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小城印象 • 一张黄岩小吃图鉴,唤醒味蕾乡愁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2

黄岩特色

小吃图鉴

常说,味蕾最忆乡愁。无论是异乡求学的学生,抑或是在外打拼的工作一族,总是抵不住“台州特色”招牌所激起的舌尖诱惑,待米醋与鲜香逐一炸开,遂在印刻着台州味道的瓷碗前溃不成军。

对于黄岩人来说,乡愁和儿时回忆交织馥郁的感情,只有在一个麦鼓头、一袋梅花糕、甚至于一碗姜汤面面前,才能真正感叹一句:回家了。

时过境迁,我们能做的,唯有让这些味道具体而有所托。收藏这张黄岩小吃地图,带你留住城南到城北的舌尖记忆

小吃来袭

每一样特色小吃都由“青燕归巢”文创设计组成员们细细品尝后逐一绘制,每一间老店都有“美食星探”们亲自采编的足迹。

01

永宁街47号 周记小肠卷

有一种酱香,叫黄岩人的卤味。岁月愈久,味道愈浓。当食材与时光共同滚煮沉淀,卤至弹牙,渗入骨髓,不疾不徐、不重不腻的是与味蕾交织缠绵的滋味,更是这些“小城卤匠”们的生活态度。

>

正如永宁街47号的周记小肠卷,周师傅开店二十余年,4点开煮、10点开店,雷打不动。“每天都有温岭、路桥等地的顾客很早就打电话来预约,甚至有江苏、江西的顾客要求顺丰寄送。”周师傅介绍说。

汤浓酱红的卤味在周师傅的慢炖细煮里早已走出黄岩,在各省各地人的舌尖绽放

02

砚池巷80号 阿虹油葱饼

这家开在砚池巷80号的小吃店,招牌不仅是油葱饼,更是这绵软甜嫩的蛋清羊尾。店主李师傅说,这家店已经开了24年,之前都是母亲经营,现在母亲年纪大了,子承母业也是一代手艺的传递。

>

初初入口,外层即化开,老街斑驳的砖瓦缝间也渗出丝丝甜味。尝到里层,油香、蛋香、红豆香馥郁交织,油而不腻,甜而不馁,所及味蕾之处皆是回忆的醇厚

03

塔院头路64号 罗氏烤糖老店

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味蕾间的记忆,随着年轮印刻深藏。罗氏烤糖老店已然成为了一个标签,用它的酥甜唤醒了多少黄岩人对舌尖上乡愁的追忆。

在这兴盛过度包装的年代,罗氏烤糖的透明袋质略显笨拙,但却一目了然

>

店主罗阿婆介绍说,下半年的生意更兴旺,许多人买烤糖做年货,品种也更多。儿时的记忆最为挥之不去,这个贯穿几十年的手工作坊,以传统的工艺,香脆的口感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04

青年西路49号眼镜排骨

熟食,对黄岩人来说,是逢年过节宴客的必备菜肴,亦是看球聚会的解瘾小吃。第一菜市场旁的眼睛排骨店,着实是熟食店的“老字号”。开店四十年,老鸭、排骨、卤牛肉,样样都是招牌。

