤岛。

END

标签组:[社会万象] [路遥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7779.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