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河图洛书上严谨,对称,平衡的八角星纹与太极八卦图有何关联?

发表于话题:阴阳八卦图简单解释
发布时间:2021-05-11
展开全部

从古至今,人类的发展演进离不开信息符号的出现发展演进。在人类社会早期,先民们迫于数字和事件的记录发明创造出最早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岩画记事和刻符记事。在这种种记事方式被发明出来以后,有些记事的符号或者图像就被固定下来了。比如说一些几何形纹饰、一些简单的刻画就被人们创造了出来,并被赋予特别的含义,有些刻符也因为其重要性,从而进入到人类的信仰体系中,成为照耀灵魂的明亮标识。

原始社会制作陶罐的沙盘场景

说到刻画符号,就不得不提甲骨文。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用于记录占卜现象或者解释占卜现象的文字。众所周知,甲骨文多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在1898年被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次发现。在后期的挖掘和研究过程中发现,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至于甲骨文的使用年代现在大致被确定为商朝盘庚到殷纣亡国这段时间,即公元前14世纪中期至前11世纪中期。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现的甲骨文的文字共有4500多个,目前成功释读的有2000个左右,当然这一数据肯定会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变化。

齐家文化刻符罐

很多人都知道,对于一般的文章亦或是书籍而言,其中出现的不同的字差不多也就是3000到5000多字之间(因为书写文章或者书籍的时候会大量出现一些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字,比如古代书籍上的“之、乎、者、也”现代书籍上的“者、了、过”等等)。而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经拥有了如此成熟的文字系统,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甲骨文

瓜从哪里甜,醋从何处酸。世间万物的出现一定要经历萌芽——雏形——发展——完善“这样一个过程,而作为人类创造出来的信息符号的甲骨文更是如此。关于甲骨文,许多专家学者都坚信,甲骨文肯定不会是凭空出现的,在此之前甲骨文必然有相当长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

齐家文化刻符罐

《尚书·多士》言:“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殷商王朝建立者的祖先早在覆灭夏朝时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字,并且已经有了很完善的文字记载的规章制度,于是在商人灭夏时商人的文字工作者就讲这件大事记录在了典册之上,记载了殷革夏命的历史。但是,时至目前,虽然考古界一直在不懈追求探索,但仍未找到足以印证此说的证据相关证据。

岩画

原因有三,一、甲骨文破译水平所限制,有些甲骨上所刻画的文字尚解密不了;二、时隔三千余年,商人的首都已经毁于战乱和沧海桑田,现在的考古学家已经很难从考古发掘中找到当年记录商朝历史事件的典册;三、根据以往的历史,这些典册很有可能在周王灭商后,付之一炬。

齐家文化刻画符号

当然以上三点属于推测,但是考古挖掘发现早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大量的史前考古文物的器身上,有许多“刻画文字”。毋庸置疑,这些史前文明的刻画符号肯定是和甲骨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至于这些刻画符号是否能为中国文字系统的发展提供一个脉络,尚处于探索之中。无可置疑的是,这些“刻画文字”的灵光一现,让我们隐约看到了汉字绵延发展的一些草蛇灰线。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主要来探索一下这些史前文明中出现在各种器物上的符号。

现代人在石头上刻绘的岩画

很多史前文明的文物上面会绘有、刻有或者堆塑有,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图形。而这些图形中有很多都不是由自然客体提炼出来的,而是精心精意的艺术创作。在这些几何形纹饰中,多角星纹曾经受到特别的关注。先民们最初创作出来的也许只有简单的叉状符号、交织在一起的直线或者曲线,到后来出现了较规则的几何形状三角与四角,而在三角与四角的基础上有衍生出更多的角。但是不论是叉状符号、直线、曲线、三角、四角、五角,还是六角、八角、十二角,在不同区域的不同人群中,它们都会被赋予不同的含义,成为象征体系中很重要的成员。

现代人在石头上刻写的甲骨文

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见到一种特别的多角形装饰图案,有的是刻划,有的是彩绘,绘出的是一个八角星的图案,八角星纹的构图奇特,严密、严谨,对称、平衡。即便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它也像是隐着精巧,藏着大雅。所以它让很多研究者百思不解。八角星纹最早出现在距今8000年以前,它在很多文化中都留下了印记,它是一个让人猜不透的谜团。

骨刻文 已破译右上”凤“字

当然,在众多的八角星纹文物中,最神秘且最引人注意的当属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发现这两件玉器。这处遗址出土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玉器,其中有两件玉器上刻有八角星纹。一件为片状玉版,玉版正中刻一大圆圈,圆圈中再刻一小圆圈,中心刻着八角星纹。另一件为一件鹰形饰件,鹰胸位置刻有一个圆圈,圆圈内再刻一个八角星。

凌家滩八角星玉饰


凌家滩八角星鹰形玉饰

凌家滩八角星鹰形玉饰备受关注。这件玉饰被人们看作是凌家滩人的太阳神徽,它的外形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鹰鸟,鸟翅变化为兽首模样,更增添了许多的神威。神话传说是阳鸟载着太阳由东飞到西,这样的玉雕似乎可以看作是阳鸟神话的一个图解。

