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学习奇门者,先要了解易经,易经是一切预测学的基础_轩辕

发表于话题:奇门遁甲初学入门口诀
发布时间:2021-05-11

原标题:学习奇门者,先要了解易经,易经是一切预测学的基础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最早的玄学,是从周易衍生出来的。

伏羲先天八卦出现,之后轩辕诞生,再后文王衍后天八卦,再创六十四卦,中国的玄学,就此发扬光大了。

我最早接触的四柱预测学,据考证,是唐·李淳风创建的,开始是年、月、日,六个干支,之后经过发展变成了八个干支,形成了四柱八字预测学。

八字预测学有一个弊端,有些人,真心不记得自己的出生时辰。在这种情况下我不知道怎么解决,也许,某些拥有传承的前辈,能够解答吧。

对于其他的相术、二十四山风水、金口诀之类,因为精力问题,我真未涉及,故,暂且不知其原点,先不谈,等待相关学者解读……

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存的玄学,都与周易相关。

即使佛门的学识,也和周易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佛家所言万物皆空,此空,可以理解为空无,也可以理解为最初的混沌,科学的宇宙原点。

万物自混沌中衍生,形成太极,太极分阴阳,阴阳分四象,四象出八卦,八卦到六十四卦。一如老子《道德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有一切,都在阴阳太极的圈子里旋转。

传说,奇门遁甲从轩辕手中出来。

轩辕战蚩尤时,因蚩尤会太古巫术,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轩辕接连战败。

这巫门的事情,《西游记》有类似的介绍,在第一章里,详细阅读既能感悟。

后期各作家所写的龙汉大战,也在其间。

因为还未涉及,所以无从详解。

我们继续。

在轩辕连续大败的时候,九天玄女出现了。

(在四柱预测学中,九天玄女是轩辕黄帝的喜神,介于轩辕老是战败,败于杀。故可揣测,轩辕大帝喜比劫印枭、忌官杀。那九天玄女,就是轩辕的印。)

九天玄女传授轩辕龙甲神章,轩辕靠着这传奇的兵阵法之战略玄术,击败了蚩尤。后期,轩辕让他的宰相风后,将龙甲神章整理,创造出兵法十三章、孤虚法十二章、奇门遁甲1080局。(孤独法奇门遁甲亦在使用,只是不知道与孤虚十二章是否有关。)

自此,奇门遁甲从零到一,无中生有的衍生了。

当然,祖辈的事情很多无法考证,就连1080局具体来历,也难得查询。

按照奇门遁甲1080局的解说,放到上古时代,那就表明自轩辕时代起,中国已经有着明确的历法。

了解玄学的朋友都知道,中国古代,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计算时辰,一天十二时辰。而异历(占卜历法)从冬至上元,到第二年的冬至上元是360天(非现在的365),360*12=4320局。

但局中有4轮重复,故4320/4=1080局。

但此点无法考证是否从上古轩辕黄帝时代出现,如果有所考证,那世界历法最早最完善的时期,只能呵呵了……

奇门遁甲在轩辕之后,到了武王伐纣时,又被姜子牙做了改良。

姜子牙将1080局,精简为72局。

(具体原因未知,就像我学奇门,总想找到更简单的方法一样,大致如此吧。)

姜子牙之后,时间过渡到了汉朝和秦朝的战争,刘邦旗下军师张良,又将奇门遁甲精简,化作阳盾九局和隐遁九局的存在,也就是现在的奇门遁甲阴阳18局。

从此以后,奇门遁甲学派就开始了争议。

有些传承,以阴盘为主,有些传承不以银盘为主,这就造成了问题的纠纷,总归说来,怪谁喽?

当然是张良先生了,谁让他给后人出了这么大的难题呢……

(改革,是建立在现代环境基础上,寻求更简单的方法处理问题。如果改革成功,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改革不成功,改革派就像范仲淹那样,自是受尽苦难。)

