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社恐”会成为我们时代的流行病吗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2-03-10

在今天这样一个加速时代之下,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真实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更多的年轻人更愿意在一个自我的空间内保持独立

最近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在介绍自己或者解释事情时,会给自己贴上一个“社恐”的标签,“社恐”似乎正在成为当下社会,尤其是年轻人中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社恐”呢?

所谓“社恐”,原本指心理学中的“社交恐惧症”。在这一症状下,个人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的人以及社交情境,产生明显的焦虑、惊惧和自主神经症状。相对于心理学的定义,许多给自己贴上“社恐”标签的年轻人,往往是表明自己不擅长与人交往或踏足需要展示自己的社交场合,害怕尴尬,更习惯于私密圈子或独处,在社交时会感受到压力并且表现得比较紧张……进一步来说,一些“社恐星人”会主动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无论是眼神接触还是语言接触,甚至是彻底避免与他人碰面。作为标签的“社恐”确实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病”。它不仅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在中国年轻人身上,也存在于不同国家和文化中,并且展现出不同的属性,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北欧人和日本人的“社恐”。

在最早的时候,一提起“社恐”,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北欧人。与其他文化不同,北欧社会和北欧人更被认为习惯于独来独往、不愿与人接触、不愿社交、极度重视不被打扰的个人空间。在这里,街头的一些座椅会被排列成单向错落,以便人们可以避免被迫对视;在寒冷的公交车站,芬兰人排的队每人精准相隔两米。或许跟靠近北极圈的地理位置以及长时间寒冷、黑暗的环境有关,北欧人的“社恐”本质上是对个人时间和空间的极度重视,是一种主动选择,是一种自我精神上的丰富。

与北欧不同,日本社会中的“社恐”文化则更多源于被动的社会压力。日本传统社会文化极度重视集体意识和同一性。在日本职场,经历过泡沫经济的老一辈上班族讲究将公司作为集体,主动加班奉献,加班后继续去深夜居酒屋放松和交际;在社交场合,讲究融入和避免矛盾,个人要花大力气“读空气”,也就是推测观察现场的气氛和情况,判断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方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也就是通过察言观色保持和谐的气氛,一旦打破“和”,就要收到他人的异样眼光甚至向他人道歉赔罪。上班长时间谨小慎微,下班之后还要跟大量半熟人和陌生人打交道:同学同事聚会、健谈的邻居、话痨的司机、热情的商场店员……每一个场景都直接触发日本年轻人的疲惫和恐惧。因此面对这些日常困境,日本“社恐”的解决思路很简单,那就是和全世界“决裂”。有研究调查发现,65%的日本人比起集体行动更喜欢一个人待着。于是日本社会衍生出越来越多的一人设施,据调查,7%的人曾经躲在厕所独自吃饭,年轻人中也逐步形成“蛰居族”“御宅族”。

“社恐”成为流行,背后必然存在时代和社会成因。与主动重视个人空间的北欧型“社恐”和迫于沉重社会压力的日本型“社恐”相比,中国流行的“社恐流行病”则具有综合的特征。一方面是个人独立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复杂导致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度下降。在今天这样一个加速时代之下,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真实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更多的年轻人更愿意在一个自我的空间内保持独立。

人类学家阎云翔教授曾经在《私人生活的变革》和《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等论著中发现,与父母一辈拼命赚钱、一切为了家庭和下一代有更好的发展相比,这代年轻人在注重家庭的同时也开始注重个人的幸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私人生活转型的核心,一方面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另一方面则是国家在私人生活领域的退出。

与公社制和单位制相比,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有活力,但同时也更加具有竞争性——年轻人面对“996”的工作时长和高速的生活节奏,刚毕业的他们离开家庭和学校、成为“社会人”“打工人”,工作中的压力、在大城市生存的压力、高频率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压力以及中国社会目前对于成功较为狭窄的定义和激烈的攀比竞争……不少年轻人被这些压力挤压着,因而感到疲惫和恐惧。

