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我们在被“内卷”的同时,也在“内卷”别人。

发表于话题:内卷就该这么卷
发布时间:2021-05-13

最近突然火起来了的“内卷化”备受社会关注,很多人在纳闷为什么“内卷”会突然出现呢?其实不然,内卷一直存在,它更像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只是在最近,水开始沸腾了。我们所看到的是内卷质变的影响,忽视了量变的过程。

内卷化: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以经济学的角度,可以把内卷化看作一个争抢蛋糕的过程,而争抢蛋糕的参与者就是社会整体,社会人口不断增加,可蛋糕的量自始不变,就引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恶性竞争。

换句话说,无限增长的人口去争抢有限的社会资源,要想拿到那块“蛋糕”,必须要付出比过去更多的努力,这些努力包括时间、精力、人脉等等条件。

典型的的特征:竞争的门槛被提高,最后的收益不变。

在我高中的时候,班主任总是在周末晚自习的时候,给我们讲他过去的学习经历,或时不时地喂我们鸡汤。有一次,他讲了关于他备战高考的一个小故事。

在学校上完晚自习,许多同学都会回家继续学习一两个小时才会睡觉,他也一样。他班上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同学,同时也是他的竞争对手,恰巧住在他对面的那一层楼,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他晚上学习的场景。

每当他困得不行,想要睡觉的时候,他就看对面的“竞争对手”战况如何,炎热的夏天,没有空调,看到“竞争对手”赤裸着上身,埋头刷题的时候,他就更不敢睡觉了,只能硬撑着做题。

晚自习是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通常情况下,晚自习结束就该回家洗漱休息了,可是有的人为了提高成绩,提高名次,会在家继续学习,这就让全班陷入了恶意竞争中。

其他同学为了保持住成绩名次,只能被动将睡眠时间投入在学习上,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鲇鱼效应”。

这种情况最后产生的结果是,大家睡眠时间变少了,成绩进步了,名次却保持不变。最后高考分数线提高了,而每个学校招生名额不变,许多人即使付出了很多努力,仍然没考上大学。

其实高中的激烈竞争被看作正常现象,自己不努力,成就就是别人的。

身处在“内卷”的洪流中,别无他法。

网上流行的一句很“丧”的话:我拼尽了全力,仍旧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过去社会底层劳动人员只需要有对付本职工作的能力就可以,可是现在一些环卫工人、清洁工、保安或保姆的招聘栏上竟然被挂上了“专科”、“本科”学历的要求,难道没有学历我连扫大街、擦玻璃的工作都不配做了?

长此以往,会给社会底层带来更多的生存压力,这种浮夸的招聘条件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大材小用只会导致社会资源无法合理配置,甚至是浪费稀缺资源。

万物皆可内卷,无关社会或学校。

学校的奖学金名额固定,达到学分绩点就有申请资格,学生为了拿到奖学金,几乎将所有科目考得近乎满分,学分绩点高出申请条件很多。这就迫使了一般学生要想拿到奖学金申请资格,就要付出十倍努力,并且学分绩点要高出申请条件很多。

内卷化,给学生带来了焦虑,让想要得到的东西变得比过去更难了。过去不学习只是单纯的止步不前,现在不学习,还会有不断退步的可能性,别人都在学,自己只会被甩的更远。

无论是知识学习者,还是知识生产者,内卷都会大大降低他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论文比赛的要求在1w字左右,一些同学为了凸显自己,可能会将自己的字数定在1w2k字,那么其他同学可能害怕自己论文不够优秀,就会写到1w5k字,那么就会有2w、3w字的论文出现。

这样内部无意义的竞争,可能适得其反,恶意抬高了门槛,同时,拼凑字数,拿不出优秀的作品,让这场比赛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我们在被“内卷”的同时,也在“内卷”别人。

我听过朋友讲过一个有趣的真实经历,朋友的室友,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很晚才回来,室友们都以为他是一个学霸,可是最后考试成绩却挂了。

那个整天泡在图书馆的室友说:别看我一天到晚在图书馆,其实我是去打游戏的,哈哈哈哈,我这么做是为了给你们营造一恐惧的氛围,让你们害怕。

这种消极意义的竞争,目的性渐渐变得自私自利。最后大家都会有一个不健康的价值观——我这么努力,不是为了能够获取我想要的,而是为了不让别人能轻易得到我想要的。

内卷让目的变得越来越不单纯,将学习的大环境变得越来越压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压迫感越来越强。

许多人的生存模式是被大环境牵引着的被动竞争,没有想去争夺的想法,但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上。

严重的内卷,让学生的思想偏颇,可能会因为小小的成功就居功自傲,鄙视链便轻易浮出水面。

海归开始看不起国内学生,双一流看不起普通本科,普通本科看不起二本,二本看不起专科,专科看不起中专;学理的开始看不起学文的,学文的看不起学艺术的,学艺术的看不起学政治的,学政治的看不起学教育的。

恶性的竞争随处可见,小学一年级,老师就要求培养学生理科思维,开办奥数班,小小年纪甚至还没有背会乘法口诀,还不知道分数、圆周率就直接跳了几个台阶来接触奥数。

社会上的补习班打出口号:您来,我们培养您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

我们抱怨内卷,讨厌内卷,同时我们也是推动内卷的参与者。

处在时代浪潮,我们是被逼无奈。

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用“内卷化”三个字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释了。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些激励我们的话并没有错,却让我们用在了不正当竞争中,亲手造成了目前社会所处局面。

内卷就像是没有绿灯的行车道,越来越拥挤,许多人担心这样会不会使社会处在无休止的争斗当中,永远停滞不前了?

“内卷”别人实属无奈,并非本心所愿,所以我们更要去做一个“反内卷”者,努力不是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

社会也并非止步不前,只是进步的速度放缓了,我们只是难以察觉。

远离“内卷化”的忙碌,停下来深度思考。机遇与挑战并存,不要让这“内卷化”三个字弄得神志不清,终日惶惶。

面对内卷你有三个选择:

一、无视内卷,安之若素。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二、打不过就加入,成为卷圈中心,压制他们。

三、跳出“内卷”圈,开拓新领域,让自己的资源更丰富。

标签组:[大学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4355.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