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结缘曾师智慧,开启易学之路

发表于话题:六十四卦详解通俗易懂
发布时间:2021-05-11


文/杜全华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群经之始,大道之源。



与曾师结缘


我在2010年国庆节期间,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开始上网学习。


打开电脑,看见了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老师,在央视《百家讲坛》上主讲的《易经的智慧》视频。


后来,又看见曾老师主讲的《易经的奥秘》视频等。这样就与曾师智慧结缘了。


通过在网上观看视频,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易经》还需要继续学的,因为曾老师的讲座、视频,通俗易懂,所以一般的人都能听懂。


工作期间只要有时间,就去观看、学习曾师的讲座、视频。


观看视频,学习曾师《易经的智慧》、《易经的奥秘》等方面著作后,2013年初春,网上购买了一套2013年出版的曾老师音像视频光盘一套。


这样一来,学习的内容更广泛了、学习也更方便了,随时随地都可以观看学习了。


总结出这样全新的学习方法,要比传统看书阅读学得快,懂得快。



介绍亲朋学



介绍给远近的亲朋好友们,让更多的人学习曾师的智慧,以及传统文化,把曾师的智慧应用于生活工作中去,化解所遇到的困难和困惑。


易学路上给我的学习启示:《易经》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并非是完全由于它神奇的卜筮功能,还因为它具有极其深奥的哲理。


从本质上讲,《易经》是一本卜筮之书。


什么叫卜筮呢?卜筮就是对一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从而使人在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易经》就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更是一部哲学著作,有人说它是“人类的少年哲学”。被后人推崇为群经之首,一切学术思想的根源,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


曾师说,《易经》给了我们三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伏羲八卦;第二把钥匙,文王六十四卦;第三把钥匙,孔子十翼。这三把钥匙是打开宇宙人生智慧宝典的密码。


我们要好好珍惜古代圣贤共同给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宝贵智慧,不但需要学习好传承好,而且还要把它弘扬光大,服务人类社会生活工作。


曾师告诫我们:先做人,后做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行善积德,修己利人;助人为乐,传统美德。


做人讲良心,做事凭能力,我们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全部的责任。


人一生下来,便有命。如果连命都没有,怎么活得了?


但是命不是直线的,而是多重选择的。人生的命运,决定于自己的选择。


我们才是自己的主宰,经由慎重的选择来趋吉避凶,便是最有效的改命途径,人人都走得通。



易医本同源



在2015年的12月初,我因身体健康状况很差生了一场大病,眼睛出现了红肿,视力下降。


去医院检查诊断为:1.强直性脊柱炎,2.继发性虹膜睫状体炎(又称虹膜炎)(2007年第一次发病),3.类风湿性关节炎。


医生讲,你的病是比较严重的,需要抓紧时间治疗,否则以后身体可能会发生残疾,严重会影响到你的生活工作等方面。


经过医生的建议,自己住院治疗了两周,花去医疗费二万多元;基本上身体得到恢复,但身体没有痊愈。


出院时医生建议:回家后期调养用中药及药食两用的食材来进行调理。


出院前医生又讲:如果还要继续治疗的话,还需要五万多元,半年时间,后来我们从经济方面考虑就放弃了治疗。


2015前,侧重学习《易经》的象数理占,没太注重《易经》养生之道。


自从2015年生病以来,重点学习方向在《易经》的养生学方面。


经过两年学习《黄帝内经》、《自学中医百日通》、《伤寒论》、《中成药治百病》、《风湿病》等中医药著作,以及《中医养生》等书籍,有时候去老中医诊所向他请教学习中医药知识。


活学活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医者易也,医易同源。


因为我们每年的春节都在老家过的年,2017年也不例外。


2017年春节(正月初一)晚上,我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突然复发了,当时下肢腰部疼痛难忍实在是受不了,妻子只好找来弟弟的白酒及止痛药让我用上,起到临时缓解疼痛的作用。


