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槟榔致癌”的报道对槟榔产业造成巨大影响。随即,电视、平媒和网络上出现了很多试图洗白槟榔的言论,有人甚至声称“槟榔致癌是造谣”。槟榔早在2004年就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已认定为1级致癌物质(无论是否与烟草同嚼)。槟榔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以槟榔碱为代表的生物碱,槟榔碱能刺激神经兴奋,可以产生耐受(越来越不敏感),有明显成瘾、依赖作用和戒断效应。
槟榔与癌症有量效关系,即吃的越频繁、持续时间越长,患癌概率越高。嚼槟榔者颊、舌部位癌变的比例明显增加,嚼槟榔的口腔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比不嚼槟榔者平均提前8年左右。“1类致癌物”的定级依据是:有充分证据证明可以导致人类癌症;或者人类致癌证据不充分,但动物致癌证据充分,且对人体的作用机制与癌症相关。在槟榔流行的印度,商业化生产的槟榔果已被要求贴上明显的警告标签,恰如“吸烟有害健康”。在美国,从1976年开始就严禁各州之间运输槟榔果,在加拿大,槟榔产品直接被禁止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