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我国现代汉语几种方言

发表于话题:中国十大奇闻异事
发布时间:2021-05-07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在语言方面上,汉语都划分为有七大方言,对此我国现代汉语几种方言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现代汉语几种方言

  语言的另一种:方言

  语言学家根据汉语方言的不同特点,把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在这七大方言内部,仍存在不同的次方言区。有时这些次方言区内的使用者也不能相互理解。在不同的方言区的人的语言意识也有一定的区别。例如,一个使用粤方言的香港人可能会感到与操台山话的广东人有很多共同点,虽然他们可能不能相互理解。相反,杭州人却倾向于认为他们的方言与上海话不同,虽然上海话在语言学上与杭州话同属吴方言。

  在地理上的方言分歧也是很明显的。相隔几百公里,操北方话的北方人一般可以相互理解;然而在福建,相隔只有十公里的当地居民也许已经不能互相理解了。

  西方学者认为,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凡是互相之间不能通话的均应列为不同的语言。所以他们并不认可中国学者对于汉语七大方言的划分,至少其中的广东话、闽南话、客家话之间以及和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不能互相通话,所以应把这些列为不同的语言。

  北方方言

  指北方地区、湖北大部、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大部、江苏大部所使用的母语方言。北京话、西安话、南京话、成都话为北方方言的代表。北方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基础(大陆称为普通话,台湾称为国语)。使用这一方言的人占中国人口的80%。

  北方方言的明显特点包括:失落了大部分的中古辅音韵尾。中古汉语中的“-p,-t,-k,-m,-n,-ng”现在已经只剩下“-n,-ng”。同时,与其他方言相比,北方话的声调较少。(这是因为北方话中只有平声区分阴阳。)因此,北方方言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以及相应产生的复合词。这在其它方言中比较少见。   

  

  

  中国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

  吴方言

  在江苏南部、浙江绝大部分和上海使用。以上海话为代表。使用人数大约为总人口的8.4%。这种方言对清浊辅音的区分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客家方言

  在中国南方的客家人中广泛使用,主要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台湾、四川等地,以梅县话为代表。虽然是一种南方方言,但客家话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响中形成的,客家话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北方话的特点。客家话不仅限于汉族客家人使用,在畲族中也广泛使用。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4%。

  闽语

  在福建、台湾、海南、广东东部、菲律宾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使用。由于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通常分为闽北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莆仙方言、闽中方言、和闽南方言(以厦门话或台湾通行腔为代表)。闽语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存在直接对应的方言。闽语系中影响力最大的是闽南语,共有“-p,-t,-k,-?,-n,-m,-ng”七种辅音韵尾。使用闽南语的人口大约为总数的4.5%。

  粤语

  以广州话为代表,主要用于广东省、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中间。粤语声调非常复杂,广州话有9个声调。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包含p,t,k,m,n,ng六种辅音韵尾。粤语内部的分歧不大。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站汉族总人口的5%。

  湘方言

  在湖南使用。通常被分为老和新两类。新湘语更接近于北方话。湘方言以长沙话(新)及双峰话(老)为代表,使用者约占总人口的5%。新湘语以长沙话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特点为方言舌音,后鼻音丢失,及ch/q不分、h/f不分、sh/x不分、ong/eng不分等。包括长沙话,岳阳话,益阳话,株州话,湘潭话等。老湘语包括衡阳话,娄底话,邵阳话等。

  赣方言

  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用于江西大部、湖南靠近江西一侧的部分地区,如浏阳平江茶陵等地。使用人数约为2.4%。推荐阅读:世界上十大恐怖动物 

  

  我国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

  现代汉语方言大致可分为八种:

  1.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北方方言分布地域最广,包括长江以北汉族居住的地区,长江以南镇江至九江的沿江地带,以及湖北(东南一带除外)、四川、贵州、云南大部分和广西、湖南的西北部。使用的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70%以上。

  2.吴方言。

  以上海话为代表,分布地区在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镇江不在内)和浙江省大部分。因此也称江南活或江浙活。使用人口约中汉族总人口的8.4%。

  3.湘方言。

  也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使用人世间口约占汉族总人口数的5%。

  4.赣方言。

  又叫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东北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数的2.4%。

  5.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部为主。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数的4%。

  6.闽北方言。

  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北部和台湾省的一小部分。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数的1.2%。华侨及华裔也有说闽北方言的。

  7.闽南方言。

  以夏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南部,台湾大部分和广东东部潮汕地区以及海南岛的一部分。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数的3%。华侨和华裔中说闽南方言的很多。

  8.粤方言。

  也叫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广西两省,又是香港和澳门同胞使用的方言,华侨和华裔中的很多人也使用。粤方言区拥有的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数的5%。  推荐阅读:世界十大恐怖凶杀案  

猜你喜欢相关文章:
中国难懂方言:中国最难懂的方言中国方言是怎么形成的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你知道吗客家方言文化看历史发展

标签组:[文化] [汉族人口] [方言] [现代汉语] [江西话] [湖北方言] [安徽方言] [福建方言] [浙江方言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35.html

相关阅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2025-07-31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诗词赏析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

2025-07-3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词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2025-07-3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诗词赏析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

2025-07-31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创作背景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

2025-07-31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诗词赏析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

2025-07-31

《兰陵王·恨之极》赏析

《兰陵王·恨之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因梦而作,开首两句总摄题旨,接着叙述五事:上片咏苌弘和郑人缓的故事,中片用望夫妇和启母的典故,下片归到梦中的张难敌本事。虽人事不同,但怨愤的情感相同,最后...

2025-07-31

《青玉案·元夕》的创作背景及名家点评

《青玉案·元夕》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词采用对...

2025-07-31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

2025-07-31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译文朦胧的月色下花儿是那么娇艳,在这迷人的夜晚我要与你秘密相见。我光着...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