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发生在中国最真实的渡劫事件,蛇和人都可以渡劫!

发表于话题:中国十大奇闻异事
发布时间:2021-05-07

发生在中国最真实的渡劫事件,蛇和人都可以渡劫!渡劫是我国道教的术语,本来指的是上天对穷凶极恶之人的惩罚,后来也指那些经过刻苦修炼到一定境界的修真者,飞升成仙之前必须经历的一次天劫。因为度过此劫就可以获得更高级的修为和能力,因此又称渡劫。万事万物修炼到一定阶段,都是可以渡劫。那有没有发生在中国的渡劫事件呢?其实现代就有!


20年前安徽巨蟒渡劫失败

发生在中国最真的渡劫事件,有两个,第一个就是20年前,发生在安徽省境内的巨蟒渡劫事件。


20年前夏天的一个夜里,安徽境内。当时的天空本来好好的,但是突然之间就下起了暴雨,刮起狂风,天上还滚雷阵阵,似乎要将天空给刺破,几乎没有人敢出去。由于雷暴雨来得太急,所以几个下地的农民还没来得及回到家中。于是,半路上,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惊人的景象。在黑漆漆的夜里,借助着电闪雷鸣的光亮,几个农民急忙往家里跑,但是也正因为这一点光亮让他们看到了,天上的滚雷之中不断被雷击的飞天巨蟒!


而雷鸣电闪之后,又听见一声惨烈的叫声,那条蛇就消失了踪迹。农民借着下一道光亮,突然发现前方不到百米的地方,赫然有一个山洞,一条数十米长的巨大蟒蛇从中爬了出来。比后来的黄河20米大白蟒蛇丝毫不小。面对如此骇人的场景,农民发现四周的生物除了自己就剩下这一条巨蟒了,临近的生物已经全都吓跑了,农民立刻想到了传说中的渡劫飞升,于是小心翼翼的屏住呼吸,一点点的退后消失。奇怪的是,那巨蛇也没有追他。后来巨蟒渡劫飞升又失败的事情传遍了各大新闻。

终南山道士渡劫成功


无独有偶,在前两年,有人更是直接拿出证据证明,终南山中一场异常的雷电之后,出现的七彩光芒就是渡劫成功的修真道士。其情其景和20年前那位农民描述的极其相似:天上滚雷阵阵,四面八方袭来,不断击打着渡劫的道士。最后撑下的道士,其背后就出现了七彩的光晕,好似仙人临凡。


标签组:[道士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23.html

相关阅读

边关之遣:秦始皇对扶苏的帝王养成术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将长子扶苏外放至蒙恬驻守的上郡,这一决策看似因"焚书坑儒"事件引发的父子冲突,实则是秦始皇精心设计的帝王培养计划。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证据的交叉验证,这场边关之遣蕴含着多重政治智慧...

2025-10-29

半生逐梦终成空:刘备江山半壁的得失悲歌

在东汉末年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刘备以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仁德宽厚的品格,从一介草鞋匠逐步崛起,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在赤壁之战后占据荆州部分地区,随后又夺取益州、汉中,登上了人生巅峰,成为一方...

2025-10-29

三国时期赵云的真实实力:文武兼资的儒将典范

在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赵云以其忠勇双全的形象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不同于《三国演义》中“七进七出长坂坡”的文学夸张,正史中的赵云以稳健的军事才能、卓越的政治智慧与高尚的人格魅力,在蜀汉政权中占据独特地...

2025-10-29

三国箭术双璧:赵云与徐晃的巅峰对决与历史回响

三国时期,箭术不仅是武将的立身之本,更是战场制胜的关键。在群雄逐鹿的沙场上,赵云与徐晃以截然不同的风格,将箭术演绎至化境。前者以“江面断篷”的惊世一箭名震天下,后者以“百步穿柳”的精准技艺冠绝曹营。这...

2025-10-29

襄樊之困:孟达拒援关羽背后的权力博弈与人性抉择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襄樊之战爆发,关羽以荆州之兵北伐曹魏,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在关键时刻因后方失守、盟友背刺而功败垂成。这场战役中,驻守上庸的孟达拒绝出兵支援关羽,成为历史谜团之一。表面看...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庶制度、军事格局与年龄结构共同编织的必然...

2025-10-29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定的父亲唐高祖李渊展开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对...

2025-10-29

万历亲政:宗室困局下的改革挣扎与制度枷锁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逝,二十岁的明神宗朱翊钧正式亲政。这位曾以“五岁能读书”的聪慧少年,在亲政初期展现出励精图治的姿态,却最终陷入“三十年不上朝”的怠政泥潭。而宗室问题作为明朝中后期最棘手...

2025-10-29

建文帝的困局:优势背后的致命裂痕——朱允炆靖难之败的深层解析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21岁的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明江山,坐拥朱元璋留下的庞大帝国。作为明太祖钦定的继承人,他既无外戚掣肘,又得东林文臣集团支持,更掌控着全国百万大军。然而四年后,这位看似稳坐钓...

2025-10-29

钱谦益:才子与贰臣的双重镜像——论其历史形象与崇祯弃用之因

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中,钱谦益的名字始终与“才子”“贰臣”“反复”等标签紧密相连。他既是东林党魁首、文坛盟主,又是降清后又暗中反清的矛盾人物;既是崇祯帝眼中“结党营私”的政敌,又是后世史家笔下“大节有...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