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重磅官宣!中国大陆总人口突破14亿人!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为什么这事意义重大?

发表于话题:中国总人口超14.1亿
发布时间:2021-05-11

今天,多个历史性数据出炉!

1月17日,备受关注的2019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正式公布。国家统计局公布,经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9.0865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这个数字突破不仅有数学意义,实质意义也很大。

图片来源:网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1月11日曾表示,这一经济规模的提升,不仅意味着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更加殷实,更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进步。

宁吉喆说,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数据,目前人均GDP在1万美元以上的国家,人口总规模约16亿人。随着我国作为一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全球就有30亿人进入这个行列,这无疑将对全球产生积极的影响。

GDP总量近100万亿元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201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符合6%-6.5%的预期目标。

图片来源:国新网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四季度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0467亿元,比上年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86165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534233亿元,增长6.9%。

相较于GDP数字,收入这一指标跟老百姓更加贴近和紧密。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增速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与人均GDP增长大体持平。

据经济日报报道,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说,“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两个不同概念,但两者息息相关。”在徐洪才看来,多年来,老百姓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这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从更长远角度看,必须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实现由“哑铃型”的收入分配结构向“橄榄型”结构转变,这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图片来源:刘国梅 摄

再看其他方面,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比上年增长0.9%,增产594万吨,连续5年保持在65000万吨以上。

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19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4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值得注意的是,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06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5239亿元,增长19.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

投资对于稳增长的作用至关重要,2019年,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478亿元,比上年增长5.4%。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8%,制造业投资增长3.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9%。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1558万平方米,下降0.1%;商品房销售额159725亿元,增长6.5%。

在CPI方面,2019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符合3%左右的预期目标。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0.5%,鲜菜价格上涨4.1%,猪肉价格上涨42.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还公布,截至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突破14亿人,为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67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527万人,女性人口6847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5(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964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意味着什么

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的国家,经济发展与国民生活是什么状态?

G20国家中,美、日、德、英、法、意、加这七个西方国家,人均GDP最少的意大利也有3.4万美元,其它都在4万美元以上,而人均GDP最高的美国更是达到了约6万美元。

中国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但跟前述西方七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G20中的韩国,人口5000多万,人均GDP约为3.2万美元,与人口6000多万的意大利比较接近。再过不久,意大利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可能会被韩国超越。

G20中三个明显落后的国家是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南非,人均GDP分别为大约2000美元、4000美元和6000美元的水平。

图片来源:网络

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阿根廷的人均GDP分别为6万美元、2.1万美元和1.5万美元,他们都属于人均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不适合进行比较。

如果去掉欧盟和上面提到的14个国家,G20就只剩下中国、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土耳其5个国家,巧合的是,这5个国家的人均GDP正好都在1万美元附近扎堆。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等国都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人均GDP高速增长,用了10年左右时间翻了三四倍,在2008~2010年间纷纷冲上人均GDP1万美元。然而,接下来近十年时间,这些国家围绕着1万美元不断震荡。

据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都表明,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以后,贫富差距反而进一步拉大,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是我们应该高度警惕的。

李佐军认为,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兼顾效率与公平,优化不同社会阶层的收入分配;二是要继续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帮扶,帮助其解决生存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三是要继续加强和改善民生,增加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妥善解决好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等民生问题,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图片来源:刘国梅 摄

突破1万美元后,中国向何处去?与发展水平较为接近的俄、巴、墨等国相比,中国在整体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等方面没有很明显的优势,因为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的国家在这些方面都不会太差。

但是从国家能力来看,中国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建设能力,是相关国家所不及的。此外,中国的产业发展前景也远强于这些国家。

这就是中国为何有充分信心向更高目标发展的原因所在。

标签组:[经济] [宏观经济] [国内宏观] [中国人均gdp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0051.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