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四川阿姨在公厕旁开了间牛杂店,真够味!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2

牛杂,这种流传在广州大街小巷的传奇美食,时至今日依然特别有人气,无数男女老少都愿意为了牛杂的奇妙滋味钻进大街小巷

这家在北京南路小巷子里的牛杂店,已经开了十几年了,连招牌都没有!

来到的时候,我还问了一句:阿姨这里是不是肥记牛杂?可能是附近广油鸡的名气太盛,来了好几次都没认真注意到这家店

要不是用普通话说牛肚的时候,肚字念了第三声,阿姨那口流利的粤语差点让我以为她是广州人了。

一条旧旧的小巷,一辆小小的牛杂车,附近还有个公厕,是广州神店的配置没错了!

牛杂车上那一盘大大的牛杂成功地吸引了我的视线,简直就是万恶之源本源

阿姨手中快速翻动的剪刀,嚓嚓嚓牛杂就剪好了,再加上一勺高嘌呤浓汤就完成了

这个时候,旁边的配料成功地吸引了我的视线!辣椒酱有好多种,小型的色号辨认现场

这款是阿姨自己亲自做的,是比较辣的一款,正宗四川血统

颜色深一点的也是阿姨自己做的,老干妈口味。还有甜酱和蒜蓉辣椒酱

蒜蓉味的吃得多了,这次就不吃了,其他三种,一个都不能少

我还要了一个猪红汤和一个牛杂猪肠粉,就坐在门口开吃了

牛杂的种类比较丰富,连不常见的牛大肠也有(莫不是得了四川串串的真传?)

牛大肠出现在牛杂里还真是我第一次见,味道和牛小肠差不多,但是吃起来比小肠更弹牙!而且还没异味

牛板筋紧致,纤维强韧,但嚼之易散

表面平滑的牛板筋,更适合蘸甜酱,鲜味全面提升。

牛膀是牛的胰脏,往常吃到的都是绵软的口感,但这个牛膀的口感略带弹牙

牛膀的质地很适合吸取辣椒酱,蘸点辣酱更过瘾哦

牛小肠煮得刚刚好,表层也不会太硬太粉

加点辣酱,就是“老干妈味的腊肠”!

牛筋,据说是弹牙又入味,为什么是据说呢?因为我还没吃就被肥霖吃完了,因为太好吃,不知不觉就吃完了

同样的,还有萝卜我也没吃到。萝卜吸附了辣椒油,点燃了纯洁的白萝卜

据说这个萝卜非常入味,嗯!

唉,途中阿姨还来给我加了一勺汁,说:不要光顾着拍照啦!凉了就不好吃了!这个举动真的感动到我了,做美食编辑那么久,都多人都问我好不好吃,很少有人会关心我吃得开不开心。。。

扯远了,那接下来吃一下这个牛杂猪肠粉吧!

雪白的猪肠粉再猪红汤里滚过,加一些汤,再加一些牛杂汤,简单的做法,却有着鲜美的味道!

猪肠粉在浓汤里金牌过还是原来雪白的肤色,不动声色却把鲜美的汤汁吸了个遍

当然了,把粉皮展开,在汤里浸一轮,会更入味

这碗猪肠粉的配料我选择了牛肚和牛肺还有韭菜

韭菜是成捆的,刚好一口吃得下的一小捆,太人性化了

牛肚的厚度都挺厚的,吃起来贼带感

牛肺的亮点在于火候掌握得很好,所以口感一流

辣酱毕竟有四川血统,阿姨说不太辣,我居然信了!所以这个猪肠粉我吃得满头冒汗

吃完辣的,喝一口猪红汤超解辣

猪红嫩而多汁,像海绵一样,咬下去的时候汤汁biu的一下就出来了

胡椒味不算重,味道以鲜为主

吃完这一顿,蓦然生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应该是这里的牛杂,点亮了这个春天。

午饭时间一到,周围藏着的人都下来吃牛杂了

还有一些慕名前来的年轻人

几张简单的桌子,一辆牛杂车,一个态度亲切的阿姨,或者不耐烦的大叔,这才是我们认知里的牛杂档。

店名:肥记牛杂

地址:越秀区北京南路18号左二巷巷口

人均:15

营业时间:11:30--22:00

标签组:[美食] [小吃] [阿姨] [牛杂] [萝卜牛杂] [猪肠粉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431.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