凌家滩八角星鹰形玉饰

当然在这件玉器上最神秘的当属玉器中心位置的八角星纹。有人根据阳鸟阴蟾的原理说,这件文物中的八角星纹就是太阳的象征。而这种以八角星作为太阳神象征的还有美洲古代阿兹特克人。并且美洲古代阿兹特克人还有八角眼的神像,因此可以看出八角纹可真不是一个简单的图案。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

也有人说:这八角星纹表示是早期的八卦图,有的少数民族将八卦直呼为“八角”,他们的服饰上也装饰有与史前时代完全相同的八角星纹图案。还有人说:带有八角纹的玉版是古老的“河图洛书”。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八角纹是古人用于观察太阳时辰标示方位的。更有甚至者说:八角纹是原始织机的一个象征。还有就是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我们看的见的事物最小的分子结构是正四面体;看不见的事物最小的分子结构亦是正四面体。显现的四个角加上隐现的四个角,一共八个角……

分子结构模型

笔者认为,八角星图形,是人类早期对方位认识与区分的科学表达形式,这区分上自天下至地,是一个比较完备的宇宙观系统。这个系统的建立,影响到后世,也影响到今天,你应当知道的 “四面八方” 、“八面来风” 这样的词语,它们的来历,是根于八角星纹饰的,八角应该是人类定位的时空坐标。

史前文化的岩画

所以,无论怎么看,八角星纹都是由远古透露出来的一个重要信息。虽然人们以为已经懂得了它的含义,但对于它的解释却常常是针锋相对,以至于现在它仍然还是一个谜。也许它真的与太阳观测有关,不过现在还不是下最终结论的时候。

齐家文化陶制人面

标签组:[文化] [考古] [文物] [河图洛书] [八角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351.html

相关阅读

为什么慈禧吃了羊下水厨师被满门抄斩

吃穿住行中,吃被排在首位,这或许也验证了中国人以食为天的民族特点。虽然中国开发出了各种食物的吃法,各地形成了各种菜系,可是,在落后的时代,能够满口腹之欲的,大多却是那些手握权力财富的少部分人。在满清末...

2025-09-15

贾姬在厕所与野猪相遇为什么没人敢救她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赏大臣百金!。提起来有点荒诞,却是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上厕所与野猪遭遇的女子就是汉景帝的嫔妃贾姬,翻开史料:这个贾姫大有来头,她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生母,...

2025-09-15

清朝灭亡后那些深宫里的女人去哪了

1908年11月14日,在位长达34年但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就英年早逝了,一天以后,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老佛爷也撒手人寰,半个月之后,年仅2岁多的溥仪继位,这就是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登基后,尊光绪...

2025-09-15

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为什么会被吕布和曹操霸占呢

自古以来,有人爱江山却更爱美人,也有人只要江山而舍弃美人的,然而毕竟英雄难过美人关。想当年吴三桂那貌美如花的妻子陈圆圆居然被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给抢了去,他一气之下居然投降清军,把多尔衮给引进关中了。这...

2025-09-15

王献之很爱自己的妻子为何最后还是被逼离婚了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男子肯定都很想娶公主,毕竟当皇帝的女婿,一下可以少奋斗几十年,甚至都不用奋斗了。但实际并不是如此,古代男子几乎是不愿娶公主的,不仅唐朝如此,很多朝代都这样。而今天的主人公也...

2025-09-15

秀才为什么因为一只鸭子被推上刑场

老一辈的人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说的其实就是让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冷静,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让人后悔莫及的事情来。在清代学者俞樾所著的《右台仙馆笔记》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

2025-09-15

伍子胥逃亡的过程中真的一夜愁白了头吗

公元前522年,楚国国君听信费无忌的谗言,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杀害,派人去杀伍子胥。伍子胥得到消息后连忙逃亡吴国。伍子胥的逃亡路线,从楚国到吴国必须要经过韶关,韶关位于吴楚交界之地,向来有重兵把守,而此...

2025-09-15

古代皇帝吃剩下的饭菜怎么办

古代皇帝吃饭动不动就是数十盘菜,皇帝一般都是吃几口就换,皇帝吃饭剩下的食物一般如何处理?中国曾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只不过每一个朝代都诞生了独特的文明,甚至有很多人事物都成为了时代的象征,由于中国古...

2025-09-15

古代殉葬妃子临死前经历了什么

在古代,帝王逝去之后,宫内会特别注重操办丧事。选择合适的地方将其安葬,还有不少嫔妃进行陪葬。这种方式让人觉得难以接受。殉葬制度原本起源在商代,当时的奴隶主在自己死去之后,就要把自己的私有财产带走,这其...

2025-09-15

同治帝十九岁时病死他的后妃怎么处理

1875年1月12日黄昏时分,十几位王公重臣接到诏命,匆匆入宫,来到养心殿西暖阁候旨。原来清朝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帝,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当晚酉时(17~19时),同治皇帝咽下最后一气...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