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果壳网专访了这篇论文的原作者,他认为微博内容完全是曲解。论文所研究的是环境雌激素,并不完全由人为导致,更不能作为“水产养殖中使用避孕药”的“证据”。水产养殖业使用激素类药物,并无证据表明由中国人发明,论文里对于水体中这类物质的来源引用的参考文献分别来自于日本和英国,并无一字提及“中国人发明”。
这三篇文献的发表时间分别为1983年、1998年和2003年,可见西方国家使用雌激素要早得多。雌激素对野生动物确实有危害,但并不等于“避孕药环境污染可导致野生动物不育或降低再生能力”,环境中的这类物质含量是很低的,而研究雌激素对动物的作用仅仅局限于实验室中,实验中使用的雌激素浓度是环境水体中的几千几万倍以上,且必须长期持续暴露。
论文只是在水源水中检出这类物质,且浓度很低,而不是说的自来水。即使是文中报道的水源水中的含量也是很低的,不足以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西方发达国家的水源水和自来水中同样能够检出各种环境雌激素,且浓度并不比中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