话说回来,奇门遁甲,和所有的玄学一样,都是以易经为基础。

易经在上古时期,就像分了家,被道门弟子分割三路,为《连山》《归葬》《周易》三部。当时统称《三易》。

孔子当年解读易经时,连山、归葬和周易都在,所以孔子对易经的解读,有着完整的参考。

但在春秋以后,秦始皇大大统一了帝国,干了件让后人集体崩溃的事情。

焚书坑儒。

在恐怖的焚书坑儒中,《连山》和《归葬》丢失了。

这就导致后期学易的前辈和师兄们,都要考证着医学传承《黄帝内经》去检阅学习,因为当你那道门,分化成两大派,一派为丹师,一派为医师。

道者,手中必定掌握两种法门,一种是驱除邪魔外道(玄),一种是普世救人(医)。

驱除邪魔的道者,以张道凌天师为例。济世救人者,以华佗和唐朝孙思邈为例。

道门在很早以前,在维系个人生存方面,比起佛门而言就早。

在很早很早以前,道门就做了分家。修道者,若要入世,必须拥有安身立命的本事。

这就是中国人的天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佛门是在马祖道一的时候做的改革,马祖道一是禅宗弟子,他担任主持的时候,要求所有僧人自给自足,自己耕种,用自我的力量为自己求得生存。

这是唐朝时候的事情了,公元729-788年的事情了。马祖道一是唐人,自是了解汉民族的心性。所以禅宗的改变,是从马祖道一开始的。

连山、归葬丢失之后,周易仍然是预测学的中流砥柱。

预测学的一切思想,都围绕着周易衍生。

周易,以阴阳为核心。万物万物,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

台湾学者曾士强在解读《周易》的时候曾说过,中国人的人性,和周易是分不开的。同一的意思,在中国人的口中可以分开说。

如:虽千万人吾往矣。

又如:曲线救国亦是王道。

如:这件事情就是你错了,你错了你错了。

又如:世间本无对错,一切都是外界强加的概念而已。

中国事,就是如此。

老实本分,但愚钝。

聪明伶俐,但不安分。

中国自古以来,对事物的两极性就有明确的认知。而中国的预测学,亦是全以论证法决断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世间没有绝对的好运也没有绝对的厄运,这是预测学统一的认知。

回到奇门和周易之间的联系。

奇门,以九宫盘为主。

八神、九星、八门、三奇六仪、十二地支后期再说,先说周易。

奇门九宫盘,周易为核心。

以后天八卦为主,先天八卦为辅。

后天八卦:

南方离宫,北方坎宫;东方震宫,西方兑宫;东南巽宫,东北艮宫;西南坤宫,西北乾宫。

若遇到伏吟、空亡,则要转宫。转宫,以先天八卦为主。

后天向先天转移。

先天八卦:

南方乾宫,北方坤宫;东方离宫,北方坎宫;东南兑宫,东北震宫;西北巽宫,西南艮宫。

转宫方式可以以手指起,上南下北,左东又西。或者各自用习惯的方法起掌中八卦也可以,只要记住方位即可。

为什么说奇门遁甲和周易息息相关呢。

因为一切都和五行有关系。

后天八卦,乾为金。

而在乾卦的原始方位,开门、天心星、九天(神),都在其上。这些门、星、神,都有着乾卦金的象征。

而北方坎水,原始方位亦有休门、天蓬星、九地(神)在其上,这些门、星、神,亦都有着五行水的气息。

这就是奇门与八卦的联系,奇门中所有的,门、星、神、三奇六仪,都有着各自的五行划分,一旦了解这些门、星、神、三奇六仪的'寓意',再参照上一章讲的预测法,即可判断求测则所遭遇的事情,以及前因后果。

上一章:

如果再能事先将卦局记忆,分析解剖,就能透过门、星、神、三奇六仪、八卦、地支六重关系,解读出求测者所遭遇的事件。

再透过前因后果的九宫盘六大格局,分析一下,找出相同点,即可断定问卦者的遭遇的事情,然后……解读。定位事物发生的时间。节点。找出准确数字。

下一期我们将讲解奇门遁甲核心八卦的奥义,掌握了八卦,就会对奇门遁甲有着更深层次的认知。

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在五行上。

八卦,是四象的衍生品。而两仪不仅化了四象,同时化了五行。

了解了八卦的奥义,也就自然了解了奇门遁甲九宫阵的奥义。

欢迎各位师兄评论,讲解,让我们共同进步。谢谢!

我是姚君鸿,我姓姚,改了名字,还请各位关注者谅解。

有些东西,解释不清,就这么做吧^.^

等会解读董卓的美人计,和某人有关系哟。

天下万物,万变不离其宗,一点通,路路通。就像我一个师兄和我说的,佛门也有人虽然不懂奇门,不通六爻,依然悟出了能量解读法。

这就是道。

这也是佛。

对宇宙而言,儒释道,皆为一家。

感谢阅读,再会!

标签组:[奇门遁甲] [国学] [易经] [周易八卦] [易经六十四卦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638.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