第二天一大早妻子就去村医疗卫生室给医生讲明了情况,按照类风湿性关节炎配药治疗给的是口服药物。


我按照医生的吩咐接时按量服药,经过几天在家口服药物治疗,病情有所好转。


由于正月初六公司开始上班,只好初五就从老家坐汽车回到了公司,后来去找老中医用中药治疗我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经过老中医四十天的中药治疗,这次类风湿关节炎治愈了百分之七、八十了。


后来我去找老中医问他还拿药不?回答我:不用拿药了。


学习了《易经》以及中医药养生文化,知道自己的疾病该如何来调理;三分治,七分养。


后来靠自己所学的中医养生知识,另一方面听取医生的建议,补充蛋白质、矿物维量元素、维生素等。


经过几个月时间的调养,终于把自己身体调整好了,有了健康的身体,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平常也注意身体调养,保持乐观的心态,阴阳平衡,劳逸结合。


生命在于运动,步行健身;生活饮食一日三餐多素少荤,粗细搭配、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豆类,水果干果,戒烟限酒。


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有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学习《易经》也是如此。


一年之际在春,一年的收获就靠春天的播种。


《易经》四象:春种、夏(管)长、秋收、冬藏。《易经》告诫我们在春天就应该谋划好今年一年的目标。


在这里祝愿大家在新的牛年里取得更好的佳绩,易学路上更上一层楼。



END



作者简介:



杜全华,重庆合川人,服务业。曾师粉丝,曾仕强公众号写作团成员。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周易、易经等,立志弘扬传统文化,践行曾师智慧。




标签组:[养生] [国学] [易经] [中医] [中药] [类风湿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1739.html

相关阅读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

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场看似矛盾的权力交接,实则是刘邦在政治棋...

2025-10-29

情深难敌权谋:刘邦不立戚夫人为皇后的深层逻辑

汉高祖刘邦晚年,戚夫人因得宠而萌生取代吕后之位的野心,甚至多次吹枕边风要求改立太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自诩的帝王,最终在权力天平上选择了结发妻子吕雉。这场后宫争斗的结局,实则是政治智慧与人性弱点的激...

2025-10-29

权谋棋局中的生死盟约 司马昭与贾充的共生关系解析

公元260年洛阳街头,十九岁的魏帝曹髦率亲卫直扑司马昭府邸,却在南阙门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戈刺穿胸膛。这场震动朝野的弑君案背后,真正的主谋贾充不仅未受惩处,反被司马昭加封安阳侯。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决策,实...

2025-10-29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

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宋中后期政治格局的关键塑造者,而宋哲宗对...

2025-10-29

成化风云:明宪宗朱见深的功过与西厂之谜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幼年历经皇位更迭的动荡,成年后既展现出治国理政的才能,又因设立西厂等举措引发争议。 一、朱见深的早年经历与性格塑造...

2025-10-29

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的仁政与中兴之路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孝宗朱祐樘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卓越的治国才能,开创了“弘治中兴”的辉煌局面。这位自幼历经坎坷的皇帝,以宽厚仁慈、勤政爱民的形象,赢得了后世史家的广泛赞誉,被比作汉文帝、宋...

2025-10-29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远迈汉唐”的赞誉,将朱棣的功绩推向了与...

2025-10-29

明史视角下的明仁宗朱高炽:仁政为基,德化盛世

在明朝十六帝的谱系中,明仁宗朱高炽以仅十个月的在位时间,却赢得了《明史》“与文、景比隆”的极高赞誉。这位被后世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其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在《明史·仁宗本纪》中得到了立体呈现。 一、...

2025-10-29

宣德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如何铸就仁宣盛世

明宣宗朱瞻基(1398/1399-1435)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仅十年却开创了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被后世誉为明代最鼎盛的阶段之...

2025-10-29

朱祁镇:从昏君标签下走出的“仁德之举”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常因“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被贴上昏君的标签。前者让明朝险些提前覆灭,后者导致忠臣于谦含冤而死。然而,若抛开这些重大失误,深入探究他的生平,会发现他在废除殉葬制度之...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