>

在传统中坚守,在坚守中创新,这样生活气息浓郁的店里,叫人惦念的不仅是那份带着回忆的老味道,更是一份回到旧日慢时光的从容与惬意

地图一角

在地图的背面,灵魂画手们还设计了卡通店面建筑,配以老店特色小吃的介绍。

吃货必备指南

眼镜排骨:解瘾熟食,香料入味。熟食店的“老字号”。开店四十年,排骨、卤牛肉,样样是招牌。

沈阿姨小肠卷:卤味交织清晨熹微下锅,伴着热浪串在竹签上。传统佳方代代相承,几十年不变。

老李鸡蛋煎饼:打蛋摊饼切菜煎肉一气呵成,30岁为了维持生计,一晃至今竟站了二十余年。

许阿姨番薯圆:满满的番薯,千百次实打实的揉面,软糯香甜。时过境迁,番薯本味不改。

阿芬排骨:腌卤在行,酸辣鸡爪也是得意之作。柠檬、大蒜、姜等腌制而成,鸡爪入味,酸辣爽口。

西江大桥炸鸡:滚烫的油锅遇到鸡翅滋滋冒泡,从油锅中捞出,色泽金黄,亦温中益气。

管驿汤包:师从上海,汤汁鲜美。忙碌时,蒸汽弥漫整个厨房:生活的烟火气也在其中。

大正小吃:八宝饭、鸭翅面声名远传。虽是30年老店,但也跟随时代为菜单添新颜。

草巷包子:天尚未破晓的凌晨四点备货,晨曦、夜色,草巷里都有一家包子铺等你。

周记小肠卷:卤至弹牙,不重不腻;烫而爽口,辣而不燥。在各省各地人的舌尖绽放。

罗氏烤糖老店:用酥甜唤醒黄岩人舌尖的追忆。透明袋质一目了然,凸显它的时代意义。

阿虹油葱饼:油香、蛋香、红豆香馥郁交织,甜而不馁,所及味蕾之处皆是回忆的醇厚。

小李油葱饼:生活也似文火摊饼,老板自嘲安于现状,却已然练就了摊饼的独家秘方。

老江烧饼:炉间炙烤,焦黄酥脆。热腾腾的香气伴一句“慢走”,尤有生活气息。

冬芳面馆:猪脚面汤汁醇厚,蛋白满满。老板娘低调不求噱头,认真做好每一碗面

永宁街瘦肉丸:汤汁澄清,略带鲜虾味。熟稔手艺非一时可以练成,皆是岁月印刻。

胖子梅花糕:色泽明艳,内馅饱满。煤炉的热量透过铁锅传递,最终赋予梅花糕以金黄。

大名府:油炸首选,外酥里嫩。“两串菜花,炸老点”…让人怀念起学生时代。

delicious foods

黄岩美食

— 打油诗&钥匙扣 —

新鲜出炉

泡虾·食饼筒·煎饺·洋菜糕

对于黄岩的爱

始于层出不穷的美食

忠于“台州特色“

所带来的舌尖诱惑

一位无所不能的风行侠

为黄岩特色美食

奉上幽默风趣的打油诗

就跟小编一起去看下

这些有意思的诗句吧~

黄岩小吃·打油诗

美食·记忆

夏日炎炎,芭蕉冉冉。

我们奔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收集人间烟火气息,酿造数不尽的美好滋味,外酥里嫩,甜而不腻,像夏日微风渗进心脾。

油炸·瘦肉丸

油炸,油炸,

油里面炸;

瘦肉丸,瘦肉丸,

瘦肉做的丸。

泡虾

大文豪咏虾,

齐白石画虾,

不如我们

来吃泡虾。

煎饺

煎饺住在锅里,

宛如一片嘴唇,

另外那片呢?

吻着早起的人。

核桃调蛋

近看桃仁白乎乎,

调上蛋汁黑乎乎,

一气喝完热乎乎,

感觉胃里暖乎乎。

食饼筒

食饱心自若,

饼薄内馅美,

筒筒不嫌多。

嵌糕

你看,

天空中的那朵云,

像不像

你欠我的糕?

生煎包

飘香是谁?

令人流口水。

晨间一笼皮酥薄,

肉馅填肚饱。

春林卤鸭

鸭,鸭,鸭,

曲项向天嘎。

黑毛浮卤水,

转眼盘中餐。

洋菜糕

洋菜糕不是糕,

青草糊不是糊,

若你问他到底是什么,

反正既不是洋菜,

也不是青草。

手绘美食

吃货的世界柴米油盐,

画家的世界五彩缤纷,

我们的灵魂设计师,

为小吃设计了可爱的卡通形象,

并精心制作成了随时随地可解馋的钥匙扣。

美食炸弹来袭,

接好了!

青团

八宝饭

蛋清羊尾

番薯圆

梅花糕

姜汤面

解馋钥匙扣

标签组:[美食] [小吃] [黄岩] [葱饼] [梅花糕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433.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