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民间女红艺术与太极阴阳哲学初探

发表于话题:阴阳八卦图简单解释
发布时间:2021-05-11

吴华姝

【摘 要】太极阴阳哲学思想对民间女红艺术的题材、图式、色彩和造型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阴阳八卦图式、四方与五行的观念在女红艺术中以最鲜活的样貌呈现。

【关键词】太极;阴阳;四方;万字符;五行

中图分类号:TS941.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49-02

中国的哲学思想源自古先民观天察地,师法自然,她像慈爱的母亲,精心哺育滋养了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世界,同样,在装扮着人们衣食住行的女红艺术中,随处可见太极阴阳的身影。如此抽象如此高深的哲学到底是怎样被广大的劳动妇女呈现的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何为太极何为阴阳。《周易·系辞下》中提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交,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即“混沌”状态,“两仪”即是“阴”和“阳”、天和地。“四象”代表了春夏秋冬,对应了东南西北;“八卦”则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对于“人从何处来”这个基本哲学问题,中国古先民早已开始思考。《荀子·礼记》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易经》:“男女精构,万物化生”,“乾道生男,坤道生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二气”,即为阴阳。“合”、“接”、“交感”有相互作用之意。所以古先民对“人从何处来”这个古老哲学问题给出的答案是由混沌生阴阳,阴阳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结果。天之阳气下沉,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化生雨雾雷电等宇宙万物;“男女精构”,新生命诞生,人类得以种族繁衍。所以,古人认为阴阳二气是万物化生的肇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人们运用这种古老的哲学观念认识和解释大自然中的所有现象,关于人类自身的生存繁衍这一永恒命题,在女红艺术中多以类比的思维方式展现,也正因为这种最朴素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民间女红艺术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犹如一杯老酒,回味绵长隽永。

一、阴阳八卦图式的运用

太极图,宇宙的混沌状态,俗称阴阳鱼,白主阳,黑主阴,阴阳鱼交互而生,反映了古人生殖崇拜的图腾信仰,这种阴阳交互化生万物的哲学观对民间美术造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阴阳八卦和阴阳五行均源出阴阳,可见归根到底阴阳是中国哲学本源体系的核心,是认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总观念。”“八卦鱼”中心双鱼太极,四周八角八卦,天圆地方,地之四极,仍然是六千年前哲学观念和表象符号的延续,还有那从渭河流域到黄河流域的双鱼相交,中为女阴象征的双鱼枕,也正是双鱼相交,阴阳相合产生人类始祖的彩陶双鱼人面,那些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全国的中华民族保护神和繁衍之神的阴阳抓髻娃娃,“八卦镜”符号崇拜……也是半坡彩陶原始伏蠢八卦的符号崇拜的衍化。(中国民间艺术的哲学基础,靳之林,原载《美术研究》1988年第4期)古代女子的胸衣,前襟下摆多圆,后襟下摆多方,也是以此顺应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念。“混沌花”是苗族、侗族、畲族等南方少数民族常见的表现题材。《云笈七签》卷二:“《太始经》云:‘昔二仪未分之时,号曰洪源。溟涬濛鸿,如鸡子状,名曰混沌。”神话中描述的混沌是个浑圆如鸡子的蛋形世界,“二仪未分”,阴阳尚未形成,里面流淌着清浊二气。聪明的三江女子将这混沌绣成阴阳交合新生命诞生,绣成金蜘蛛与花相交叠万物化生,绣成充满勃勃生机的宇宙本源。浑圆如鸡子的混沌,太极八卦图,阴阳和合的奇异花,远古的图腾,心灵的希冀,对生命发端的叩问,只要生命不息,这探寻注定永无休止。

二、“四方”与“五行”观念的影响

“卍”,俗称“万字符”,出现于距今约9000年前的彭头山文化。研究学者认为这个符号是太极图的原型之一。历代的凤鸟图、盘龙图,和太阳纹样一样,呈现出旋转如漩涡一样的结构,犹如生命充满动感和活力。受阴阳哲学观念的影响,这种漩涡样的结构应对着一阴一阳、两两相交的格局,反映了民间朴素的哲学观和人生观。两只彩凤,两朵莲花,两两相对,动静相宜,相映成趣,俗称“喜相逢”。在女红成品中,“喜相逢”图式被大量运用:花开要并蒂,比翼要双飞,无论是花与鸟,或花与花,一左一右,一上一下,呼应着,守望着,承载着中国人千百年来追求幸福的愿望,追逐嬉戏于方寸之间。

