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小学生95分排名倒数:教育内卷化日趋严重,家长和孩子该何去何从_父母

发表于话题:内卷就该这么卷
发布时间:2021-05-13

原标题:小学生95分排名倒数:教育内卷化日趋严重,家长和孩子该何去何从

一位妈妈在网上发帖称,自己的女儿是0基础上的一年级,开学后,给孩子报了个课外补习班,补习班测试每次都在90分以上,夫妻俩觉得孩子还是挺努力的,对孩子很满意。

但一起上补习班的女儿的表姐,却因为考了94分被妈妈骂了。这位妈妈才发现,认识的家长们,如果孩子考了90多分,都是非常生气不满意。

一对比,这位妈妈开始反思,是不是对孩子要求太低了。

一年级考95分在班里是倒数!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曾经看过一个妈妈说,自己家娃两门90多,被老师谈话,暗示需要抓紧努力。

2020年上海中考成绩分布图,我们惊讶地发现,英语数学的成绩,绝大多数的孩子都站在了140-150分区间。115-120分之间,已经寥寥无几。

越来越多的孩子拿高分,孩子之间分数的差距越来越小,以前我们说高考一分差出一操场的人,现在从小学,初中就已经开始了!

这种现象正常吗?

教育“内卷化”苦的是谁?

今年非常流行一个词——“内卷化”,就是指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大家为了竞争有限的资源,就要比别人做得更好,也被戏称为“凡人版军备竞赛”

而这种“内卷化”,已经向教育界蔓延。我们突然发现,身边的孩子个个都成了天才:3岁认3000个字、4岁背唐诗宋词上千首、5岁能看原版《哈利波特》......于是家长们越来越焦虑了。

被“内卷化”的家长杀红了眼

刚刚被一条“三年级的孩子开始学习初中数学”的内容惊呆,又被一条“宝妈分享6岁孩子如何提前学完四年级课程”的干货吓到。

孩子竟然已经提前学到如此地步,到底是因为孩子是天才,还是父母太焦虑?

你家娃报了5个补习班,我家娃就得报6个补习班!

你家娃学了奥数,我家娃奥数英语就要两手抓!

你家娃考PET,我家娃就考雅思托福!

多学、提前学已经成为常态,孩子们被逼成了“天才”。

曾看到某采访中,一位妈妈说,孩子报了10个培训班,还是太少,正在考虑增加。

《亲爱的小课桌》中,徐敬凯妈妈让他在寒假做了376张试卷,有270张考卷、7本大题、50张自打卷。她认为孩子不需要快乐的童年。

教育“内卷化”的今天,家长们先杀红了眼,为了孩子,花多少钱,耗费多少精力都在所不惜。做不了学霸,我就做“学霸的妈”,学习被父母彻底“功利化”!

被“内卷化”的孩子苦不堪言

996让无数“打工人”哀嚎,哭诉没有自由,没有自我。可是孩子呢?岂止是996!他们都是697,甚至是5117!

成人,还可以选择辞职回乡,可以选择自由职业,让自己更快乐一些,他们还能在假期里享受下偶尔的放松。

可是孩子呢?周末、假期都成了他们弯道超车的机会,上不完的培训班,做不完的卷子,考不完的试,学不完的习......

却从没有人问过孩子一句“你能撑住吗?”

“我活得太累了”,四川一名小学生留下这样绝望的一句话后,跳楼了。

“妈妈,我太累了。让我休息一会儿再写作业好吗?”二年级小学生,因为课业负担过重,导致身体虚弱,陷入重度昏迷。

“妈妈,我太难受了,让我休息十分钟再写可以吗?”一个贴着退热贴的小女孩哭着祈求妈妈。

孩子要经受学校、老师以及同龄人的竞争压力,到了家,也得不到丝毫的放松。被父母赶着学习,被父母不断指责,和父母之间的话题只剩下了“学习”。

当孩子抑郁、自杀、离家出走,我们批评孩子“太矫情”、“太脆弱”,可是我们到底有没有想过,996的成人可以脆弱,5117的孩子凭什么刚强?

北京大学著名心理教育学者徐凯文老师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叫“空心病”。

“我是谁?我要到哪儿?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当代学生,甚至是顶级学府中的学生的疑惑。

“内卷化”的教育,让孩子彻底迷失了自我,在压力下苦不堪言。

一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让无数家长孩子用尽财力、人力去拼,“内卷化”的教育让父母们你争我抢,最终换来只有越来越多焦虑的父母和被压垮的孩子。

我们必须承认,教育的“内卷化”,我们暂时无力改变,但是作为父母,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通过自己给孩子解压,去减缓“内卷化”带给孩子的压力。

1、不要将焦虑传递给孩子

我们总是怕错过孩子的天赋,怕耽误了孩子,所以,父母焦躁不安,不断用力,也要求孩子不断地努力。

焦虑传递给孩子,只会让孩子更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干什么?

要清楚,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金字塔的塔尖也站不了那么多人。父母们与其焦虑,不如放平心态,认真地思考孩子到底要走什么样的路。

不要别人的节奏带偏,要有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走稳,走好就很好。

杜江曾在《爸爸去哪儿》送给嗯哼的一段话:“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那梦里,不必有我。”

我们不要将自己的希望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人生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2、看到孩子的独特性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

也许孩子胆小敏感,不敢和人说话,但是他心细,善于观察;

也许孩子没心没肺,被批评了从来不在乎,但是他性格乐观,积极向上;

也许孩子的成绩不好,不爱学习,但是他是个篮球高手;

也许孩子不爱阅读,但是他动手能力强......

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看,不要总拿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和自己家孩子的短处相比!我们作为父母的,就要学会去挖掘孩子的优点,找到他的潜质。

作家林清玄曾说:“好的教育,是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 ”。

看到孩子的独特性,就是帮孩子点燃生命的火,通过优势来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能量,感受到成长带来的满足。

3、孩子的身心健康永远高于成绩

你想要一个健康快乐的普通孩子,还是一个心理扭曲的优等生?

江苏一名高三男生不满母亲陪读,用刀捅死了自己的母亲。

青岛一个15岁的女孩不满母亲的严厉教育,亲手勒死了最爱自己的妈妈。

一位老师朋友对我说,班上一个高三男生,死活不读了,就要退学,最终妈妈哭着给孩子办理了休学。

弑母、自杀、离家出走、抑郁......为什么近年来这样的新闻层出不穷?

我们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我们的眼里只有孩子的分数,什么心理健康,情感需求都被抛在了脑后。

随着孩子长大,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他对情感的渴望是超于一切的,当他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回应,要么选择压抑自我,伤害自己,要么彻底爆发摧毁他人。

孩子的身心健康永远大于成绩,我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永远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这一条永远都不会改变。

我们是孩子最亲的人,而不是他的仇人,我们给孩子的是爱,而不是压制。多关心孩子的内心需求,多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多和孩子沟通,不要总拿成绩作为话题。

我们改变不了教育制度,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家成为孩子休息喘气的港湾,让父母成为孩子可以安心依靠的人。

教育的本质,是教会一个人如何活着!我们的确要”鸡娃“,但是要分清”鸡娃“的方向,并不仅仅是考试分数,更是一个健康的体魄,一个健全的人格,一个正常的心理!

标签组:[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内卷化] [亲子成长] [补习班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4434.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