为了重新掌握自己的个人生活,一些人主动选择为自己贴上“社恐”的标签,从一部分社交生活中退出一步。同时,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线上社交和兴趣平台越来越宽广,年轻人可以选择活跃于轻松多样的个人兴趣圈子,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从传统社交场合的互动中退出。“社恐”虽然是一种个体的自由选择,但当所有的社交网络和媒体都在鼓励“自我关注”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主动地去关心一下别人,把自己从心灵“内卷”当中拯救出来,更多地投入到真实而丰富的人生之中。

标签组:[流行病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8371.html

相关阅读

“贾老板”贾斯汀·汀布莱克自曝确诊莱姆病

8月1日,贾老板贾斯汀·汀布莱克巡演结束后在社交媒体上发长文公开自己患上莱姆病。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台上会经历剧烈的神经痛、极度疲惫或莫名其妙的不适,他称自己曾想过取消巡演,但是对舞台的热...

2025-08-02

关羽投降曹操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说关羽降汉不降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羽投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关羽这个人在中国的历史之中有着许多扑朔迷离的地方,比如像关羽是如何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武圣代表的,为何中国民间的义气文化之中说的最多的就...

2025-08-02

郑钦文用组照讲述伤病加速度康复故事,眉毛意外成关注焦点

郑钦文更新个人社交媒体后,真真切切地让所有人见证了什么叫做郑氏伤病康复速度!自7月19日郑钦文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对外宣布做了肘部微创手术后,除了平息质疑她突然退出华盛顿500赛的各种声音之外,舆论在关注...

2025-08-02

刘贺虽在位27天就被废了,但为何在史书中没有正面评论?

历史上,在位时间短的皇帝大概只有秦二世胡亥,但秦二世胡亥好歹还在位两年之后才被干掉。今天历史网要说到的这个皇帝,在位时间不足一个月,却因为昏庸无能,足足被骂了两千年。这个皇帝,就是西汉废帝刘贺。刘贺何...

2025-08-02

梁山李应:被低估的“天富星”多面手

在梁山108将中,李应以“扑天雕”的绰号和第十一位的排名跻身天罡星之列,但其存在感常被武松、鲁智深等高人气角色掩盖。然而,若从武艺、谋略、理财能力及生存智慧四重维度剖析,李应实为梁山体系中不可替代的“...

2025-08-02

2025年7月电影总票房破40亿

据网络平台数据,7月31日18时10分,2025年7月总票房破40亿,《南京照相馆》位列7月票房榜第一。电影《南京照相馆》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故事围绕日军罪证照片展开。 电影以历史照...

2025-08-02

电影《罗小黑战记2》口碑票房双丰收 暑期合家欢动画必看

爆款合家欢动画电影续作《罗小黑战记2》自上映以来,凭借精良制作、治愈故事与超高口碑,迅速引爆暑期档观影热潮。据最新票房数据显示,影片总票房已突破3.15亿元,超越前作成绩,成为今年暑期档最受欢迎的合家...

2025-08-02

拍完网络微短剧演员片酬“缩水”,法院判决公司支付剩余片酬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 通讯员王颖昕)当前,网络微短剧凭借着短小精悍的剧情、灵活多样的传播渠道,吸引了海量观众,也成为众多演艺从业者的逐梦新赛道。但在行业热度飙升的同时,演员权益保障的短板也日益显现,片...

2025-08-02

严世蕃有哪两个特点?他是如何害死自己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严世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严世蕃是明代大奸臣严嵩的儿子。他有两个特点:一是丑。他的脖子短,十分肥胖,还是个独眼龙。二是聪明。他记忆力很强,博览群书,深通...

2025-08-02

韩侂胄与辛弃疾:乱世中的主战同盟与理想碰撞

在南宋风雨飘摇的政局中,韩侂胄与辛弃疾的名字因“开禧北伐”紧密相连。一位是权倾朝野的宰相,一位是壮志难酬的词坛猛将,两人以抗金复国的共同理想为纽带,却在政治博弈与战略分歧中走向不同的结局。这段历史交织...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