由古老的阴阳哲学观念衍生出来的“四方”观念,即是伏羲八卦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的哲学观念的延伸。体现在民间女红造型上为纯正面或纯侧面,并表现为或两面或四面或六面的偶数程式,如双面蛙或六面虎等等。中国织锦中的几何纹样,以方带圆,应对着四方八位,取“四平八稳”之意。以云肩为例,其装饰图案内涵非常丰富,蕴含了深邃的阴阳哲理,符号化的艺术语言,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数字组合,传达出不同的祥瑞喻意。例如“四合如意”云肩,以前后四片寓意春夏秋冬四季花开,家庭合美;“福庆如意”云肩,以前后六片或六十六片寓意六六大顺,福泽绵长;八片应对“八面来风,四通八达”;十二片应对“十二月”月月平安和顺;中国人尚“九”,于是还有按九的倍数缝制如五十四片,寓意“万年如意”,体现了“上观法乎天,下观法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云肩的民俗根源来自“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季羡林语)而人与天地之间的“交感”也正是中国古老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

由八卦的阴阳观念推演出来的五行观念如同一面古镜,真实地映射着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的历史变迁、民间的风俗艺术、民族的生存状态。《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一件汉晋时期的织锦护膊。《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察变之动,莫著于五星”,护膊上面分布孔雀、仙鹤、辟邪、虎及云纹、星纹,利用五色(赤、绿、黄、白、青)织就,以隶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有序贯穿,反映了阴阳五行思想、“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观念在古人问卜战事吉凶的主导作用。

阴阳五行观念对中国女红艺术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红纹样常以五行的结构模式、传统图腾符号传承其深层意识上的古老哲学观。“中国原始阴阳五行哲学,衍生出中国民间艺术的五行色观念色彩体系。东方青色主木,西方白色主金,南方赤色主火,北方黑色主水,中央黄色主土,阴阳五行的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形成富丽绚烂的中国民间色彩艺术世界。”阴阳五行观念深入人心,根深蒂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民间女红成品多以五色丝带、五色荷包对应青(春)、火(夏)、土(长夏)、金(秋)、水(冬)一年四季暑往寒来荣枯变化,寓意“五福”、“五德”。《尚书·洪范》注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寿终命。”后世民间以此“五德”观念演化出福、禄、寿、喜、财,每一主题又包含了繁富的内容,异常壮观。蜈蚣、蜘蛛、蟾蜍、蜥蜴和蛇是传统的“五毒”,淳朴的劳苦大众认为这五种动物的毒性最大,因此常常以此五毒作为表现主题驱邪祛恶。民间女红就是利用“以毒攻毒”的观念将这些毒物绣制在肚兜或者坎肩上,求得驱邪纳吉,孩子健康茁壮。

民间女红,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沿革、宗教信仰嬗变的活化石。神秘的阴阳八卦,直白地和合交感;千钧的五行问卜,福德的恩泽造化——所有的这些,构成了灿烂炫目的女红文化中最为独特的一面。历史在进步,时代在变迁,今非昔比。当曾经的图腾崇拜渐行渐远,只剩下美丽的图案的时候;当这些信仰被抽离成一个个符号象征,不再负载原始希冀的时候,人们的理想依旧,美在民间。

猜你喜欢 阴阳太极 人到老年学太极老友(2020年9期)2020-09-27浅析弗雷格概念与对象理论对《黄帝内经》中“阴阳”的哲学解读牡丹(2018年32期)2018-11-16阴阳合同(双语加油站)环球时报(2018-06-14)2018-06-14清明祭祀东坡赤壁诗词(2018年2期)2018-05-10法于阴阳旅游(2016年12期)2017-05-09阴阳泛函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年21期)2017-05-08练太极100%安全吗?饮食科学(2016年11期)2016-12-21太极马扎(三)少林与太极(2016年7期)2016-08-03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少林与太极(2016年7期)2016-08-03要想寿命长,全靠调阴阳现代阅读(2015年5期)2015-10-21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

戏剧之家的其它文章浅谈交互设计流程中的视觉因素简析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商业购物环境中的艺术美学与人文关怀论钢琴艺术与中国民族韵味的相互融合关于家居纺织品设计的情感化研究关于城市主题招贴设计的几点心得

标签组:[文化] [太极] [阴阳] [阴阳五行] [哲学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348.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